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故事成语合集
高中历史不像初中历史一样,高中历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不像初中历史一样,靠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故事成语(一)
成语】: 不识时务
【拼音】: bù shí shí wù
【解释】: 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语故事】:
东汉献帝时,政权完全操众在大臣的手中,汉室已经面临危机,作为皇帝的子孙刘备想找机会挽救汉朝的危机,可是他始终找不到好的根据地。
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访当时很有才学的隐士司马徽。司马徽被他的诚心感动了,问明了情况后对刘备说:你之所以没有很好的机会,是因为你没有好的人才帮助你。刘备想了一会儿,不明白地问说:帮助我的人都很有才华,糜竺和简雍两人能文,张飞和关羽能武。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呀!司马徽笑着说:他们确实很有潜力,可惜都是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不知道时事,更不明白该如何来适应时代的潮流,而你要找的应该是懂得人情事理,能够通权达变的人,来帮助你,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成语】: 不贪为宝
【拼音】: bù tān wé bǎo
【解释】: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露眼,让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实,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上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道:“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历史故事成语(二)
【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成语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成语】: 不学无术
【拼音】: bù xué wú shù
【解释】: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成语故事】:
宋代的寇准当上宰相以后,张咏曾经评论他说:寇公是个人才,可惜在学术方面还欠缺一些。后来两人相会,寇准说:你总该向我提点意见吧。张咏呆了一下,然后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不懂他的意思,等他走后,取《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霍光不学无术时,哈哈大笑说:张公批评我的原来是这个!两个人,一个善于提意见,一个勇于接受意见。寇准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不学无术指缺乏学问和本领。
历史故事成语(三)
【成语】: 不甚了了
【拼音】: bù shèn liǎo liǎo
【解释】: 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
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李膺的宾客们见他才思敏捷,很善于讲话,都感到惊奇。只有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窘得陈韪半天说不出话来。
孔融长大后中,做过北海相等官,是历史名人。
了了:明白。不甚了了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引伸过来。形容不十分了解。
【成语】: 不遗余力
【拼音】: bù yí yú lì
【解释】: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成语故事】:
战国时,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郑朱去谈判。大臣虞卿不主张让郑朱去秦国。认为这样做,反而抬高了秦国,疏远了其它邻国。赵王没采纳这个意见,仍派郑朱前往,结果秦国更加猖狂。
秦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逼迫赵国割让六座城市。虞卿问赵王:陛下,你听说秦军撤退时的军容么?赵王说:他们攻时不遗余力,退时却疲劳不堪!虞卿说:对呀!这样我们就不要轻易割让城市了。
遗:留。余力:剩余的力量。不遗余力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也不保留的意思。
历史故事成语(四)
【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解释】: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成语故事】: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伐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询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善国。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不几天忽然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于是把接待他们的胡人叫来,诈骗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此刻在哪里?”
那胡人很惶恐,招认了实际情况,证明班超的判断是正确的。班超把这胡人禁闭起来,然后把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喝得畅快的时候,班超激怒大家说:“你们和我都在这极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到这里才几天,国王对我们的礼节和敬意就中止了。如果他逮捕我们,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连尸骨都会被豺狼吃掉。你们看,这事怎么办?”
他的下属表示了同一个意愿:“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不管死活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下决心说:“好,不进入老虎洞,不能捉到小老虎。眼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告成,事业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动计划,但又提出这件事要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发怒说:“是凶是吉决定于今天。郭恂是个文弱而又庸俗的官员,听到这件事必定害怕,会泄露我们的计谋,这样我们就会白白送命,当不成好汉。”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看法。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勇士们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这件事告诉郭询。郭询听了大惊失色,班超马上对他说,你虽然没有参加行动,但我哪里会独占功劳呢?郭询听了这话很高兴。
接着,班超去见鄯善国王,并把匈奴的头颅给他看。国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作了解释,并且加以抚慰。这样,国王终于决定靠向汉朝一边,并把自已的儿子送到汉朝去做人质。
【成语】: 不因人热
【拼音】: bù yīn rén rè
【解释】: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成语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
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
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我梁鸿从来不用别人热的炊具煮饭。”
梁鸿说罢,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来煮饭。
三年后,梁鸿从太学毕业,回到家乡,娶了个名叫孟光的丑姑娘,在霸陵山隐居起来。有一次,他写了一首《五噫之歌》,讽刺了统治者,结果遭到追捕。梁鸿带了孟光逃到江南地区,以当佣工为生,穷困不堪,最后悲惨死去。
历史故事成语(五)
【成语】: 不屈不挠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解释】: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成语故事】:
汉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长安城内流传着大水将要进城的消息。大将军王凤见城内百姓争相逃命,就劝成帝和太后及后宫嫔妃都躲到船上去。王凤还建议让官吏登上城楼避水。群臣都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宰相王商反对。王商认为,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间突然来到,必然是谣传。不一会,长安城就安定下来。成帝派人查问,果然是谣传。成帝当众称赞了王商,批评了王凤。从此,王凤对王商怀恨在心。
一次,王凤的亲家在当琅邪太守时失职,王商要惩处他。王凤主动找王商说情。王商不徇私情,还是罢免了王凤亲家的官职。王凤采取阴险手段,诬陷王商,成帝轻信王凤的话,罢免了王商的宰相职务。《汉书》作者班固评论说:王商为人朴实,性格不屈不挠,但最后还是罢官。
成语不屈不挠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顽强,即使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也不低头、不屈服.
成语】: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释】: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成语故事】:
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很少的农田维持生计。长大后,他曾几次做官,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几次辞官回家。他不贪图荣华富贵,喜欢过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在耕作之余,他勤奋读书,并自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不要过于咬文嚼字,死钻牛角尖,应该深刻领会书中的要旨。这个成语比喻读书不认真,理解不深入。
2020历史故事成语合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