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高二语文轻松学

慧良2分享

  高二的语文学习应以夯实基础为主,将课本知识归纳总结,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训练,了解自身的劣势,设计明确的复习计划,为高三的专题复习奠定基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作家作品

  1、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建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本文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是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讲辞,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项要求,并开宗明义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二、识记字音字形字义

  1、解释下列词语。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ì)]磨练。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cuō)]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店肆(sì)]店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裨(bì)]有益。 [商榷(què)]商讨。

  2辨析系列形似字

  (1)①肄(yì):学习,如“肄业”。 ②肆(sì):不顾一切,如“放肆”。

  (2)①砥(dǐ):细的磨刀石,如“砥石”。 ②抵(dǐ):抵消,如“相抵”。

  ③低(dī):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如“低空”。④柢(dǐ):树根,如“根深柢固”。

  (3)①裨(bì):益处,如“裨益”。 ②俾(bǐ):使,如“俾众周知”。

  ③婢(bì):婢女,如“奴婢”。 ④髀(bì):大腿,如“抚髀长叹”。

  三、近义词辨析

  (1)①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如造诣很高。

  ②水平:A.、跟水面平行的,如水平方向。B、在生产、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如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③水准:A、地球各部分的水平面。B、水平。

  三者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文化方面达到的程度。“造诣”,专指某门学科或某门艺术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可以用“深”、“高”等词语搭配。“水平”,词义范围较大,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不与“深”搭配。“水准”与“水平”有时可以通用,但使用频率较低,尤其在口语运用中。

  (2)①商榷:商讨。如,这个问题尚待商榷。

  ②商量:交换意见。如,遇事要多和群众商量。

  ③商讨: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如,会议商讨了两国经济合作问题。

  三者都有交换意见的意思。“商榷”,就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言,使用频率较低,一般不带宾语。如,一般不说“共同商榷国家大事”。“商量”,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带宾语。“商讨”使用频率次于“商量”,可以带宾语。

  (3)①会晤:会面;会见。如,两国领导人会晤。

  ②会见:跟别人相见。如,会见亲友。

  ③会面:见面,彼此对面相见。如,跟这个老同学多年没会面了。

  三者都有见面的意思。“会晤”,词义范围较小,就较庄重的场合,具有较高地位和一定身份的人而言。“会见”,词义范围大,既适合一般场合,也适合庄重场合。“会面”,一般不带宾语

  《我有一个梦想》

  一、作家作品

  《我有一个梦想》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 民权 运动的领袖,毕生投入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斗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我有一个梦想》是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___林肯___纪念馆前的讲演。

  二、字音字义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pán石(磐) nì迹(匿) shú罪(赎) liào望(瞭) liào铐(镣) hài人听闻(骇)

  义愤填yīng (膺) dì造(缔) 心急如fén(焚) 束fù(缚) 无jì于事(济) tuì变(蜕)

  2、解释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3、辨析下列形似字

  (1)①赎(shú):立功赎罪 ②椟(dú):买椟还珠 ③牍(dú):连篇累牍

  ④犊(dú):舐犊情深 ⑤黩(dú):穷兵黩武 ⑥渎(dú):亵渎

  (2)①瞭(liào):瞭望 ②缭(liáo):缭乱 ③撩(liáo): 撩拨

  ④燎(liáo):燎原 ⑤嘹(liáo):嘹亮 ⑥镣(liào):镣铐

  ⑦潦(liáo):潦草

  (3)①诞(dàn):诞生 ②蜒(yán):蜿蜒 ③涎(xián):垂涎

  (4)①鹰(yīng):鹰犬 ②膺(yīng):荣膺 ③赝(yàn):赝品

  (5)①缔(dì):缔造 ②谛(dì):真谛 ③蒂(dì):烟蒂

  三、近义词辨析

  (1)独立:①指单独站立。如:青松独立于山巅。②不依靠他人。如:独立思考。③、政权自主

  独力:指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2)庄严;侧重于威严不可侵犯。既可用于人的态度、表情、动作,也可用于环境、气氛等。

  庄重:侧重于端庄持重。只能用于人。

  (3)束缚:侧重使受到严重的不应有的限制。“束缚”成都比“约束”重,是贬义词。反义词是“解放”

  约束:侧重使受到应有的或不应有的限制。也可用于贬义,如约束太多。反义词是“放任”。

  (4)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休戚相关:休,欢乐。戚,忧愁。指彼此间祸福关联,多指人或阶层、团体之间。

  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

  四、重点语句的修辞及作用

  1、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黑奴带来了希望。说说划横线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运用恰切的比喻,形象说明了《解放黑奴宣言》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黑奴所带来的希望和鼓舞。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中“爽朗的秋天”和“酷暑”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氛围比喻为“爽朗的秋天”;把“黑人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比喻为“酷暑”。 或:“爽朗的秋天” 比喻黑人获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时代, “酷暑”比喻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的斗争精神和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

  3、“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空头支票”原指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金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这里比喻美国政府没有实践给予黑人的诺言,即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里,比喻的运用,形象说明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要求兑现“支票”行为的正义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估量(liáng) 悼念(dào) 肤浅(fū) 繁芜丛杂(wú) 忌恨(jì) 空白(kòng)

  诬蔑(miè) 豁然开朗(huò)领域(yù) 诅咒(zǔ) 诽谤(bàng) 卓有成效(zhuó)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量:①估量(liáng) 胆量(liàng) 空:①空白(kòng) 空调(kōng)

  三、辨析下列形似字

  ①衷(zhōng)心 哀(āi)伤 ②竞(jìng)争 竟(jìng)然 ③诅(zǔ)咒 沮(jǔ)丧

  四、解释下列词语

  不可估量:不能估计。 浮浅:浅薄;肤浅

  繁芜丛杂:本指杂草杂树生长茂盛,这里指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

  豁然开朗: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搞通了思想,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嫉恨:因嫉妒而愤恨;憎恨。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浅尝辄止:刚入门就不再钻研。

  五、辨析下列近义词

  (1)①领域:指认识的范围,也用于一般的社会活动适用范围较大。:如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②范畴:哲学术语,只能用在思维逻辑等方面,适用范围较小。:如本质和现象是唯物主义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二者都是名词,都可以指一定的范围。

  (2)①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寻找,对象多为方向、门径、经验等。有“试探”的意思。:如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②探索:侧重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书面语色彩更为浓厚。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我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六、按要求完成语法练习。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①指出这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中心语。

  主语:逝世 宾语中心语:损失;

  ②“欧美”是“战斗着的”的定语,还是“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定语?

  “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定语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①指出句子的主语和状语。主语:马克思 状语: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②指出“为”的宾语。 “为”的宾语:意识形态?;

  ③指出全句宾语的中心语。 全句宾语:发展规律

  七、重点语句理解

  1、“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两个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其成就和贡献是非常巨大的。_

  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句话有什么艺术特点?它有何含义?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含蓄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

  3、怎样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话?

  “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11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