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专家良策让你规避材料作文扣题失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决胜的第一要素

惠敏分享

  高考作文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给考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充满思辨的空间。那种从身边细微之事出发,写出触动心灵的文章,更会受到大家的推崇。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决胜的第一要素

  中心明确与内容充实,是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

  中心就是指文章的观点、主旨,在全文的行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灵魂。所谓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清楚明白而集中的主题思想。表现什么、主张什么,必须是明确的而且要贯穿文章的始终。记叙类的文章,要有一个稳定的思想倾向;议论类的文章,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论点;说明类的文章,要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对象。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的存在,灵魂的存在才有意义,只有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中心才能得以凸显。内容充实简单地说就是要言之有物,用有较高质量的材料充分、有力地表现主题。

  对于具体文体来说,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刻画人物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叙述事件尽可能做到波澜起伏。

  议论文则要求论证的层次清晰,能围绕观点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力论据。议论要是文章的主体,能选用多样化的材料、灵活运用多种说理方法来证明观点。

  说明文在介绍对象时,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过程、步骤,并且多提供丰富的资料。

  考点分析

  一、以生活性、思辨性保障内容充实

  1.从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似乎每个题目都紧扣社会与生活,如山东卷以孙中山先生箴言为材料,正对应这些年的民国热;北京卷题目则取材于一篇新闻报道,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除作文材料的生活化,作文要求也强调抒发真性情,表现真自我。另外像天津卷的作文,作文材料以鱼儿的对话切入,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即把话题引向生活实际,让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这样的作文,对于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来说,更能写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那种依靠对屈原、苏东坡的讴歌赞颂,依靠华美而不知所云的语言内容空洞的文章必将没有市场。

  2.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思辨性命题越来越多。比如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浙江卷对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争论等,都充满了思辨色彩。再如江苏省的题目看似适合抒情,其实很多学生忽略了忧和爱之间还有一个与,正是它为考生提供了二者关系思考的空间。不运用思辨能力探讨二者关联,就很难拿到高分。

  二、以提高立意难度要求中心明确

  2012年高考中以材料作文考查的有北京、福建、上海等七个省市,相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对于材料作文来说,更有利于考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考生必须自己提炼中心,并紧紧围绕中心行文。这就提高了对考生审题立意的要求。

  考点突破

  一、怎样做到中心明确

  1.意在笔先,加强审题。动笔之前先确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瓢饮,只选择某一个角度立意。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文章告诉别人什么?并从始至终紧紧围绕这点行文。为了能保障这个中心不被中途替换,最好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列出来。

  2围绕中心,选材精当。中心确立以后,就要围绕中心取材。和中心无关或关联不紧,即便是材料再好也要舍弃。材料选好之后,还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间,选好准确的关联点切入。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段都必须为中心服务,受中心的节制。

  3.明确交代,一目了然。考场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明白你的意图,所以要把主旨句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就位置而言,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尤其是开头更佳。

  4.处处志之,重复点题。《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怕以后找不到路,从桃花源出来时处处志之。考生可以学习他的做法,在文中处处设立标志,让题目或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不断出现,尤其是每段的开头要点到中心。这样不但可以强化评卷教师的心理感受,还可以提醒自己避免行文过程中偏离题意。

  记叙类文章,要善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精当的议论和抒情,以此点出事件的意义,或者干脆在开头先交代一段感悟文字,然后引出主体事件。议论类文章,要将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旗帜鲜明地摆出来。

  5.巧用两记,弥补含蓄。如果考场上作文已经完成,写得比较含蓄,担心别人看不懂你的写作意图,可以利用在文末跟一个后记来弥补。同样,如果想以文章的意蕴取胜(由于考场作文情况特殊,不建议如此),不妨在正文前加一个题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题记后记泛滥,大家最好不要采用此种方式,主旨明确的作文尤其要尽力避免。

  二、怎样做到内容充实

  文章内容的充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文章材料充实。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呢?

  1.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1)关注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材料的来源。虽然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相对枯燥,但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地把生活中的见闻、感触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写作时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2)广泛阅读。广泛阅读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像《读者》《青年文摘》《视野》等报刊杂志上有很多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平时常读常背,写作时,自然就会用得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挖掘课本。高中有五本必修教材和大量的选修教材,这些教材里的选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而且大都根据一定体例编排成单元,比如月是故乡明是一组有关乡思的文章,更便于考生积累材料。另外还有大量的练习题、读本等也可以帮助考生积累材料。

  2.选择使用有原则。对材料的占有当然多多益善,但是在选择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原则:准确、典型、新颖。

  (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选材料要和中心紧密相关,能准确无误地表现主题。如果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就会导致中心、材料两张皮,阅卷教师看了自然会感到空洞无物。

  (2)典型性。典型材料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材料就是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这样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也就具备巨大的说服力,运用此类材料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3)新颖性。新颖性是指材料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类材料可能是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带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旧材料。如果材料旧却又老生常谈,或者,材料虽新却严重撞车。由于不能给人新信息,所以也就不会让人感觉到内容充实。

  考点演练

  练习一

  据统计,中国四大微博门户网站用户已经超过4亿。我们在感受着微博上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同时也看到有些微博不顾他人隐私的曝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微博的这些问题,有人说作为微博用户,加强自律,懂得对微博自由的追求,也意味着对自律责任的承担。也有人指出,传统媒体的约束方式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而微博的约束更多靠自律,缺少他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

  【写作指导】材料借助于微博探讨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是典型的材料式关系型作文命题。

  1.吃透内涵。自律即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律是指非自愿的,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2.推断对立面。与自律相对的不是他律,而是自我的放纵。如果置自律于不顾,自我放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面对法律的惩处,不得不接受他律。

  他律的背面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们习惯于反抗他律,却不知缺少了它会伤害他人,但是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否则就会践踏他人的自由。

  构思时如果能够写出自律背后藏着的自我放纵,他律背后藏着的维护他人自由,以反托正,正反对比行文,文章可能会成为上乘之作。

  3.理清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条件,正是因为有外在的法规、习俗、舆论的存在,我们才会管制自己做到自律。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

  自律又是他律的极好补充,把他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动遵守这些规范,这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样重大。

  可以提出以下观点:

  1.社会文明的形成离不开自律。人人自律则他律远离我们。

  2.社会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律。一个有助于自身正确成长的良好的纪律,包括外在的纪律(他律)和内在的纪律(自律)。他律和自律,正是微博等媒体的两侧护栏,也是我们和谐社会的两大保障。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够反映出自律和他律的交织,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光凭自律生存,同样,也没有人是全部依靠他律,没有任何自律。

  练习二

  有人说:不放开眼界,哪来境界?也有人说:不拓宽心路、提升境界,就很难打开眼界。

  请以眼界与境界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广度和宽度。境界是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眼界向外拓展引申,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指人生的志向、目标。眼界和学问、阅历有关,而境界却和心灵有关。

  这个关系型话题,我们可以从二者的轻重、先后、并列、正反、条件、因果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可有以下立意:

  1.放开眼界方能提升境界。眼界与境界是在反复锤炼中形成的。许多著名人物,之所以常有不同凡响的见解,都是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的,在修炼中不断升华的。正是宽阔的眼界为他们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正是崇高的境界为他们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2.放开眼界未必就能提升境界。眼界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宽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人知识全面、阅历丰富,从而让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眼界的宽广人们容易达到,而一个人的境界却可遇不可求,更不能说是有眼界就有了境界。

  3.提升境界方能打开眼界。做人的高远境界要通过心灵的感悟,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境界高的人品位自然不凡,而眼界自然就高,与众不同。

  另外也可以提出提升境界未必就能打开眼界提升境界一定要放开眼界?等论点。

  专家良策让你规避材料作文扣题失误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考场作文偏离题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少写作高手老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问题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其实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更在于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把精力用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

  佳作一: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高墙外

  雨应该会掠过广阔的河面,抑或是穿过葱葱郁郁的大丛林。

  雨应该摇曳着碧绿的草原,抑或是跨进了繁华都市的腹心。

  而我只看见雨逗留在穷巷僻弄,在屋檐里泛滥着汩汩的水声,或在屋角旁边的阴沟里哗哗地流动。这是我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因为此时我的枝干太过于脆嫩,我的枝叶太过于柔弱。

  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有一只蝴蝶。

  阳光透过雨渍抛出的晶莹水珠,折射着绚烂的色彩,涂满了蝴蝶的翅膀,于是蝴蝶在这纯净的空气里熠熠发光。蝴蝶翩翩起舞,它开始靠近我,它要亲吻我的脸颊,我太高兴了,高兴得差点闪了腰。我屏住呼吸,想静静地等候大地精灵对我的青睐。

  梦是在半夜里被敲碎的,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玻璃一样。

  我醒来,感觉到冷。

  一片黯然浮于眼眸,此刻雨停了,只留下阴沟里的水流声窸窸窣窣。月亮似乎在矫情地躲躲藏藏。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只觉得那月亮的白光冷森森的,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温情而柔和,把黑暗里潜藏着的一切丑陋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了提防。

  我想继续做梦。

  梦却没有来。

  原来连梦境也不自由。

  我心里明白蝴蝶是不会来的,因为我生活在如此不起眼的角落,因为我身上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我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枝叶任由岁月捶打。

  可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太阳在召唤我,那湛蓝而辽远的天空中,它绽出了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使恢恢天宇下的无数生命为之喧哗。在它的鼓励下,我选择了攀爬。沿着坍圮的残垣,绕着残损的瓦砾,我知道,我要借助于这些外力走向顶端。只有到了顶端,我才能看到广阔的河面、蓊郁的丛林、碧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

  攀爬时,我身上的雨珠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我竟然能清楚地听到一首歌,这首歌肯定是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山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

  我努力地向上攀爬,即使无法选择扎根在哪儿,但是我能选择我应该何去何从。

  我不甘于永远蜗居在墙角边,禁锢在这无聊无趣的一隅,我要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我再次睡去,期待又一次遇见那只蝴蝶。,高墙外是个隐喻式扣题题目。

  【分析点评】

  画线句是明点题句,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或明或暗地点出了材料中的关键词。

  蝴蝶是本文中一个重要意象,根据它自身特性和文中描述,它隐喻着自由。

  画线句再次明点题。

  不起眼的角落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暗示了我的生长地是沙漠,不自由。

  这段描写与开头两段文字遥相呼应,表达了我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最能暗示材料的形象化语言。

  结尾卒章显志:尽管身处不自由之地,但我仍要向上攀爬,以我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亮点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的我是一株被高墙限制了自由的植物,我梦见了蝴蝶,这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蝴蝶代表着自由,因为蝴蝶可以不受高墙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向往自由,等到长高时,到了顶端,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借助外力,不得不生长在此地。这些虽然表面上与自由的话题无关,但在内涵上却与作文材料的主旨是一致的。结尾即使无法,但是我能禁锢在,自由地两句,形象地表明了自由的相对性,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全文用植物和蝴蝶作为意象来表情达意,语言生动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就点题来说,本文做得很好。尽管记叙文(散文)点明材料较困难,但它仍在文中多处或明或暗地扣料扣题,尤其是结尾点题语言浓墨重彩,值得学习。

  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寻觅希望的栈道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前面有阴影,那么你的后面一定有阳光。因此,在空谷中看到悬崖峭壁,我们不能悲观绝望,应该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走出空谷,迎接阳光。

  我曾听医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两个重症病人同住一间病房,靠窗的那位患者每天描述着窗外的一派生机:莺歌燕舞,柳枝婀娜,晓日连天,春暖花开同房间的另一位病友在他的描述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最终他们都病愈出院。其实,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只不过是一片荒田,是靠窗的患者为病友找到希望的栈道,给了彼此活下去的力量。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原来人的心理因素也是治病的灵丹妙药。当病人在绝境中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把自己消极的心态改为积极的心态,生命最终会出现奇迹的。相信在生命中是如此,在别的方面也是这样。我们在面对困境、绝境时,只要正视困境、绝境,在困境、绝境中寻觅希望的栈道,就可以迎接明媚的阳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希望的栈道,寻到明媚的阳光。我们不会忘记画出热烈明丽的《向日葵》、神秘变幻的《星空》的梵高,在惊叹他非凡卓越的才能的同时,也遗憾他这颗巨星的陨落。他患上抑郁症,割去右耳之后,没有去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最终让病魔侵吞了生命。倘若他能拥有希望的栈道,拥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那么,他生命的长度、韧度都会得到提升,也会给世人带来更奇特的审美世界。

  海子卧轨自杀,老舍跳湖自尽,张国荣从24楼坠地身亡,海明威开枪了结自己他们的死因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处在困境、绝境中的他们,因为未能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所以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深感惋惜。

  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现实是残酷的,即使身处空谷,面对的是悬崖峭壁,我们也应该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走出空谷,迎接阳光。,

  【分析点评】

  标题既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栈道,又点出了其比喻义,虚实相生。

  开头既点明了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又直接点出了其喻意及中心论点。

  希望的栈道照应标题与材料。

  困境绝境是空谷的替代语,栈道明点关键词。

  希望的栈道作为本文核心词语反复出现,使文意得以强化,也以关键词形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视觉冲击。

  在结尾,三个关键词一同出现,都加了引号,暗示了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

  【亮点点评】

  注重关注生活,从细处着笔是文章打动人心的重要法宝。本文作者能用敏锐的眼光来看世界,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给人启迪的人与事。作者将栈道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栈道的感觉写得可观可感,又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人与事,写得入木三分,真当令人刮目相看。而开头的提纲挈领,结尾的归纳升华,主体的正反对比,更使全文中心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

  福建卷所给材料是比喻型的,写议论文就必须写其比喻义、象征义,不能写其字面义,但如只写其比喻义、象征义,则易给阅卷老师留下脱离材料的不好印象。本文在此最大的亮点是在文中不断地点出材料关键词,保证了既扣关键词又扣其义的双重效果。

  技法指要,洞悉高分的路径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扣料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福布斯富豪榜富豪。他从1997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2007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

  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1)慈善是指对人有同情心的无偿捐助行为,不能等同于做好事。

  (2)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积极主动地彰显甚至炫耀。

  (3)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

  论点立意

  (1)从陈光标的角度

  ①做慈善(好事)要留名,②做人做事要高调。

  (2)从杨国强的角度

  ①做慈善不要留名,②做人要低调。

  (3)从其他人的角度

  ①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②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1.标题扣题

  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它有个底线要求:扣题,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代,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试比较下面两组标题:

  优 慈善需要高调(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

  劣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凡事应低调(强调的是凡事,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游离材料);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低调)

  2.正文扣题

  (1)开头扣题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要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尤其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应加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劣 例: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利害关联,凭的是一份良心,献的是一份爱心。如果有人非要连公益也不放过,靠它来成名或谋利的话,那可真谓是拿道德换钱,没有了底线。(《要公益不要炒作》)

  简评:文段开头虽然对材料没有直接引述,但能用公益一词近义替换慈善,属扣题中的暗扣手法。但遗憾的是,文段末尾却撇开材料转向立论道德底线,就跑题了。

  优 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

  简评: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高调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高调低调替换为大肆宣传默默付出,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中的尊敬一词,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2)核心段落段首段尾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原词重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劣 例:低调做慈善,以前有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有杨国强、姚明、刘翔、李娜等名人低调做慈善。杨国强什么是低调做慈善?就是捐赠者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在意鲜花和掌声,只在乎默默对社会奉献。在他们眼中,无论钱多钱少,只要尽自己努力为社会奉献,没有赞扬也值得。(《做慈善都值得尊敬》)

  简评:本文段作为原文的核心段落,欲论证低调行善也值得尊敬,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段首还是段尾,都没有紧扣论点尊敬一词,连最简单的原词重现也没有。尽管段尾诠释了低调的内涵,但难掩扣题不足之弊端。

  优 例:与其说陈光标以高调的方式做慈善,不如说以慈善的方式显高调。因为在他本应默默立下遗嘱时,他却选择了公然宣称死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在他本应日复一日坚持蹬自行车上班时,他却选择先当众砸烂一辆高级轿车。试想,倘若他用两次事件的影响力去开拓人们做慈善的途径,如成立捐助基金并宣传为帮助贫困儿童捐助等,慈善将真实地被传承。反观如今,高调成了陈光标的代名词,做好事要留名成了被公众嘲讽的价值观,非但没有唤起人们慈爱天下关怀社会的意识,反而令社会对慈善的真实度、可信度提出了怀疑。可见,做慈善,应谨记慈善的本质,切忌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刷其本心,让慈善与高调混为一谈。(《慈善应低调》)

  简评:文段用反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慈善应低调,段首以高调反义替换入文,段尾从结果影响角度进行总结,且通过反义替换方式强调慈善应低调。另外,文段分析部分内容就反复使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明方法,议结果,扣题紧密。

  (3)结尾点题

  对于记叙类文章来说,结尾必须点题。(下面再讲)对于议论文来说,点题的具体办法有: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以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总结全文,必要时可用反问句达到引人深思的深化效果。但用语应精要,不可拖沓。

  优 例: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慈善需要高调》)

  简评:本文段作为原文的结尾,点出了题目,并用了原词重现比喻替换的方法总结全文。语言简洁精要。

  二、记叙类文章的扣题

  1.立意要清楚、明白,不可模糊、晦涩

  专家良策让你规避材料作文扣题失误

  从考场实际看,跑题、偏题者以记叙类文章居多,因为它们都没有如议论文那样明显地点题见料。其表意模糊、内容晦涩,不仅严重影响作文的得分,而且易使阅卷老师误判。那些考场上需要三评甚至需要专家组仲裁的作文,有一半多是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写这类作文的大多数考生是有一定写作能力的,甚至有些考生的写作水平还是上乘的,但由于缺乏点题,过分含蓄或盲目创新,结果适得其反。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要明白、清楚,必须做到几个明明白白:一个明明白白的立意,一个明明白白的内容,一个明明白白的开头和结尾。宁可清新如小溪,不可混沌如幽潭。

  2.行文过程中必须扣题见料

  客观地讲,新材料作文如要写记叙类文章,想见料扣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还是能做到的;即使明引做不到,暗扣还是能做到的,哪怕出现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也可。记叙类文章可以在开头甚至中间不点题见料,但必须在结尾处点题扣题,而且点题不要惊鸿一瞥,而是要浓墨重彩。因为结尾是文章结穴之处,如能以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便可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结尾写道:

  这世界需要你,需要你的爱,你的爱如春风,吹化了我心底的坚冰;你的爱如细雨,滋润了我心田的渴望。在此刻,多么想在短暂的寂寞之后睡在你的怀里。我知道有你的存在,便永远是晴空。花若能言,口自芬芳。爱若能言,心香弥漫。这世界需要你!

  不仅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母爱,而且总结全篇,两次直接点出题目,使主题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最大的张扬,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三、规避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意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意的,然而,不问其含意,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意,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3.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要学会打草稿,要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

  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一段写完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

  实战演练,熟习行文的要领

  一、下面的例文在行文上都存在着偏离题意、扣题不紧的问题,请你判断分析,并试着提出修改意见。

  文题 (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配角人生亦精彩

  选择是一门学问,它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与经验,如刘继荣女士的女儿,她选择成为一个路边鼓掌的人,这有何不可?成为配角,更精彩。

  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她不懂名与利的相争,不明社会官场的险恶,她愿做一个路人,为那些焦点人物,献出自己最真诚的掌声,她体现了一种不争的品质。古今来者,作为历史长河中的配角,我想到了陶渊明先生。在自己的田园之中安得其乐,或植杖或耘耔,不在官场钩心斗角,不争虚名。正是他的不争而谁能与之争?在配角的人生中过闲情逸致的生活。

  而争当主角之人并非有好下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当年自信、自豪的周瑜,可他争做王者,自诩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在诸葛亮出现后,嫉妒的心理使他一步步坠入深渊,对诸葛亮加以陷害,最后一声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终结了人生。这种要不得的心态最终毁了一位人才。若他能移樽就教,虚心做一个配角,历史上是否又多了一段佳话呢?配角的人生并不比主角的人生黯淡,而在于你的心态。

  在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世界的一个配角,装点着世界,而有这样一位配角,他装点了全中国人民的内心。最美司机吴斌,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将人字书写得墨迹饱满,使人肃然起敬。这样亲切而又庄严的人,使我们去探究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充满着和善的力量。他虽死犹生,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将一直影响着我们。一身正气酝酿成的高素质司机,你装饰了中国,又触动了我们的心。配角人生能不精彩吗?它伟大,而又高尚,它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选择配角人生,并不比主角人生来得差劲些,在于人的心态,人的选择。多一种谦逊的气息,多一种温和的习性,多一种低头的勇气。在配角的人生中,我们一样活得精彩,当世界的配角,你是自己的主角。

  巴金有句话:人不仅仅是靠吃米活着的。选择配角人生,是心理的挑战,亦是精神的升华,在自己的精神境界可谓更高一层。让我们勇敢地选择配角人生,活出一样的精彩。

  思考

  1.本文偏离题意、扣题不紧表现在哪里?

  答:

  提示 本作文题扣题重心在于处理好路上奔跑者和路边鼓掌者的关系。但该文在题意的理解上,将奔跑者简单地对应为主角,将鼓掌者简单地对应为配角,变成了论述配角人生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题意偏离的现象。

  2.试着提出修改意见。

  答:

  提示 作文材料隐含着主次主配角衬托者等关系,不是说不能写配角,而是未搭好桥,在路边鼓掌者与配角之间应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如使用这样的语言建立联系:路边鼓掌的人未尝不是一个配角,做一个为主角鼓掌的配角又有什么不可呢?搭个桥,过渡一下,就不是偏题了。当然,行文过程中应多一些揭示两者联系的点题语言,在分析中要能够自圆其说。

  文题一步与一生

  例文 举世闻名的音乐巨擘谭盾,为了心中那个美丽的音乐梦想,勇敢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到美国学习音乐,经济拮据等种种困难丝毫不能阻碍他前进的步伐。他一步步地坚持走了下去,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最终登上了美国最著名的音乐厅卡耐基音乐厅。正是他敢于迈出追求理想的第一步,并为之不断努力,这才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思考

  3.该段未扣准题目表现在哪里?

  答:

  提示 作者没有对文题细加思考,对故事叙述剪裁不当,致使这个事例一步不够突出。换句话说,如果撇开文题,只看所举的事例根本无法想到表达的是一步与一生的主题,而只会想到谭盾为了他的梦想而进行的奋斗。这种偏题大多因为处在文章中间而不易被阅卷老师发现。其实这种偏题,论据与论点不一致的问题太普遍、太典型了。

  4.试着把它改写为一段紧扣题意的文字。

  答:

  提示 可对谭盾的事例进行加工剪裁,突出一步的内容,再重点阐述出一步与一生的辩证关系。

  示例:

  举世闻名的音乐巨擘谭盾,为了心中的音乐梦想,克服经济拮据等各种困难,坚定勇敢地迈出了赴美留学的一步。这一步,为他的一生带来了转折;这一步,让他踏进了卡耐基音乐厅;这一步,让他踏上了世界音乐之巅。他这为理想而奋斗的一步,为他实现灿烂的音乐梦想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一步,这一步有多远,横跨了半个地球的距离;一步,这一步有多难,绝不仅仅是省衣缩食那么简单。但那又怎样,为了心中的理想,这一步怎能不跨出?因了这一步,谭盾终于寻得那深藏丛林的宝藏;因了这一步,谭盾收获了他的梦想与辉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

  你对上述观点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辨析类材料作文题,命题者一般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写作者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这类作文一般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2013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对奥数、英文、周树人的怕或不怕,就属此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作文看似没有多少审题、立意难度,写作者似乎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评论,其实不然。由于作文材料中潜藏着命题者的发问:走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人是否最痛苦?立论时并没有广阔的空间,只能紧扣命题者所问,明确回答痛苦或不痛苦,并由此阐述理由,而且阐述的对象应紧扣住走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人,不然,则很容易偏离题旨。

  1.弄清最前者或最后者的丰富内涵

  走在最前者可让人联想到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探路者、拓荒者,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也可以是成就突出的领跑者,如中国首位打进WTA前十的网球金花李娜以及拿下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英赛、世界杯、总决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八大满贯的世界羽坛第一人超级丹。

  走在最后者可以是不具优势的落后者,如学业、事业上成绩落于人后者;也可以是身肩重任的断后者,如中国古代所谓三军中之后军,行军作战时行于队伍之后,担负着掩护和警戒任务。

  2.分析痛苦或不痛苦的根源

  对于孙中山、加加林这样的探路者、拓荒者来说,其痛苦可能在于:前途艰险,情况难料,一路前行意味着冒险,甚至牺牲。对于李娜、林丹这类成就突出的领跑者,其痛苦可能在于:有不断挑战、超越自己以始终保持身在最前、不敢有半点懈怠的巨大精神压力,也许还会有后进者、旁观者的羡妒、非议甚至诽谤。当然,探路者、领跑者也未必最痛苦,因为无论是挑战自然的困难还是人为的困难,无论是挑战自己还是挑战他人,都可以从中收获挑战的经验哪怕是教训,从而得到人生智慧,发现自身价值。

  对于学业、事业上的落后者,其痛苦在于:处于人后,饱受鄙夷和冷眼甚至欺凌,难有机遇。不过,这类人正因为处于人后,一则没有开路、拓荒的危险,可安然地走前人开辟的道路,免去了走弯路的失意和沮丧;二则总为人后的不利处境,也许会激发其斗志,从而转换为不甘人后、拼命超越的巨大动力。从这一点来说,落后者未必痛苦。

  对于行军作战中的断后者,其痛苦在于:既要掩护整支部队顺利进发,又要冒险甚至牺牲生命来阻击后方追兵。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以换取整支部队的安全,断后者在痛苦中展现精神的伟大,收获生命的意义,因此,他们也许并不以此为痛苦。

  立意角度可以有:(1)从正面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最痛苦。参考拟题:敢为天下先,必最苦也先行者亦是苦行僧苦为人后(2)从反面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未必最痛苦。参考拟题:先行者,何苦之有先者何痛,后者何苦子焉知先行不乐(3)从辩证角度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最痛苦也最幸福。参考拟题:走在最前,痛并快乐着苦到极致是幸福开拓者虽痛犹荣苦形于外,乐存于心

  由于该类材料中潜藏着命题者的发问,立意时一定要紧扣所问,作出明确而有针对性的回答,否则极易偏离题旨。就学生习作的拟题来看,立意跑偏有以下两种情况:

  (1)回避问题,答非所问。如莫因名利毁一生别让荣誉压垮自己放慢你匆匆的脚步,均回避了是否痛苦这一问题,明显偏离题旨。

  (2)抛开对象,另起炉灶。如中间风景最好走在中间最幸福笑对痛苦,撇开了命题者所问对象走在最前(或最后)的人,同样背离了题旨。

    452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