高中高考历史专题热点例子解析
高考历史常常从热点出发,分析命题视角,整理高考真题,归纳课本知识,例子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例子一 民族主义
【热点概述】
民族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高考的热点,大家年年猜题押题,狼终于来了,2017年全国卷Ⅰ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直接呈现,并且占历史部分的四分之一的比例。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既要保护主权又要让渡主权融入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两难选择,民族主义成为高考的长效热点是必然的。
【热点链接】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出现了分水岭。
美国正式开启了“特朗普时代”。“特朗普主义”的核心是以“美国优先”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因此,无论是就业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能源政策以及外交政策无不与所谓的纠偏“全球化轨道”为出发点,重构全球秩序与格局。未来无论特朗普的施政纲领还有多少不确定性,但特朗普是带着对“全球化”的“怨恨”和“愤怒”,以反建制、反主流的角色上台的,这不仅预示着全球层面由此引发一场经济结构的再造。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将面临不得不面对以强硬的民族保护主义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为特征的逆全球化的冲击。
【命题视角】
1.分析中国古代华夷观念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综合近代史上不同阶段、不同阶级民族意识观点的形成及其演变。
3.分析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形成演变的过程及其影响,以及民族主义与殖民侵略的关系。
4.分析二战后民族主义与美苏意识形态斗争的关系及其实质。
5.分析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影响。
【高考链接】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切入点】本题单刀直入,通过对法国大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比较直接考查民族主义这一热点问题。
【知识链接】
(一)民族主义在中国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
1、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1)“华夏中心观”
(2)“华尊夷卑观”
(3) “夷夏之辨观”: 种族之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文化之辨:“诸侯用夷礼则夷狄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
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民族主义遇到了挑战。
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传入及其形成
1、梁启超最先引进“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这些概念,而且把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民族主义的完整框架。
2、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从民族革命到民族再造)
一战后,中国民族主义多元化、群众化。
中国的民族主义第三波浪潮是中国共产党自下而上的国家建设。(1949—1978)
5、新民族主义:现在正处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第四波中间。这一波民族主义和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家的真正崛起相关联。(1978至今)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
1.政治层面:维护中华民族国家统一与主权完整。
2.经济层面:维护经济利益以实现民族国家富强
第一,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
第二,主张发展中国的战略产业。
第三,积极推进区域化,建立亚洲经济圈。
3.文化层面:抵制西方话语霸权以建构民族新文化
(二)民族主义在世界
一.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形成时期——建立民族国家
1、民族主义的形成
(1)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当时的神权政治提出强化世俗王权,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主张。
(2)宗教改革:教随国定,民族语言、民族国家等
(3)早期启蒙思想:思想界出现了以“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的思潮,意味着资产阶级要夺取传统贵族的政治权利,同时人民主权理论也应运而生。这种思想比纯粹反对教会的王权国家理论又进了一步。
(4)法国启蒙思想:卢梭和德国思想家赫尔德都被认为是“近代民族主义之父” 。
(5)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宗教神权——王朝王权——人民主权)
2、19、20世纪民族主义扩张时期——殖民扩张与反扩张
(1)殖民者侵略:民族主义成为列强对外扩张的工具。
(2)被殖民者的反抗: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30、40年代)
3、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
冷战时代,民族主义异化于意识形态的对抗,其地位的变化和嬗变的轨迹又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根据其性质和内容,民族主义地位的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力量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亚洲新兴的社会主义
力量之间,出现了广泛的对抗。民族主义话语被意识形态之争所掩盖。冷战政治还导出了“民族分裂”的一场国际大戏。
(2)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民族主义地位的转化时期, 表现为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两大阵营内出现对美苏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成为第三支国际重要力量;在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后者逐渐让位,前者开始向主流地位转化。
(3)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冷战末期。
民族交往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而以民族利益需要为准则,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苏三重牵制关系。
4.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主题
(1)政治民族主义:促使主权国家分裂的民族分离主义;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宗教民族主义;具有扩张野心的“泛民族主义”。
(2)经济民族主义: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的联合与一体化;反对主权让渡;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增多, 强调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说明民族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兴起。
(3)文化民族主义:继续宣扬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人文精神高于优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及历史遗产,宣称本民族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和历史。
例子二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热点概述】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都体现出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就使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均衡的分配共享。这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设想相背离。这一战略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突破了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
【热点链接】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紧随其后的一则人事消息同样引人瞩目: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其拥有20余年国家发改委工作经验,执掌深圳9年,被外界评价为最具高科技专业知识的领导。
【命题视角】
1.分析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政府的政策变化,尤其是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2. 理解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市民阶层、市民文化发展的关系。。
3.分析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并与古代城市、西方城市化进行比较。
4.分析建国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迁移到户籍制度、农业的发展演变。
5.把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的发展与党的政策、中国梦相联系。
6.比较中国与英美日韩等国城市化发展的异同点及其得出的经验教训。
【高考链接】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切入点】本题通过20世纪初中国留学教育的不平衡考查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知识链接】
1.城乡协调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农村市镇兴起、农业种植专业区域形成的关系。
(2近代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较迅速。而自然经济的解体,又为这些地区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4)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与乡镇企业的兴起。
(5)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农业的关系,及工业革命后近代城市的兴起。
2.区域协调发展(涉及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问题)
(1)明确西部落后、老工业基地形成与衰退、中部相对落后的历史原因。对内: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解决北京发展面临的人口众多、交通拥堵等问题,须将北京的发展纳入京津冀战略空间考量。
(2)世界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事实,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西部开发。对外:“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
3.都市经济圈的形成
就其本质而言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我国现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几大经济块,但京津冀都市圈和其他都市经济圈不同,后者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现行对外开放所导致的外资进入以及自主型城市化,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脚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都城的集中。
4.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相互促进。古代后期,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发展落后。
(2)近代被迫开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目的、原则、格局、成就等。
(4)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崛起,与相关的对外经济战略。
(5)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种趋势,使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
例子三 乡村振兴战略
【热点概述】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就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82年至2018年期间2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和改革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热点链接】
凤凰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将其概括为“五个新”和“一个增强”,即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以摆脱贫困为前提,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命题视角】
1.从宏观上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关系;或者从微观上考查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或者分析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关系。
2. 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围绕“三农”问题的各阶级的主张和实践,尤其是中共的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
3.分析建国后中共在农业领域的政策,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4. 比较中外古代思想家的重要主张(重农思想、民本思想、人文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借鉴。
5.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
6.比较中国与苏联农业政策的异同点及其得出的经验教训。
【高考链接】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切入点】本题通过二战后苏联在农业领域的改革措施表明当时苏共曾经尝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知识链接】
1. 古代中国促农发展的措施
(1) 生产力进步与耕作方式改进(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 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私田到自耕农经济)。
(3) 政府重视促进与保护农业发展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唐太宗“存百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慎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
(4) 古代思想家关注民生与和谐:孔子思想中的“仁”、“德”、“中庸”;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与民生关注
(1) 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试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 辛亥革命:1905年,孙中山阐发“民生主义”,通过核定地价达到国民共享,家给人足;1924年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3) 新民主主义革命:1931年,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革命等。
3. 现代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 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3)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强调生产资料“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扩大生产组织规模。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4. 世界各国对“三农”和民生关注
(1) 对“三农”的关注
① 英国圈地运动:使农民和土地分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② 俄国农奴制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一块份地。
③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禁令,确认土地私有。
④ 苏俄和苏联: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农业集体化再到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⑤罗斯福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民的利益。
5.历史上农业领域社会保障的措施
(1)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在防灾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
① 一是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
② 二是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
③ 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
(2) 中国近现代史
① 《天朝田亩制度》的抗灾减灾措施(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资政新篇》中的抗灾救灾措施(兴办保险事业和慈善机构等)。
② 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与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 新中国抗灾减灾: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渡过难关。
④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其不足。
例子四 全民创业,科技创新
【热点概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中国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契机,造成了近代史上的落后与被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高铁、悟空、天眼、航母、大飞机、网上支付等一大批高智能、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井喷而出。所以,科技创新必然会成为高考命题高度关注点之一。
【热点链接】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命题视角】
1. 对比中外科技的发展的差异,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而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2. 依据材料,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评价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极大推动。
3. 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的内在因素。
4. 分析科技创新对现代教育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综合国力提升等诸方面的影响及留给我们的启示。
【高考链接】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切入点】本题通过钟表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知识链接】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一大革新。
(3)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 指南针: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后来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1)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 &ldquo”时期: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至2013年的“神舟十号”我国实施航天工程。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 近代时期,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
(1)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2)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人类开启电力时代的大门创造了条件。
(3) 17世纪早期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生理学的起点,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成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生物学的两大成就。
(4) 19世纪末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入到微观世界。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4. 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厂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① 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① 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
5. 在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于是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
(3)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1945~1949年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待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于是中国政府重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科技创新,重视科学体系的建设,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ldquo”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高中高考历史专题热点例子解析相关文章:
2.高考热点分析及近代史易错知识点分析:西方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