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方法>

父母应该知道的小学数学辅导策略

巩诗分享

  数学、英语、语文,这几门主课是小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将来的升学帮助巨大。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只是一部分,想要数学学得好,父母必然要指导孩子的数学学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相关的问题和辅导对策。

  小学数学学习五大问题和家长辅导对策

  问题一:数学阅读能力差

  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有的停住笔头不动,有的苦思冥想眉头紧锁,这时,如果我们将题目读一遍,强调重点的字眼,或者加以停顿、重音,孩子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马上列出解题算式。这说明孩子在数学能力上并没有问题,造成解题困难是,不能够准确的抓住重点词,理解题目要求,从而不能快速正确的答题。这种类型的孩子,这并不全是数学问题,语文学习也没有到位,对题目的阅读水平低。这类孩子,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出现错误或偏差,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策:正确阅读和梳理数学信息

  1、爸妈在课后学习中,要多训练孩子抓住主要概念以及重点词句的能力,帮助他们体会题目的主要意思,引导他们正确地阅读和梳理数学信息,形成数学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有些孩子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对于做错的题目,爸妈要引导学生形成错题分析的习惯,而分析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不正确的阅读导致的解题错误,让孩子明白“正确阅读”的重要性,监督他们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后再下笔。

  3、低年级孩子受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的限制,很难自主、细致地进行数学阅读,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等到错了,就只会在老师的要求下更改,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有时还会产生反感或畏惧心理。这时爸妈们应该多给孩子们信任、鼓励,多用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面对错误。

  问题二:反复栽在一道题上

  常有爸妈抱怨自家孩子不长记性,一道题目重视反反复复的出错,每次改正后,都觉得自己懂了,但下一次遇到,还是要错。这样的情况,并不仅是孩子忘性大,还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是因为孩子没有吃透知识点,造成的同类题型解题困难;还是因为阅读能力低,造成题目“易容”后无法理解。

  对策: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这个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孩子检查自己错在哪里,思考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要用哪些知识去解决。特别是出错后,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错题集是很好的方式。

  问题三:对数量关系分析不明确

  教学应用题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被题目中的情节吸引,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的能力较弱。很多爸妈在辅导解题时,只是讲明白了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但对其中的数量关系没有具象化的解释,孩子难以理解,更加难以运用,这是大部分孩子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策:善用图,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爸妈们在辅导孩子过程中要多利用图像和擅长举例子。假设有一堆苹果,分给自己代表加,送给别人就是减,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数量关系,将公式、抽象概念具象化。还应该注重孩子对问题的完整表述,可以在读题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有助于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

  问题四:缺乏对孩子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孩子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这就导致了孩子的学习特点是:计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能力比较强,但解决非常规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由于缺少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把这个情境数学转化成相应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处理的灵活变通能力不足。

  对策:培养自主意识与多变思维空间能力

  在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是,爸妈需要在讲解中增加更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充重利用空间思维扩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二维的空间,有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亲手实践一下。在形象生动的实践中传授引导概念及思维,让自己去找寻到答案,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与灵活多变的思维空间能力。

  问题五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中的计算力、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贴合,但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老师教的都是“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长期的纸上谈兵、单调乏味的练习,既让孩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孩子,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

  对策: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问题

  爸妈应该多引导,让孩子把在校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引导孩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爬楼梯计算,切蛋糕的角度与数量等,用这些常接触到的例子让孩子学会利用具象来体现数学关系,展示数学概念,告别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孩子对公式的印象,在数学思维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变通。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归类

  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拆 分 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 57×101=?

  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xc=ac+bc,

  (a-b)*c=ac-bc.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

  a÷(b*c)=a÷b÷c,

  a÷(b÷c)=a÷bx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 题

  例1:

  283+52+117+148

  =(283+117)+(52+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

  =657-257-263

  =400-263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例3:

  195-(95+24)

  =195-95-24

  =100-24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

  =150-100+42

  (同上)

  例5:

  (0.75+125)*8

  =0.75*8+125*8=6+1000

  .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 125-0.25)*8

  =125*8-0.25*8

  =1000-2

  (同上)

  例7:

  (1.125-0.75)÷0.25

  =1.125÷0.25-0.75÷0.25

  =4.5-3=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

  =450÷9+81÷9

  =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

  =375÷125*0.5=3*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6*0.35)

  =4.2÷0.6÷0.35

  =7÷0.35=20.

  (同上)

  例11:

  12*125*0.25*8

  =(125*8)*(12*0.25)

  =1000*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

  =175-75+(45+55)+27

  =100+100+27=227.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例13:

  (48*25*3)÷8

  =48÷8*25*3

  =6*25*3=450.

  (运用除法性质, 相当加法性质)

  裂 项 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

  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409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