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基本观念与九大知识点
有好多同学对于基础地理知识还不够深刻的了解,所以有时候做题就特别的纠结和困难, 今天我们就深刻认识一下我们的地理概念!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的基本观念
1恒星: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
太阳: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条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
时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
我国跨5个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
7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
8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9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10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11
南北纬线:以赤道线为界,分南北半球。赤道线北面为北纬,赤道线南边为南纬。南北回归线为纬度线,南回归线是南纬23度26分线,北回归线是北纬23度26分线。
南北回归线为太阳能直射到的最远距离。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广州、云南。
纬度线穿越我国最长的是北纬40度的线。
我国最南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最北边的漠河位于北纬53度左右。
东经0度跟西经0度重合,0经度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0经度线往东边就是东经,往西边就是西经。东经180度跟西经180度重合,这条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海、太平洋。
以东经160度、西经20度为界,分东西半球。
东经120度经过我国北京。
我国最西位于东经75度左右,最东边位于135度左右。
12
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的面积。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州
四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七大洲里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
四大洋里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欧洲的全称为欧罗巴洲、非洲的全称为阿非利加洲、美洲的全称为亚美利加洲。
13
岛屿、群岛: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属于丹麦。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宝岛台湾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4
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它的构成形式一般是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中国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因多雷暴而得名)。
15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也是海和洋的统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
世界最大的海是珊瑚海(位于澳大利亚东边,也是最深的海),世界面积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位于土耳其附近)。
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是南海(也是我国最深的海),中国面积最小的海是渤海。
16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狭长的海域,沟通两个海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的莫桑比克)。
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是德雷克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中国最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
17
江:较大的河。
世界最长的江为尼罗河,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
19
河:通指一般的水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排在后面的分别是亚马逊河、长江。
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
20
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
世界最大的湖是里海。世界最小的湖是本溪湖(位于辽宁)。
中国最大的湖是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21
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的浅水平台。简单来说,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地理复习应注意的九大知识点
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 0,南北纬 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 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 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 1°/日。
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 (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八: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1.雪线的含义: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九: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高中地理的基本观念与九大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