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说课稿(2)
高中化学必修1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以及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知识的必备基础。
2.教学目标
⑴ 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②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
③ 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⑵ 过程和方法目标
归纳法: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酸碱盐的概念
从离子反应的特征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条件
实验法:通过实验现象,揭示反应的本质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由表及里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思维方法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问题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动地位,因此,直观、形象生动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①问题引导教学:以溶液导电的原因为问题的切入口,追踪问题的本质,解释疑惑; ② 实验探究法: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即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③ 探究讨论、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 ④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四.说学法
独立思考、分组探究、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①新课的导入:简单的回忆在初中讲过的溶液的导电实验,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②引出问题,分组实验探究问题;
③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
④教师总结:在学生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电解质的概念和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最后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⑤师生小结;
⑥当堂检测,在做题的基础上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易错环节再次强调;
⑦课后作业。
展示氯化钠溶液导电实验装置,设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如何证明氯化钠等导电的溶液中存在离子?通过让学生回忆初中导电性实验,引出教学内容,并解释氯化钠溶液导电原因是发生了电离,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由于氯化钠在水中电离是微观世界中的变化,我借助多媒体展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动画示意图,引导学生描述电离并定义电解质,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区别部分常见的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比如氯化氢,二氧化碳等,并指出这其中是电解质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最后归纳总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划分。
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际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为下节课离子反应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明白离子反应的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这一事实。
第二课时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
2-2+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和Ba
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巩固练习 理解内化
课题小结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