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口诀
巧用语文口诀,在提高语文兴趣的同时还能记忆好语文知识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口诀,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口诀文一、成语解题口诀
先看成语想意思,再读句子定搭配,实在不行用排除,万不得已凭语感。
成语的考查说到底是考查成语与环境的搭配问题,其前提是要求同学们识记一定量的成语,熟悉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做题的时候,先看考查哪些成语,大脑里要迅速提取出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快速阅读句子弄明白句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语言环境,跟哪个成语能够搭配得上,迅速做出判断;如果遇到了困难,排除法和语感也是很重要的。
高中语文口诀二、病句结题口诀
通读句子晓大意,抽取主干理纷纭,关键词语巧突破,辨别修正定乾坤。
解决病句问题需要先熟知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范,语法规范的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要牢牢记住这个口诀,并能够在大脑中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各成分的先后顺序及其之间的关系,同时做到能够对各成分进行迅速分解和对主干进行快速提取。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来说解决病句的问题,第一步就是通读句子,知道这个句子大致说了什么意思,简单的句子可以一眼看出来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复杂的句子需要我们做第二步,提取句子的主干。主干清晰了,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然后是迅速找到句子里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介词与主语、主语与谓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与宾语、关联词语(同前异后、关联词语引领的两个分句的先后顺序)、谓语动词并列(先后顺序)、名词并列(从属关系)、固定句式搭配与句式杂糅、二元对立关系、主客体问题、语义重复等,明确是哪一种关键词,然后确定是否有错误。
高中语文口诀三、诗歌答题要诀
1.读诗方法
题目之中有乾坤,正文皆是诗家云,关注意象与表情,注释里面蕴诗魂。
这个口诀是读懂诗歌的一般顺序。题目很重要,但也有些题目没有意义;诗歌正文需要同学们展开联想,抓住意象和表情词语一起来理解诗歌内容;注释往往会告诉我们诗歌的背景,这可能直接关系到作者的情感或者写作目的,有时候也会告诉我们一些典故,所以十分重要。
2.读懂诗歌的标准
写了什么指内容,怎么写的讲方法,为什么写有情感,读懂诗歌是关键。
一首诗歌是否读懂了,用这个口诀来判断。能不能准确的概括出诗歌内容写了什么,能不能迅速指出诗歌运用了哪些方法,能不能迅速判断出作者的情感,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3.诗歌答题三步走
准确判断是什么,具体分析问什么,客观评价怎么样,灵活取舍要得当。
这个口诀实际上叫做文学作品鉴赏三步走,但主要用于诗词鉴赏。这三步走直接告诉同学们答题的步骤与顺序,但是用的时候要灵活,很多时候是“判断+分析”的格式,需要同学们根据诗歌和试题的具体要求来做选择。
高中语文口诀四、文言文结题思路
1.现代语法口诀与文言文倒装句
主谓宾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只有熟练记忆了现代汉语语法的顺序,我们才能判断出文言文中的常见的倒装现象,常见的倒装句有三种,一是状语后置,状语放在了谓语的后面了;二是宾语前置,宾语放在了谓语的前面了;三是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了主语或者宾语后面了。还有一种不常见的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就是谓语出现在主语前面了。文言倒装现象需要同学们真正理解,理解了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别。
2.读懂文言文
知识储备在我心,语法结构要先审,关键词语巧推测,翻译通顺不求人。
大量的实词含义的积累和常见的18个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记忆是翻译文言文的前提,很多词语你不认识它,它就更不认识你了,翻译不出来,句子就不通。为什么要重视语法结构,实际上是要求同学们搞清楚主语,这就需要了解传记常用的汉语三大句式:
谁(什么)是什么;谁做什么;谁怎么样。
一个句子,不管它有多难多复杂,你只要能够高明白主语是谁,他怎么样,做了什么,句子的大意就通了。剩下的就是关键词语,也是文言文翻译考查的得分点,一般包括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三类。文言实词,如果你认识它,只需要选择正确的意思即可,不认识就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或者组词造句,这两个方法在翻译文言实词的时候十分重要,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3.文言文翻译基本要求
保留该留的,翻译该翻的,补出省略的,调整倒装的。
一般来讲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古代中国的一些常用的术语和专有名词都是不用翻译的,该翻译的一般指的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句式现象。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就是在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人名、地名等词语圈划出来,迅速判断出人名,可以帮助你搞明白主语的问题。
高中语文口诀五、表达技巧记忆口诀
1.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和拟人,夸张双关加顶真,对偶叠字又反复,对比排比与互文,通感用典又反问,修辞手法记在心。
2.表现手法
衬托排比和象征,渲染烘托加比兴,虚实结合动衬静,表现手法要记清。
3.表达方式
直接间接抒感情,托物借景哀乐明,正面侧面动与静,细节点面画有声。
4.构思技巧
开门见山观点明,抑扬铺垫与呼应,以景结情小见大,卒章显志龙点睛。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