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数学>

专家4点建议:这样学数学,不会学不好!

惠敏分享

  导读: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专家4点建议:这样学数学,不会学不好!》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考点及典型例题汇编

  函数的零点

  (1)定义:

  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间的关系: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判定(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典型例题1:

  2

  二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

  典型例题2:

   3

  三二分法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数的零点不是点:

  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所以函数的零点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点.在写函数零点时,所写的一定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坐标.

   2、对函数零点存在的判断中,必须强调:

  (1)、f(x)在[a,b]上连续;

  (2)、f(a)·f(b)<0;

  (3)、在(a,b)内存在零点.

  这是零点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但不必要.

   3、对于定义域内连续不断的函数,其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所有函数值保持同号.典型例题3:

  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零点所在的区间时,首先看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否连续不断,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则函数y=f(x)在区间(a,b)内必有零点.

  4

  四判断函数零点个数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

  2、零点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仅要判断函数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a)·f(b)<0,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

  3、数形结合法:

  转化为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先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个数,其中交点的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

   典型例题4: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

  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

  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特级教师的4点建议:这样学数学,没有学不好!

  一提到数学学习,家长们总是有一堆问题: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源自哪里?

  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李秋明给出以下四条建议,家长们不妨读读。

  -01- 避免粗心

  学习中的粗心是一个很坏的借口

  数学考试成绩出来,经常有学生感叹:“怎么这个题目错了”,“我都会的,就是粗心了”。听到这样的话,家长往往就放心了,叮嘱一下以后不要粗心,好像问题就解决了。

  而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会希望在考试中粗心,都希望高质量地完成,但却总是避免不了各种错误。这是因为本质不是粗心,是能力问题。粗心这个词掩盖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

  我觉得粗心是大量实质性问题的不恰当归类。所谓的粗心,其下位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能力的缺陷。运算错了,是运算能力有问题;理解上出了偏差,是理解能力存在缺陷;考虑问题不全面,是逻辑不严密;表达上出纰漏,是表达能力的问题等等。

  很多环节都有所谓的粗心,但我觉得我们不能用“粗心”一词简单地一笔带过,应该认识到这是能力问题。很多情况下出错是因为学生在运算时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不够,由此出现种种低级错误。

  当然和粗心一样,专注力的问题也是一个说起来容易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人的专注力常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数学学习、问题解决中保持较强专注力是一种能力,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养成,其基础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以认真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去做每一件事。这种高度关注、全力以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是能力提升的基础,能形成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良性循环。

  -02- 模拟数学历史

  产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远远超过责任感”。我想,如果没有兴趣,是绝谈不上“热爱”的。一直以来我们似乎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不如我们。

  为什么一方面我们认为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水平远远高于美国人,而另一方面却还有很多人质疑数学教育的作用,希望数学“滚出高考”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数学学习的过程只有解题的话,这样的数学教育当然令人乏味。

  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已经不是简单地建立在好玩、有趣之上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觉得有收获,有教益。在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反对片面强调数学与实际应用挂钩,而期望更要关注数学的不用之用。从文化的角度和人的成长角度思考数学教育。

  因此,数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体会教材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他们去重历或者模拟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亲身体验到探索、创新的快乐,并从前人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应的方法中得到启发,感悟数学文化。

  -03- 质疑提升数学能力

  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复旦附中曾容老师将数学学习归纳出三个什么,就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我们常常过于专注于具体知识的学习或传授,而忽视揭示其背后的道理。在一些数学教学中经常没有思考过程只是结论,由条件到结论,其中缺乏说理的环节。把数学的思维过程压缩成结论的抢答。

  只追求解题速度,却不关注思维品质提升。这样学生的探究、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训练,丧失了最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机会。

  在数学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能被动的学习。在高中数学中有着大量前人创造性的工作,我觉得需要重视数学知识与概念形成过程。数学知识概念都是前人的创造,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模拟发现探究的过程,这才是最真实的创新。

  学任何一个东西都要有质疑的精神,我们所说的数学中质疑的眼光,关键是质疑数学知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数学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04- 数学是一种文化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代表着理性。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刻画,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如何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过程。学习数学不仅培养人的逻辑能力,还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

  比如数学是建立在公理体系上的演绎推理系统,一个问题的成立与否,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来论证,而不能凭直观想像,这就给学生建立了科学的真理观。

  同样,从小学到高中,都经历数集的扩张。我们可以看到数的扩张都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而是在保留原有数集最核心性质基础上的发展,是继承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这与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有学生工作多年之后回来看我,说:“李老师这些数学题目我已经不会做了“,我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觉得以前的数学都白学了?”同学回答说:“不白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这就如同年少时读过王维,在长大后再看到沙漠,就会在心底想起“大漠孤烟直”,他就有了人生诗意的体验。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数学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感悟这个世界,形成理性的思维。这就是数学的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小学一年级起人人要学数学的原因。

    45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