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基础知识小结

维维分享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目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基础知识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基础知识1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传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时期:20世纪初)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方案,大多数是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良救国,但均遭失败。

③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④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2)内容: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开展民族革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开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现家给人足。

(3)意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4)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5)新三民主义。

①背景:1912年以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②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

③新发展的表现:革命的矛头对准帝国主义和国内违背民主共和的势力;克服了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影响;革命力量,依靠民众。

④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是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正确方法,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⑤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是核心;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高二历史基础知识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2)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君主立宪的主张。

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革命派: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激进民主派: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作用。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面)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面,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

发展民族工业,商战;兴办学校;君主立宪。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面,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兴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实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面并付之于实践

3、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兴起的背景:

思想方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四、近代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纵向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

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物质文明。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睁眼看世界,面对现实。洋务派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和鉴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学,并付诸实践,创办新式学校和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第二阶段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君主立宪制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其旗帜,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向封建伦理道德宣战,并逐步发展成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化运动,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三次潮流。

但各个阶段学习西方并未与中国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高二历史基础知识3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的文学艺术

一、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不再刻意突出理性,而是发掘人的感情世界;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19世纪30年代后

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美国,马克·吐温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剖析揭露社会矛盾,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20世纪早期

现实文学

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0世纪上半期

现代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的文学体现了民族精神

20世纪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泰戈尔《戈拉》;中国,鲁迅《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索卡因。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美术的成就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

强调理性,选择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法国的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和安格尔《泉》

19世纪上半叶

浪漫主义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局部和细节。强调色彩的作用。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19世纪中期

现实主义,注重社会现实

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注重民族忧患意识,代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后半期

印象画派(早期)

早期印象画派特点:借助当时光学研究新成就,探讨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

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后期印象画派

主张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荷兰画家梵高《向日葵》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的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20世纪以来

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心灵创伤;工业化——快节奏,紧张感;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视野。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对德国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和杰作:

德国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桥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奥地利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蓝色的多瑙河》;

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法国比才《卡门》;

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

(2)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一战前后,爵士音乐的兴起(源于19世纪末新奥尔良黑人音乐);二战后,摇滚、蓝调、爵士乐风靡欧美,其中摇滚音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3)影视艺术的发展:1895年电影诞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出现。

高二历史基础知识小结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与历史学习的几个技巧

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知识要点历史小结

关于高二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高二历史学考工作总结

    上一篇: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高二历史基础知识总结

    73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