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2017年济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朝燕分享

  一份好的济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能够检测出中考生们对自己的历史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考场应试能力!下面就不妨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济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我认为君主应把仁作为立身处世的准则,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这句话有可能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在课堂上,老师询问小明和小玟,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有怎样的作为,两人的回答如下图。请问:小明和小玟的阐述,分别对应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哪家思想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法家、道家

  3、宋人范仲淹曾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体现了哪一家学说的精神

  A、经学 B、佛学 C、玄学 D、理学

  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5、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6、印度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关于颜真卿字体(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

  B、讲究法度与规范

  C、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D、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

  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8、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9、《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圈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0、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官,翻译西学

  B、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1、《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④学习西方长技旨在抵御外国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13、“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1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潮流”是指

  A、民族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民主和科学 D、社会主义革命

  1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文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17、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①高等教育②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③高校招生④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的权威

  20、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压迫

  2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22、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3、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

  24、19世纪初,在一位名人的讣告中提及该名人的发明“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他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助并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西门子——发电机

  C、爱迪生——电灯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25、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6、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因特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27、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

  D、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28、《圣经》记载,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而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学说

  A、血液循环理论 B、细胞学说 C、电磁波理论 D、生物进化论

  29、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30、下面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31、小杰在书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如下图),这则连环漫画反映了先秦时代的墨家思想。

  32、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国粹”。某位同学用“兼容并蓄,融会贯通”这一词语精辟地概括了京剧的艺术精髓。

  33、《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最有可能是在1915年。

  34、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35、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三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绪,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魏源提出了什么思想命题?(2分)

  (2)根据材料二,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法(途径)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4分)

  (4)从材料看魏源对外国人的认识尚存在什么偏见?原因何地?(2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著作。(4分)

  (3)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指导意义?(2分)

  (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1分)

  济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A 6.B 7.C 8.D 9.A 10.B 11.B 12.D 13.B 14.D 15.D 16.C 17.B 18.D 19.D 20.C 21.C 22.C 23.B 24.A 25.A 26.C 27.B 28.D 29.D 30.B

  31.B 32.A 33.B 34.B 35.A

  36.答案:

  (1)智者运动。(1分)人是万物的尺度。(1分)

  (2)宗教改革运动。(1分)马丁·路德。(1分)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____神权统治中解放出现,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2分)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2分)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分)

  37.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内容:坚船利炮、养兵练兵之法(或先进的军事技术)。(2分)

  (3)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了解外国情况。(2分)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一书。(2分)

  (4)偏见:仍将外国人称为“夷”。(1分)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固守传统的华夷观);闭关自守状态下的虚骄自大心态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分)

  38.答案:

  (1)含义: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

  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分)(2)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

  (3)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分)

  意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1分)

  (4)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1分)

  >>>下一页关于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内容

  

236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