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

舒淇分享

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

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意义)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7、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8、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历称“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9、我国历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任命姚崇为相)

11、唐朝饮茶风俗流行,唐朝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1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13、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长安城内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14、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15、唐朝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16、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重要内容。

17、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18、科举制影响:

1.政治上: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上: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读书风气盛行。

3.文化上: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9、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20、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意义)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22、隋唐对外交往特点:交往活跃,与亚、非、欧国家,都有往来。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23、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事件:鉴真东渡。意义:促进中日友好交往。

24、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印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我国新疆的重要典籍。鉴真和玄奘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国文化。

25、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答:

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的城市。

③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

④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隋唐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

26、唐朝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称“颜筋柳骨”。

27、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彩塑和壁画。

28、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9、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真宗时,和辽签订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30、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银川)。宋给西夏岁币,向宋称臣。

31、12世纪初,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后迁都中都)

32、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

3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郾城大捷),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杀害。

3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5、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重要粮仓。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6、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7、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天下冠”。江浙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38、宋朝是我国瓷器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39、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1、北宋初年,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后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在(民族融合的表现)。对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后来衣饰精美华丽。说明经济发展和奢侈之风盛行。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传开。

42、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43、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44、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

45、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抗元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元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

46、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7、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元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台湾(琉球)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

48、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①汉族人迁到边疆,开发边疆;

②边疆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和江南;

③原先迁到内地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融合一样;

④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49、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原料:粘土。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50、战国的“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指南针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1)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1、原因:①任用贤才,励精图治;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发展,饮茶之风盛行。⑤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1、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普通士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

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

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

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

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

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159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