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欧洲的地理区位是如何划分的?区位的意义是什么?

慧良分享

  地理区位是如何划分的?地理区位有什么意义?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欧洲的地理区位是如何划分的?

  一、东欧

  ㈠冷战时期的东欧概念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八个欧洲社会主义国家。

  这边标注的除了这八个国家外,还有加上前苏联的欧洲范围,以蓝色粗线为界。

  ㈡联合国统计局的东欧定义

  联合国统计局将东欧定义为以下国家:

  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 、匈牙利、波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俄罗斯联邦。

  ㈢自然地理上东欧平原

  东界乌拉尔山,西滨波罗的海,北临白海、巴伦支海,南毗黑海、亚速海和高加索山。

  二、西欧

  ㈠狭义上的西欧概念:地理位置决定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㈡广义上的西欧概念:政治因素+地理因素

  广义上把除前苏联范围外的欧洲部分统称为西欧,习惯上,该区域又可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三部分。

  三、南欧

  主要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西南以直布罗陀海峡、东南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非洲、亚洲分隔。

  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除以上国家和地区外,还包括马耳他和土耳其的西北角。

  四、北欧

  ㈠狭义上的北欧:政治因素

  狭义上的北欧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

  ㈡广义上的北欧

  在狭义定义基础上加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岛、海峡群岛和曼岛;爱尔兰;波罗的海和北海相邻地区,如俄罗斯西北部联邦管区(包括加里宁格勒)、波兰北部、波德平原、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加来海峡。

  ㈢联合国对北欧的定义

  联合国对“北欧”的定义是:丹麦、法罗群岛、爱沙尼亚、芬兰、奥兰群岛、冰岛、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瑞典、英国。

  五、中欧

  地理因素:中欧,欧洲中部,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伐克、瑞士。

  但受二战后冷战氛围的影响,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有时会被人们认为也是西欧国家的一部分,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及匈牙利则也会被人普遍认为是东欧国家。

  六、欧洲整体图

  对东南西北中欧都找到了各种划分方式,把这些划分方式拼拼凑凑都放在一张图上,于是,就变成了下面这样。那几个色块是重叠的,看上去有点混乱……

  地理意义上的划分,就是把欧洲按方位分成东西南北中,但是一旦其中掺杂的政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从属于哪个范围变得有些复杂。

  中欧、南欧的划分,主要是地理意义上的划分;在国家处于欧洲的位置,以及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半岛等这些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范围划分没有什么太多争议。

  北欧、东欧、西欧,除了地理因素,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

  北欧:北欧理事会(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

  东欧、西欧:冷战时期前苏联和美国的势力影响。

  高中地理的区位知识

  一、明确区位的意义

  建立区位概念的重要意义是帮助人类为某种经济活动寻求一个最佳的活动空间;最初区位概念的意义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寻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场所;现在区位概念的重要意义是逐渐追求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种综合效益的最佳空间场所。知道了区位的意义,就为区位的学习确定了明确方向。例如,对于农业区位主要是因地制宜,在某区域选择适宜的农业活动;对于工业区位主要是合理布局,给某种工业活动选择最佳活动空间。

  二、确定区位研究的对象

  区位研究的对象即区位主体,是指人类的某种经济活动,比如在农业活动中,主要指某种农产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蔬菜、花卉等等)和某种畜产品的养殖(奶牛饲养、牧牛业、牧羊业等)。工业生产中指某种工业类型(制糖工业、啤酒、家具制造、服装工业、精密仪表等等)。

  要明白地理位置、区域和区位的区别。地理位置是地理现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在的地点,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绝对地理位置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区位是给人类的经济活动寻求最佳的空间场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某种经济活动。

  三、区别几个重要概念

  在区位学习中,要区别好区位因素、区位条件和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三个重要概念。区位因素是针对区位主体说的,是人类某种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自然因素指能不能从事某种农业活动,社会经济因素指该农业活动市场规模、科技是否支持该农业活动、政策鼓励不鼓励从事该农业活动。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运输、科技、政策、原料、动力、环境质量、决策者理念和心理等)。区位因素的分析应注意区分一般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是在选择区位过程中对区位选择影响最大,优先考虑的因素。分析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五种类型: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区位条件是某个地域针对某种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要素,是区位因素在某地域的具体体现,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地域类型是人类某种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分为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混合农业、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业)。工业地域是工业聚集形成的地域,包括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共同决定了地域类型。

  四、区位因素的变化

  区位知识的学习中,最难把握的是区位因素的变化,导致区位的重新选择。“过程与格局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地理学科的前言领域,地理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地理格局,地理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地理过程的发展。通过学习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关注地理过程和地理格局的关系,关注过程和时间,逐步建立从时空相互渗透中看空间的空间观念。区位因素的变化实质是区位主体(人类某种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区位主体对环境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区位主体所在空间场所不适宜了,要寻求新的空间场所,以获取最佳效益。这种现象在工业区位中最为明显。比如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年份

冶炼一吨钢消耗的煤和铁矿石(单位:吨)

铁矿石

1880──1930

4

2

1930──1960

2

1.8

1960──现在

0.75

1.3

  1930年前冶炼一吨钢消耗的煤是铁矿石的2倍,钢铁厂选址距离煤矿附近,属于动力导向型。1930年到1960年间,冶炼一吨钢消耗的铁矿石低于煤炭,钢铁厂选址在铁矿石产地附近,属于原料导向型。1960年到现在,冶炼一吨钢消耗的煤和铁矿石大幅度降低,钢铁厂选址趋向于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往往和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往往是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某种农业活动出现、消失或规模扩大、减小。比如自然条件改造(温室大棚──改造热量条件,水库、灌渠──改造水源条件,梯田──改造地形条件),市场条件变化(市场扩大或减少)政策变化(政府鼓励或禁止),科技条件变化(农业技术发展)。例如北京市大兴区解放前西瓜种植面积只有0.5亩,2000年时增加到9万亩,影响西瓜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需求、政策支持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较慢,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尤其是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环境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作用越来越大。区位因素变化的学习中要逐步渗透地理思维素养培养,一般来说,地理环境诸要素中,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缓慢,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结果,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变化较快,对地理环境变化影响较大。

  五、防止区位的泛化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明确提出的区位内容只有“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要谨慎把区位知识泛化到“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交通布局区位因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交通和城市区位方面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可见并没有要求同学们掌握城市和交通所有区位因素,只是重点强调地形的作用,不一定要强调城市和交通的区位分析。

    7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