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物理>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

文娟分享

  第5章机械能

  一、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θ, 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三、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四、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五、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 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3)恰当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第六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1、平衡位置:机械振动的中心位置;

  2、机械振动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3、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质的力,而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机械振动的特点:

  (1)往复性; (2)周期性;

  二、简谐运动: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运动;

  (1)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2)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3)计算公式:F=-Kx;

  如:音叉、摆钟、单摆、弹簧振子;

  三、全振动:振动物体如:从0出发,经A,再到O,再到A/,最后又回到0的周期性的过程叫全振动。

  例1:从A至o,从o至A/,是一次全振动吗?

  例2:振动物体从A/,出发,试说出它的一次全振动过程;

  四、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振幅用A表示;

  2、最大回复力F大=KA;

  3、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A;

  4、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能量越大;

  五、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1、T=t/n (t表示所用的总时间,n表示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平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六、频率: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1、f=n/t;

  2、f=1/T;

  3、固有频率:由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频率;

  七、简谐运动的图像:表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1、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2、若从最远点开始计时,其图像为余弦曲线;

  3、简谐运动图像的作用:

  (1)确定简谐运动的周期、频率、振幅;

  (2)确定任一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

  (3)比较不同时刻振动物体的速度、动能、势能的大小:离平衡位置跃进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势能越小;

  (4)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质点必然向相邻的后一时刻所在位置运动

  4、作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其固有频率无关;物体发生共振的条件:物体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八、单摆:用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的装置。

  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3、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最远点动能为零,重力势能最大;

  九、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1)有波源; (2)有介质;

  2、机械波的实质:机械波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介质本身不会沿播的传播方向移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5、机械波的种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播的传播方向垂直,这样的波叫横波。

  如:水波、绳波、人浪等等;

  (A)波峰:凸起的最高点叫波峰;

  (B)波谷:凹下的最低点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叫纵波;

  (A)疏部:质点分布最稀疏的部分叫疏部;

  (B)密部:质点分布最密集的部分叫密部;

  (C)声波是纵波;

  6、机械波的图像: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各质点的位置,纵轴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联接各点(x,y)所成的曲线就是机械波的图像; 机械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7、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1)波长用 λ 表示;

  (2)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8、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周期)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周期),这个频率就叫波动频率(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各质点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9、波速、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波速;

  (1)波速等于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向前移动的距离;

  (2)波在介质中是匀速传波的(波速恒定不变);

  10、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V=λf

  11、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

  12、在波形图中质点向相邻的前一质点所在位置运动;

  第7章分子动理论 能量守恒 气体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在物理上我们把所有够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统称分子;

  2、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取一滴油滴,让其在水面上尽可能的散开,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则油滴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就是油分子的直径。d=vo/s

  3、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来表示: NA=6.02×1023;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质(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和微观物质(分子质量、分子体积)的桥梁;

  (1)v0=vm/ NA

  (2)m0=M/ NA;

  (3)n=N× NA

  3、分子质量的数量级:10kg;

  三、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四、证明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的实验:

  1、扩散现象: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其实质:是分子的运动;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二物质密度(浓度)相差越大,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细小微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的实质: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反应;

  (2)布朗运动的特点: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3)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运动;

  (4)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微粒各方向所受分子的碰撞不均,使微粒各方向受力不等,从而使微粒无规则的运动;

  五、温度的微观物理意义: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六、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七、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八、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平衡位置:当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时,分子所处的位置;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r0;

  2、当分子间的距离r=r0 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

  3、当r﹤r0时,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4、当r﹥r0分子间的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5、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始终同是存在;

  6、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但引力减小的快;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增大得快;

  九、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叫内能;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动能)体积(分子势能)物质的量有关;

  3、理想状态下的气体的内能与其体积无关(分子势能始终未零)

  十、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1)传导; (2)对流;(3)辐射;

  十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变化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数学表达式:△U=Q+W;

  1、吸热,Q为正;放热Q为负;

  2、外界对物体做正功W为正,外界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对外界做正功)W为负; 十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亦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中,其总量不变;

  十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2、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3、本质:热理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十四、热力学温度:以-273.15℃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

  1、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间的关系:T=t+273.15K

  2、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

  3、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十五、分子动能:分子由于作物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

  1、分子的平均动能: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动能由温度、物质的量共同决定

  十六、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有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1、当r﹤r0时,r变大,斥力作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2、当r﹥r0时,变大,引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3、当距离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4、物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有关;

  十七、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亦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十八、气体压强的特点:

  1、气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如:我们气球时候各个方向所受压力相等;

  2、产生气体压强的原因是气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的;

  十九、格拉伯龙方程:PV=nRT

  1、在温度一定是,体积小强于大

  2、在压强一定时,温度高,体积大;

  3、在体积一定时,温度高,压强大;

125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