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前后照应,读者读了会对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1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 ) ,写于( ) 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文章写的是( )年的事情,是按( )、( ) 、( ) 、( ) 的顺序记叙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二、阅读下面的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照应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三、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四、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六、“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一句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七、选题填空。
剧烈 强烈 激烈 热烈
1、演讲结束后,同学们报以( )的掌声。
2、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3、这场比赛打得十分( ),最终还是中国队取得了胜利。
4、据新闻报道,今晨台湾发生( )地震。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 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 ),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 )认真。
八、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 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 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2、用“___ ”在文中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
4、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体会句子的内涵。
问题:
回答:
6、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是,他心里也许在想: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2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ì jìnɡ shū jí chōu tì jù liè
( )( )( )( )
mián páo jú shì cí xiánɡ yán jùn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
伟大的 态度 耐心地 问
慈祥的 力量 奇怪地 说
严峻的 面庞 坚决地 讲
四、选词填空
关于 尽管 除了 为了 按照
1.( )达到共同的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2.( )开会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番。
3.( )他的意见去办,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假期里,( )休息之外,还要注意学习和锻炼。
5.今年夏天,( )天气炎热,同学们仍然坚持学习。
五、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1.“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然”一词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画“√”,并说说为什么选它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
1.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
2.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之情。( )
3.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凶狠残暴的本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
八、仿照例子,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1.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个人的外貌。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写父亲或母亲日常的工作情况。
例: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僻静 书籍 抽屉 剧烈 棉袍 局势 慈祥 严峻
二、夹衣jiá 系鞋带jì 勉强qiǎnɡ 待会儿dāi
三、
四、1.为了 2.关于 3.按照 4.除了 5.尽管
五、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
3.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七、3 √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3
1、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呢?
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付自己记住父亲的被难日,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突出了家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又使得文章前后连贯。
2、课文中还有哪些前后照应的地方呢?
⑴课文前面讲到李大钊“有时候他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为什么这样做,前面没有说。在后面做了交代:“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⑵“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他为什么没有回来,这里没有交代。到了下文,又提到了阎振三:“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3、前面讲到“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就往外走”,到后面又提到手:“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把父亲全身搜查了一遍。”
4、前面写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后面又提到“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