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备考资料>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自畅分享

很多同学考完试后觉得自己的物理成绩比较差,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改进,只要做好提纲就行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物理期末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F/S推导公式:F=PS、S=F/p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物理学习方法

不断查漏补缺,不要遗漏问题

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前面是后面的基础。前面不扎实,肯定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所以,越有漏洞就越难跟上,学起来越吃力。而学霸们为啥觉得学习很轻松呢?就是因为前面基础好,没有什么遗漏。无论是课堂听课还是课后做题,都是更加轻松的。

深化考点的理解,归纳解题规律

课本知识是基础,很重要,可同学们也要搞清楚,想在考试中考出高分,只看这些基础知识是不行的。毕竟我们的考试卷子里,还是有一些难题的;而这些难题,恰恰是把成绩拉开的主要因素。同学们一定要深化考点理解,多归纳总结解题规律,以及解题注意事项和常见的陷阱。

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1.死记硬背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重视画图和识图

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3.课前预习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4.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大全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大全(2)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初二物理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大全(3)

2021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

2021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识点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110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