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三政治联考试题及答案

凤梅分享

  做好高三政治试题了吧,政治试题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来做好这份政治联考试题的练习吧。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政治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联考试题

  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1分,共48分)

  1. “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1种: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只能卖 3 元/个。第2种: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第3种: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288元/个卖得可能更火。第4种:卖产品的纪念价值,不卖2000元/个除非脑子进水。这充分证明:

  ①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②策划对产品价值创新意义重大

  ③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十分必要 ④价格变动对供需均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提出,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我国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①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的销售量

  ②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③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年甲企业生产了10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为24元,如果2015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不考虑其他条件,2015年该商品的价格和甲企业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A.21元,27300万元 B.21元,21000万元

  C.20元,26000万元 D.20元,14000万元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1日,1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1207元,11月19日l美元对人民币6.3791元。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汇率变化说明:

  A.外汇汇率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B.外汇汇率跌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C.外汇汇率升高,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D.外汇汇率跌落,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6.根据上述的变化,你认为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美国的成本提高 ②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

  ③削弱我国出口欧盟商品的竞争力 ④海外对华投资增加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8.新兴的P2P(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金融网络借贷平台急剧增长,携款跑路、私设资金池、虚假宣传等事件也不时发生。解决此现象需要:

  ①建立健全和完善行业的诚信体系 ②利用多种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

  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加强金融监管、惩处违规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从2016年起,我国将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指定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食盐价格放开,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相关食品加工行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②假冒盐混入市场,政府需实施有效监管

  ③食盐价格上升,消费者大幅度减少购买 ④企业自主经营,食盐定价只受成本影响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①③

  10.要克服漫画反映的问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做到效率公平并重 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③注重初次分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云农场”是一款满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需求的手机应用软件。贷款可找“云农宝”、农技服务可找“农技通”、运输货物可找“乡间货的”。目前,“云农场”注册用户已超过100万,覆盖十几个省份,累积服务土地面积l亿多亩。这一新模式:

  ①有利于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有助于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答12~13题。

  12.《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积极意义是:

  ①规范企业生产经营 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③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④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4.“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这表明:

  ①中华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③饮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有些驾驶员因交通阻塞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爆粗口,甚至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汽车文化决定着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②健康的汽车文化能提升驾驶员的文明素养

  ③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④文明驾驶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6.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38.BBC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项目,探求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由此可见:

  ①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起决定作用

  ③要热忱欢迎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9.在实际教学中,英国学生不少举动让中国老师十分“抓狂”;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中国老师的高强度教学,常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从哲学上看,中国老师:

  ①否认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没有在矛盾的双方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缺乏对英国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忽视了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40.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人能把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从哲学角度合理的解释是:

  ①人有时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

  ③唯意志主义并没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可以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生理潜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1972年,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据此回答42~43题。

  42.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东晋葛洪《肘后方》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经过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获得成功。其成功在于:

  ①正确把握了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 ②坚信事物发展是自然发生的

  ③对不合理的内容要既克服又保留 ④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3.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为医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屠呦呦的发现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4.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在议会发表讲话,在讲到中英关系未来时,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句:“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也就是要:

  ①对未来充满信心,前景可期 ②对道路的曲折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困难

  ③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飞跃 ④新质的基础上做好新的量积累,不断前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5.“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长期以来,这一思维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

  ①是一个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6.针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既要在全面治理污染的框架下通盘考虑,进行总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这一做法遵循了:

  ①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③矛盾主次要方面的统一 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7.2015年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地区分类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从材料可以看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必须:

  ①用矛盾特殊性指导矛盾普遍性 ②抓住主流认清金融改革的形势

  ③抓住关键部分推动金融改革 ④正确认识不同地区的不同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好的或有价值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而是有赖于作家身上的某种道德完整。”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

  50.(24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过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材料二

  A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12分)

  高三政治联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D A A D C B A D C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A C D D B B A B D D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C C B C D B D B C A B C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B B B A B B C C B A D C

  二、非选择题(52分)

  50.(24分)

  (1)①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素养,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分)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不得超越宪法法律。(3 分)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多种方式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使法律法规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分)④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水平和效率。(3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观念,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3分)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3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并使法律为人们所理解并内化为行为准则。(3分)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法治文化建设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人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3分)

猜你喜欢:

1.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拟题含答案

2.2017届高三政治模拟题

3.2017年高三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

4.高三上学期政治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5.2016—2017学年高三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382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