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专项知识教学策略

巩诗分享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轻松顺利地接受新知识,重建知识结构,是教师应当去探讨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四种常用的专项教学策略。

  专项知识教学策略

  迁移的策略——用于计算与运算定律的教学策略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是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策略,让学生越学越简单。比如,学生学会了20以内的整数加减法后,引导学生把其中的计算方法,迁移运用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再迁移运用到10000以内的加减法中。同样,学会了整数加减法,可以引导学生把它的运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小数加减法中;学会了整数乘除法,可以引导学生把它的运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小数乘除法中。因为整数加减乘除的算理、方法,与小数加减乘除的算理、方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变了的只是数的范围、数的大小。再比如在四则混合运算和五种运算定律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五种运算定律后,可以直接迁移应用到小数、分数范围内了。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策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与衔接,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大的、新的数的范围中,学生都能融会贯通顺利接受。

  转化的策略——用于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策略

  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教学中,我运用最多最好的是转化的策略。比如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启发学生搜寻脑海中储备的知识与当前所学知识的衔接点,把新问题转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解决。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公式的探索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再通过剪与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归纳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转化策略后,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推导中,我把探索活动放手让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动手剪拼,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即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问题。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时,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转化问题的策略,将新内容转变成旧知识,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列表的策略——用于“租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专题研究活动“怎样租车最省钱”。由于在相同条件下,租车的方案很多,学生不仅要找到所有的租车方案,还要确定每种方案中,大小车各用几辆、花多少钱,然后通过比较,找到最省钱的方案。这样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计算过程繁多,我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就简单的多。不仅不重复不遗漏,而且所有方案的信息一目了然。比如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出现了用4种方案或5种方案解决的租车问题,还有7种方案的租船问题,学生要是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找到最省钱的方案是很不容易的。再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刚接触时,“假设法”、“方程法”、“砍足法”理解时都比较难,我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使学生的思维在调整数据与计算过程中得到训练,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筛选的策略——用于“公倍数公因数”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找质数的时候,学生学会了筛法:从100以内的数表中,将合数筛去后,剩下的就是质数。我引导学生把这种筛法应用到后面的“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学习中去,学生理解掌握的快而轻松。比如求12和18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我让学生先写出较小的数“12”的因数,然后从12的因数中筛出18的因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解题过程书写如下:

  12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在求30以内4和6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让学生写出较大的数“6”的倍数,然后从6的倍数中筛出4的倍数和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题过程书写如下:

  6的倍数有:6 12 18 24 30……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这种筛选的方法学生理解后,比用集合圈、短除法、罗列陈述的方式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简洁的多。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不是具体知识,也不是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首要教学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高出数学知识层次的一种数学技能。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开端,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科目的教学内容也互相关联,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以及理解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培养核心素养教学是最好的时期,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刚进行数学学习的开端,所以数学核心素养在此时融入数学教学中是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数学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现在生活中的所需数学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数学学习是具有很大帮助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种教学内容,是通过在数学学习当中建立的一些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模式,用积累地知识内容能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行业的要求,想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就要不断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构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教学的基础,构建核心素养教学思路,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前提,数学学科是义务教育学科,面向的是所有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适应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改革,目的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收获知识,并且能够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在数学科目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当中是否含有核心素养,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数学内容的基本思想,掌握数学内容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建立一些基础性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义务教学的教育本质,还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学生良好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核心素养能够反应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思想方向,能够逐渐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内涵的理解。很多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关于数学知识技能培养都应该加重核心素养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深刻体现数学知识内容中的真正应用价值。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思路。

  1.重点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当中。

  教师对教材应该有深刻的解读,掌握教材内容中包含的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是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数学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应用进行深刻理解,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2.运用数学知识中的问题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应该在整体数学教学当中逐渐渗透,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一方面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最容易养成习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是对相关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

  3.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进行长期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应该不断积累、长期坚持、不断提升的过程。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应该将核心素养融入进每一节数学课程当中,将具体的内容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隐含的知识内容进行解析,还能够使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核心素养的构建对知识进行深刻感悟,并且理解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本质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被逐渐渗透到小学教学当中,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导入数学课堂当中,也是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方针,为了数学教育的课程改革,身为小学教育者们,都应该坚持对课堂核心素养教学进行实践,从而积极探索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案,不断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并且逐渐完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当中逐渐引入核心素养,坚持反思性教学模式,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409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