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考辅导资料>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

彭永分享

如何把复习策略写出新花样呢?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复习进行策略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1

李清华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基本能掌握概念、性质、定理及其简单应用,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亦不能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高中数学知识的结构图。然而,如何才能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提高效率,取得满意效果呢?

一、研究《考试说明》与高考信息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做到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尤其是在一些课外辅导书中出现的旧教材的内容可以不予研究。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尤其要注意教科书中新增内容的考查形式和频率,它们能够体现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这样复习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优化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想

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当然回归课本不是死记硬背,不是象一轮复习那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纲悟本,对照课本进行回忆和梳理知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所以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挖掘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模块的综合。尤其注意在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在方法专题复习中,以这些重点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为载体,渗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系统学习。

三、规范训练,提高速度与准确率

高考复习学生需要大量练习,为了赶时间,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不按规定格式解题,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规范。因此,学生要以教师的解题过程为样本,或对照历年高考标准答案,严格要求自己,可通过对试题的评分标准进行规范答题,踩准得分点,减少过失性失分。

计算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第二轮复习要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

以上是对二轮复习提出了总体要求,学生具体又该如何做呢?

1.明确模拟练习的目的,不但检测知识的全面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更是训练书写规范,表述准确的过程;

2.查漏补缺,以“错”纠错,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有侧重的看一下。查漏补缺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逐渐实现保强攻弱的目标;

3.严格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特别是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限时训练,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严格按时完成,并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

4.保证常规题型的坚持训练,做到百无一失,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拓展高考中难点的训练。

5.注重题后反思总结,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距离成功越近,及时处理问题,争取“问题不过夜”;

6.重视每次模拟考试的临考前状态的调整及考后心里的调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

总之,二轮复习阶段是各种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的阶段,要求“综合考点,把握重点,关注热点,查找漏点”,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方法,提炼出基本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又是数学知识高层次的体现。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是走出思维困境的武器与指南。每一位考生只要持之以恒,永不言弃,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2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高中生学好历史地图的四大方法

一、看图例。在图的右下角出现的火把、箭头、椭圆等即为图例内容。弄清图例是学好地图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了图例,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看图、识图、析图。如上图,只有找出了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才能清楚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区,才能对太平军北上经过的千难万险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找出图上出现的几条不同的路线,你才会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又开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图上显示的两种不同的活动地区,你就会直接感受到农民起义者从拜上帝教直接活动的狭小范围,发展到鼎盛时期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发展形势迅猛由此可见一斑。

二、联教材。我们看历史地图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即读图是为了辅助对教材正文内容的学习,所以联系教材是读图中很关键的一步。只有联系教材内容,我们在读图时,才能知道图上的哪些地点、线路是需要掌握的重点,也就是需要侧重记忆的内容。如上图中出现的金田、永安、安庆、湖口、天京、扬州,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所以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地图时关注的重点内容,它们的位置,我们一定要搞清、记准。

三、挖隐性。隐性知识,即隐藏在图中,而没有在教材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通过读上图可知:太平军西征的起点是天京,最西到达长沙;太平军北伐的起点不是天京,而是扬州,最北到达过天津附近,最终失败地点是冯官屯;在1855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黄河曾有过一次改道,由原来的在黄海入海变为在渤海入海。

四、析缘由。有人问,为什么在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英法侵略军会帮助清政府而进攻太平天国呢?回答这个问题,如能结合以上地图及教材内容即可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知道,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英法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扩大了;从图上可知其中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四地则处于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而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是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综合以上三点内容可知: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英法侵略者是得不到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侵略权益的,所以,为了保护已有的和为了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对太平天国的作战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一、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精华在线的几位历史老师,在教学当中,都非常注重帮助大家列好知识框架,可见这一点,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是极为重要的。

二、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

三、牢固掌握学习公式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 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3

文字表达答题技巧讲解: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__年高考(微博)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变换题】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综合改错题】答题技巧: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4

(一)归纳分类,强化记忆

(字音、成语、名篇名句)

对字音、成语、名篇名句这些识记层级的考点,要归纳整理,以强化记忆。

对于名篇名句,要准确记忆,还要在理解和赏析的基础上,分类整理。

(二)结合语境,辨析细微

(实词、虚词、成语)

正确使用实词,要注意准确辨别词义,分清词语的搭配关系,明确具体语境,弄清语体,辨清轻重,辨明色彩。近义词的辨析,重在区别不同语素,如”遏制“与”遏止“,前者重在”制“,即”控制“,后者在”止“,即”阻止“。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应该使用的词语。对于虚词,要注意辨明语法关系,弄清搭配组合,明确位置顺序,注意成分完整。对于熟语,要注意感情色彩,不要褒贬不分,要准确理解词义,不能望文生义,故意曲解,不要谦敬失度。

(三)熟记类型,掌握方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要熟记病句的六大类型,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辨析病句是客观题型,可以采取语感感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逻辑推断法来确定病句的类型。修改病句是主观题型,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要对症下药,一般方法是”增“”删“”换“”调“四个字。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语言表达题中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历年来得分率都很低。考生要掌握规律,并抓住典型题目和重点病句反复训练,以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抓住意象,善于表达

(诗歌鉴赏)

要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能够赏析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诗歌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用典和诗歌的风格。同时,还要能够评价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本轮复习中,应该以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和书面表达为重点。要特别注意表达训练,答题要有观点有材料,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五)注重迁移,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对于文言实词,平时要结合教材认真积累,特别是要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注重迁移训练。对于18个文言虚词,要反复训练,掌握规律。信息筛选有分类和匹配两种题型,要分别训练。综合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要注重解题技巧。文言翻译是主观题型,要熟悉评分标准,树立得分意识,加强踩点训练。要把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有关知识落实到译文之中,做到直译与意译结合,力争信达雅。

(六)警惕陷阱,弄清题旨

(社科文、科技文阅读)

要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文意,同时弄清

各段的侧重点和段落的转换过渡。从题型上看,除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宁夏、海南是主客观综合题外,其余都是客观题型。做客观题要读懂题干,弄清说明或评论的对象,找准对应的阅读区间。要对照题目研读原文,注意细心核对。要熟悉并善于识别命题者设置的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转移话题、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武断绝对、误用模式、错用时态等陷阱,做题时能够对号入座,迅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七)分清类型,有的放矢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主观题型,一般有理解关键性词句、信息筛选整合、归纳内容要点、归纳主旨、理清文思、推断和想象、表达技巧、审美鉴赏等类试题,考生要分清类型。要把握文章选用的材料和作者的情感,结合语境深入领会,注意上下文的过渡和照应。命题者设题,有的是简答题,只需问什么答什么即可;有的是论述题,还需要到原文中去找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要按要求答题,有的放矢,不能挂一漏万。

(八)明确题型,有备无患

(语言表达与运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包括扩充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几个考点,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命题形式新颖多样,每年都会出现新题型。命题的语言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形式有写广告语、串台词、情景对话、增补文段、写点评等。这类题多属于应用文,在本轮复习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必要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九)勤于动笔,规范训练

(作文)

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平时必须严格训练。基础等级的六项要求,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打好写作的底子。在本轮复习中,要按文体训练,认真写好几篇记叙文和议论文,并适当训练说明文,熟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基本写法。同时,重点训练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力争在一个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累材料,包括直接的生活材料、间接的书本材料;二是训练写作技巧,如拟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可以采取大小作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如等级训练、文体训练采取大作文方式,技巧训练采取小作文方式。总之,在本轮复习中,要将作文的重要性真正地体现在训练中。

在方法上,要做到五结合。一是”训练点“与”能力点“结合。要把”能力点“作为训练的目标,注意总结”类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训练中着眼于提高某种能力或某几种综合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摸索更多的解题技巧。二是”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做每一道题,都要清楚这道题和《考试大纲》中哪一部分有关系,弄清试卷结构,清楚每一部分的考查重点和每一道题的”考查点“。三是”常考点“与”新特点“结合。”常考点“是重点,不要因为已经考过而忽视它。同时,每年的高考题也有创新的一面,应该密切注视每个考点的”新特点“。四是”得分点“与”失分点“结合。我们平时训练,关注得比较多的往往是”得分点“,很少注意失分点。就拿高考作文来说,很多考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如何审题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而忽视了减少”失分点“,造成已经得到的分数又一点一点地流失。有的不拟题目,造成丢分;有的无视字数要求而失分;有的错别字多,卷面不整洁,结果被扣分。本轮复习时,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把错误的地方分类记载下来,经常对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五是”解题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高考复习训练不要只关注解题,还要关注心理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特别是语文学科,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急躁的心态,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处处是漏洞。有些考生无法建立知识网络,无法形成系统,总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是一盘散沙。其实,语文学科虽然涉及的面广,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引起重视,不断积累,反复训练,认真梳理,就可以使语文知识系统化。

总之,第二轮复习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能力。只要我们了解自己,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复习,不断积累,语文是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的。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5

近两年来,语文基础知识题比例减小,考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高三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

这部分着重考查高三生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高三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文章读不懂,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对于答题技巧的储备也太少。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总结每类题型的技巧。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三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阅读练习中,高三生应该训练以下技巧:

1、通读全文时,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做题时,一般有一半的题型,只涉及到局部段落。这类型的题,首先要找到与题目相关的段落,然后精读这些段落,尽可能多的利用文段中总结概括性的句子作为答案。

3、只要涉及到问答题,高三生一定要分点答题。没有哪个阅卷老师会喜欢一坨文字的。

4、涉及到对全文考察的这类题,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体本身的一些特色,例如小说的背景、情感、叙事方式,都是考察点。

语言表达题

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对付这类题,莫过于多练。无论是扩展还是压缩语段,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及对照答案进行总结,要提高真的很快。

作文

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

二轮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考纲第一吃透弄熟。

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纲网络结构和高考试卷之间的联结点。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计划性强。

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因分散则容易掌握。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答“。”选“的关键是精。

高考语文复习的记忆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记忆不是单一的思维活动,愉快的心情能够增强记忆的广度和深度,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仅会让你记得更快更多,也会记得更牢固。这也好理解,愉悦的心情会让你对记忆充满主动性而不是苦不堪言的勉强硬塞。

二.劳逸结合记忆才不会累

打疲劳战的方法绝对是笨方法,非常不可取。与其说昏昏沉沉地耗,不如劳逸结合,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适当地休息一下,做体操、打球、唱歌、聊天,都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进而在大脑恢复活力后进行事半功倍的学习记忆。

三.要保持稳定和愉快的情绪

人体生物钟总是有节律的,如果形成了每日的生活规则,在固定的时间从事固定的活动容易让身心达到较佳的状态。如果经常无规律地安排生活学习,身体就会和意愿唱反调,全然不是想象的那回事。制定好每日的作息时间就要严格遵守不轻易更改,这样才可以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高考。

四.注意掌握最佳的记忆时间

通常早晨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记忆事物总是容易对首尾记忆深刻,那是因为记忆总是相互干扰,而首尾的干扰因素少,也就更容易记住。在早晨,大脑没有睡前学习材料的干扰,而临睡,不再受新学习的干扰。所以每天临睡前,把一天内学习的主要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对记忆的巩固很有效。晚上记的材料,第二天早晨再记一遍,效果会更好。

五.合理用脑,保持高效复习

合理用脑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和抑制,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保持不疲劳的状态。长时间啃一门课不如不同课程交替学习的效果好。内容相似的课程不要挨着复习。学习时用的是右半脑,听音乐、歌曲是用左半脑;左半脑兴奋几分钟,右脑就可以休息一下。用音乐来调节,做到合理用脑,在世界各大学里已经被广泛重视。

高考语文说明文的阅读及解题方法指要

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拿到说明文要立即分清说明文的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说明文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说明文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说明文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说明文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

文本就是我们要阅读的文章本身。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还是“总一分一总”,是按时间顺,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地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说明实体事物一般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以时间为序,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对某事物做单一的说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说明文综合几种说明顺序。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细读不再是全文泛读,而是有针对性地读,这样集中读速度快而且实用性强。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读什么,重点阅读相关内容。注意那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的说明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作者先用“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再用“有记载的”限定范围,然后用“最”强调程度,极有分寸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阅读这篇文章,只有用心揣摩,才能体会出这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深入品读,考虑答题思路,确定答案。

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加工的前提仍要始终围绕文章的整体意思比较答案与文中提供的信息的异同,比较答案的内涵、外延和关系是否与题目的要求相一致等。

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前两点如能做好,就已胜利在望,但如果在表述上略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表述要准确,就是将前面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准确是答题最重要的要求,语言再漂亮,不准确也绝不会得分。在准确的前提下,还需要简洁。答题的语言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准确和简洁。所谓灵活,就是在答题时不能死板地套用平时的练习或检测,考试中有许多题目会让考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即使这个题目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也要细致分析,灵活回答。

掌握方法避免失误

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阅读解答方法也不同。解题方法不是绝对的,但要绝对避免容易给解题造成错误的方法。

不少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意有关的语句,以此来判断答案正确与否。这种方法表面上节约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答案的正确选择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有可能成了瞎子摸大象,答题片面而不完整。还有一些同学答题跟着感觉走。答案写得较多的就倾向于正确,答案写得少就倾向于否定;答案能从原文找到某些词语的就倾向于正确,找不到的倾向于否定等等。这些感觉都是不科学的,要记住,在原文能找到答案的不一定正确,找不到答案的也不一定错误。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6

近两年来,语文基础知识题比例减小,考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

语言表达题

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对付这类题,莫过于多练。无论是扩展还是压缩语段,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及对照答案进行总结,要提高真的很快。

作文

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现代文阅读

这部分着重考查高三生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高三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文章读不懂,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对于答题技巧的储备也太少。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总结每类题型的技巧。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三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阅读练习中,高三生应该训练以下技巧:

1.通读全文时,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做题时,一般有一半的题型,只涉及到局部段落。这类型的题,首先要找到与题目相关的段落,然后精读这些段落,尽可能多的利用文段中总结概括性的句子作为答案。

3.只要涉及到问答题,高三生一定要分点答题。没有哪个阅卷老师会喜欢一坨文字的。

4.涉及到对全文考察的这类题,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体本身的一些特色,例如小说的背景、情感、叙事方式,都是考察点。

高考科目二轮复习策略模板篇7

研读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考生要认真研读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了解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稳定性,洞知常考知识点,明悉“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趋向。充分利用《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明白各板块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还要逐题完成近几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仔细梳理试题类型、知识点分布及题目能力要求,结合自己平时考试和复习的情况,找到尚存的知识盲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制定此阶段复习备考的个性计划。

梳理模块,完善知识体系。

二轮复习,大多根据高考试卷的构成,将复习内容分成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训练等几大模块,分别进行专题的精打细磨。考生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进度,了解每一专题的考查内容和必备知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训练思维。并针对各模块的重点和难点,各个击破。这里要提醒考生,千万不能太依赖所谓的答题模式和技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轻套路,重分析;轻术语,重领悟;轻知识,重思维”的趋势,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缜密的思维能力,仅凭技巧和模式是不能取得理想成绩的。

晨读晚练,强化语感手感。

每天要坚持40分钟的晨读背诵,除了背诵巩固高考必背篇目、梳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及成语等需要识记的知识之外,一定要开阔阅读视野,多读一些好的时评。比如《人民日报》里的“人民时评”,《光明日报》的“光明谈”等优秀时评,增强“时事语文”意识,紧跟时代脉搏,用好生活材料,思考自己对国家和民族肩负的责任。

每天要坚持40分钟的晚练,针对自己的某个薄弱专题,集中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在训练中弥补知识漏洞,提高答题能力,坚持下去,定有突破和收获。

一题多用,瞄准核心素养。

养成精选习题、一题多用的习惯,不要盲目刷题,贪多嚼不烂。做一道题,就要将一道题的价值最大化。比如,做一篇文言文阅读,不要仅满足于选对三道选择题,翻译对两个句子,而要将整篇文本从头至尾翻译精读,将里面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全部梳理清楚,将陌生的知识积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除此之外,高考及模拟试题的文言文传主,大多选取的是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孝子贤士,他们的人格和精神,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对当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启迪。考生可以将传主的主要事迹和人格精神进行整理,作为作文素材积累在笔记本上。

定时写作,提升作文品质。

真正拉开作文分数差距的,除了文采,更重要的是深刻新颖的立意和辩证敏捷的思维。基于此,考生平时就要通过阅读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实践作文,努力开掘自己对生活的个性化感悟,写出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每次作文,都要争取在语言和结构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写作模式。

养成定时写作的习惯,每次作文不能超过50分钟,要训练自己迅速审题、迅速筛选素材、迅速构思立意,迅速书写成文的能力,当然还要训练自己书写工整、落笔成文、不涂抹不修改的写作习惯。

    181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