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三历史高分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需要与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相协调,以确保学习过程的有序和高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高三历史高分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4高三历史高分学习方法
1、对于选择题的学习:
在平时的练习中,选择题不要翻书,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无论会不会都凭着自己的理解写完成,然后核对答案。正确的就简单的看一下,错误的把答案和题目连起来多看几遍并且再根据答案调节理解的思路。
考试前,把以前做的选择题拿出来看看,错误的劲量在做一遍,加深理解,避免考试又犯同样的错误。
2、对于问答题的学习:
平时回答问答题时,无论会不会首先凭借着以前的记忆大概的写出一些,然后翻到目录,找到详细的章节,回答完整。但是要找到答案里面的关键字,第一次写答案的时候可以抄完整的,以后凭借着关键字自己组合语句。
考试的时候,按照关键词回答问题,切勿回答乱而杂,阅卷老师喜欢简洁的答案,太过庸杂只会让阅卷老师烦躁,更不会得到高分
3、对于材料题的学习:
阅读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注意如“如果”“因此”这些转折,总结的词语。
回想对目录的联系,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注意是知识点不是篇幅很长的概述,这里是一些关键的句子和词语)。
根据知识点然后材料,即可渐渐完整的回答。样式:课本知识点+材料语句(这个就是结合材料分析)
一、学历史要扩大知识广度
如果说高一高二是基础阶段,那么高三就是提升阶段了,这个过程中,历史的变化尤为明显,以前很多知识都能从课本中找到,到了高三你会发现历史课本的知识不足以应对正常的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扩大知识广度,来满足学习要求。
这些知识包括历史书籍,名家经典、历史评价、社会评论等等。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虽然不能立马体现,但是,在后续的学习中你会受益匪浅的。
二、提升课堂效率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照样可以考好;但是一个文科生如果不听课,他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
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
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与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2024高三历史基本学习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2024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1、搜集史料
搜集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的内容。对于史料的搜集,首先要留意图书馆及身边可获取的历史文献和历史遗存。历史文献记录的史料是极其丰富的,按信息被加工的程度通常将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论文、期刊、手稿、记录、表册、典籍、档案等资料,比如中国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以及希腊的《历史》、罗马的《罗马史》都保留了大量了的历史资料。二次文献包括书目、索引、文献等,可帮助我们快速、高效的搜集史料。三次文献主要是一些综述和述评类的文献,能使我们大致了解到某一专题的总体研究情况。历史遗存大体上有遗址和遗物、口头传说与民族习俗等。考古工作者就是通过对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发展与研究,发现许多在文献史籍中未曾谋面的宝贵材料,进一步复原了古代历史的面貌,使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甚至人体体质及族属等等情况。
其次要学会善用网络资源。就信息资料而言,因特网是近来飞速发展、跨越时空的大型全球“信息资料库”,上网搜集历史资料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信息。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史料的真伪、作者、时间、地点和用途的鉴别,也是收集史料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鉴别史料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标准。根据现有的材料能够确定真伪的就应该确定下来,不能确定的就应该保留下来继续研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2、形成史识
正确的史识的形成首先要依赖于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认识工具,是我们接近和认识历史客体的桥梁。具体地说,它是指搜集、整理、运用和分析史料,并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出其本质属性,探寻其发展规律的方法。根据历史研究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我们把历史研究的方法,大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唯物史观的确立。唯物史观既是指导历史研究的世界观,又是进行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在观察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各因素相互时,归根结底要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一切从事实出发,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历史现象,探求内在联系,找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按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按历史本来的面貌来认识和研究历史。
(2)运用历史辩证法。历史辨证法与唯物史观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承认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因此,在具体运用历史辨证法时,要坚持发展的、联系的和具体分析的观点。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辨证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评价。
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①具体分析的观点: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环境中去分析,因为一个人的活动,是受其所处的时代及具体的客观条件制约的,不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就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准确的、客观的评价。例如,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领导人物进行评价,如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华盛顿,就要把他们放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进行分析,这个时代条件就是资产阶级代替封建主义,这是当时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这样分析,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就表现出来了。
②全面分析的观点:即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某些历史人物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而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有全面的观点,对历史人物作多方面的评价。
③阶级分析的观点:即用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适当地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入手,可以在本质上认识历史人物,并清楚地表明了一个人所持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④发展分析的观点:即用发展的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过程之中。历史人物受到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等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还要注意防止“英雄史观”、个人崇拜错误倾向,要正确估计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同时也充分肯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个人如果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便会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相反则会阻碍历史的发展。
历史事件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时代背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或时期。由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的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也就不同,而历史事件自身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同。只有紧紧把握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整体上予以正确的分析。
②分析原因和性质。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从根源入手,才能真正搞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性质。
③把握全部过程。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因此,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仅要分析与其相关的所有矛盾运动,还必须分析这些矛盾运动的整体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事件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
④考察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凡是历史事件,不管其内容、性质如何,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注意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4高三历史最佳学习方法
1、 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多读多思的基础上。
只有在平时博览群书,善于思考,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有较为开阔的思路,较为全面的分析,较为流畅的表达;只有广泛涉猎,才能有较为坚实的人文素养。那种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事实上我国著名学者如钱钟书,季羡林等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大儒。身处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够静心读书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摒弃那种浮躁的心理,多读书,读好书,用读书支撑起自己的精神生命!
2、 历史学习要求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粗看并无头绪而言。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从明治维新到戊戌变法,从哥特式建筑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似乎很难找到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掌握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在学习中不断揣摩,不断思考,你会有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感觉,对知识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
3、 历史学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任何一科的学习都要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会持续更长的时间。每个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历史事件(如新航路的开辟),历史文献(如《独立宣言》),历史人物(如哥伦布),你都要全面而清晰的加以把握,把历史要素掌握清楚。当前高考试题强调活学活用,如果你只会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但是不背又是万万不行的,正如俗话说的的“巧媳妇难作无米之炊”,只有有着坚实的知识积累,你才有可能谈到运用自如。当然记忆有具体的方法,比如“提高回头率法”,“尝试回忆法”等,自己要多加体会、琢磨。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知识复述下来,实际上目的也是让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