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易错易混概念辨析与点拨

若木分享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辨析:

易混点: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概念认识不清,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共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不同点: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后者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没有反映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从二者的联系看,《天朝田亩制度》想消灭封建剥削,但由于它的空想性最后不得不在实际上默认了封建剥削;《资政新篇》虽然承认剥削,但它是要以资本主义剥削代替封建剥削,把社会推向前进。《资政新篇》所抛弃的,并非《天朝田亩制度》的反封建思想,而是它的空想性、落后性的部分。所以,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从结果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均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然而其根源有本质的区别,《天朝田亩制度》是因为其空想性,根本不可能实施;《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只是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没有得以实施。前者是空想,后者是条件暂时不具备。

真题扫描:2005年江苏历史卷考了《天朝田亩制度》,辽宁文理综合卷考了《资政新篇》;2006年江苏历史卷考了《资政新篇》的相关内容;2008年北京文综卷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重庆文综卷主观题涉及《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2010年山东文综卷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关内容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客观题主要涉及对其内涵、外延的准确理解;主观题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从顺应社会潮流的角度考查《资政新篇》。

2.新思想萌发

辨析:

易错点:新思想的内涵及内容。新思想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抛弃盲目排外思想,向外国学习(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代表人物是洪仁玕)。主要内容:魏源著《海国图志》、姚莹著《康輶纪行》、徐继畲著《瀛环志略》、洪仁玕著《资政新篇》等。《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康輶纪行》是姚莹在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成的,书中尤其注意研究西藏的情况,揭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瀛环志略》是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对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作用;《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了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易混点:新思想的产生及影响。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想应运而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新思想的产生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产物,不要误认为是明末“西学东渐”发展的结果。新思想的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使爱国知识分子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并促使洋务运动的兴起。

真题扫描:2007年重庆文综卷考查了林则徐开仿造西方战船的先河;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徐继畲;2010年四川文综卷考了林则徐对禁烟的态度等。

高考视角:出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以准确判断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时,会用相关材料组合成一定的主题,如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分析其内在的联系。

3.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辨析:关于中国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看,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生产关系上看,是从封建主义转入资本主义;从政治制度上看,是从封建君主专制转向资产阶级民主。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主要表现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标志着工业近代化的起步;引进西方技术,培养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标志着技术近代化的起步;创建三支海军,标志着军事近代化的起步;建立的新式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上与旧式教育有很大差别,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并开留学风气之先,标志着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易错点:一些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洋务运动与新思想,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等。新思想的倡导者提出学习西方,但没有付诸行动;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对新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只限于器物层次,不涉及制度、文化,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因素。从这个角度讲,康梁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吸取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真题扫描:2005年江苏历史卷考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2007年北京文综考了洋务派的“求富”主张;2008年重庆文综考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全国文综卷Ⅰ考了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2009年北京文综卷考了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课程;2010年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考了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可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教训;图文结合,要求对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作出准确的判断,利用相关材料对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影响作出准确的分析。

4.洋务派、顽固派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辨析:不要认为他们是水火不相容,其实在根本问题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在维护封建统治、抵抗侵略方面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方法上,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仇视一切外洋之物,主张用封建传统的办法来维护统治。洋务派是对抵抗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抵抗派的主要目的是“制夷”(抵抗侵略),洋务派的主要目的是“自强”(镇压人民革命)。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重在掌握其内涵,用材料反映观点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5.维新派与洋务派

辨析: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派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目的不同,洋务派是巩固清朝的腐朽统治,维新派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性质不同,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内在联系: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一部分人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形成早期维新派。

真题扫描:2004年江苏历史卷考了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2005年广东历史卷考了洋务运动后期的企业,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命运;全国文综卷Ⅲ考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006年江苏历史卷考了戊戌变法期间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况。2010年山东文综卷主观题考了谭嗣同《仁学》中的“民”与“君”的关系,与西方启蒙思想的相似处,其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体现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客观题将以材料为载体,重在对观点的准确理解;主观题将注重图文结合,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

6.维新派、立宪派与革命派

辨析:维新派是指19世纪后期,在中国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派别,前期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后期则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是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的意思。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他们一方面反对革命,主张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又要求改革政权的组织形式,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参与政权,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张謇等。维新派与立宪派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是指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派别,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立宪派与革命派,二者又表现出一致性,在清廷“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后,立宪派内部分化,一部分人倾向革命。立宪派对清廷由失望转为愤怒,这促使立宪派与革命派在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上趋于一致。立宪派领导的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在客观上支持并配合了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在事实上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革命派联合起来,控制了全国各地政权,共同促成了清王朝的瓦解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期间立宪派和革命派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更反映出两派本质上的软弱性和一致性。

真题扫描:2009年福建文综卷主观题考了孙中山辞职的原因及对其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2008年全国文综卷Ⅱ考了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分歧,四川文综卷考了立宪派在日俄战争期间的希望;2010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全国文综卷Ⅱ考了陈天华的言论,浙江文综卷考了孙中山的言论,安徽文综卷考了辛亥革命时的一幅漫画,江苏历史卷主观题用开放的方式考了对辛亥革命的评论等。

高考视角:是此知识高考的常考点,每年都会成为高考命题的着力点,2011年又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年,应引起重视。试题可能用材料反映辛亥革命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影响及历史贡献;用材料反映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及内在联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相关问题。

7.维新变法思潮与维新变法运动

辨析:维新变法思潮与维新变法运动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是一场思想解放潮流,以著书立说,宣传、阐发、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为核心内容;后者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的运动。前者为后者打下了理论基础,二者的结合点是“公车上书”。容易混淆的相近概念有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戊戌变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戊戌变法指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狭义上指“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指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的旨在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它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百日维新”的结束。这场变法运动从开始到失败的历程:维新思想(观点)→维新活动→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维新活动包含“公车上书”、成立学会(强学会和南学会)、开办学堂(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开设报馆(《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以及与顽固派论战等。注意:具有政党性质的是保国会,不是强学会。

真题扫描: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对梁启超“科学万能说”的理解;北京文综卷主观题考了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的关系,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2009年天津文综卷考了胡适对梁启超的评价;浙江文综卷考了康有为对孔子的评论;福建文综卷主观题考了康有为的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其主张的实质及其局限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其出现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客观题重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要求在变法示意图中准确标出学会、学堂、报馆的名称;主观题可用系列相关材料进行综合考查,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新文化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辛亥革命等,这些事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或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旨在摆脱思维定式,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到启示或应吸取的教训等。

8.戊戌变法的属性

辨析:戊戌变法具有三重属性:首先,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在当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具有进步意义,因而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其次,从背景看,维新派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因而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最后,从过程看,维新派通过报刊、学会和论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大力提倡西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因此,戊戌变法还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此外,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戊戌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权力斗争,又有“帝党”与“后党”的宫廷斗争。

9.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的涵义

辨析:双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和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展开。第一,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是针对革命派的“创立民国”主张的,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下,不具备实行共和政体的能力,必须经过君主立宪,才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所以这里的“民主政治”指民主共和制。第二,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是针对革命派提出的“平均地权”的。保皇派主张土地私有,反对革命派“土地国有”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保皇派主张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保皇派认为,土地私有天经地义,“土地国有”会妨害社会生产的发展,危及“国本”。从当时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保皇派的主张更符合实际。

真题扫描:2005年广东历史卷考了民生主义。2006年天津文综卷考了中国近代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的事件;广东历史卷主观题考了民主共和国取代封建王朝的因素,民主共和国与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重在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把握。

10.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辨析:“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特别提醒:第一,“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学生常误认为资产阶级没有土地纲领),但在当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只能说资产阶级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第二,把解决土地问题与发展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是吸取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教训,其目的在于防止贫富悬殊过大和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第三,表明孙中山很早就关注民生、同情农民、注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作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手段;第四,“平均地权”不是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而是“核定全国地价”,且这不是土地私有,而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制”;第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即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从三民主义三者的关系看,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真题扫描:2005年广东历史卷考了民生主义;2006年北京文综卷考了民族主义的现实意义;2007年四川文综卷考了民生思想;2008年海南历史卷考了列宁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论等。

高考视角:客观题的命制可注重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观题可从“三农”问题入手,提供相应材料设计问题,或从“和谐”问题入手,分析其思想及产生的根源等。

11.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辨析:

易错点:不能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新文化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但对国家命运与如何对待帝国主义的问题,没有明确地表态。五四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革命口号。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进一步升华,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注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消息传来,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先进分子就开始宣传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之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系统化,并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才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即阶段性胜利),不要认为是取得彻底胜利。

易混点:相关概念的区别。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根本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其侧重点不同,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主要是在政治领域进行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反封建斗争。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真题扫描:2007年江苏历史卷考了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2008年上海历史卷考了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幅对联,广东历史卷考了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2009年上海历史卷考了《青年杂志》名称,天津文综卷考了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大公报》刊登的内容;2010年江苏历史卷考了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重庆文综卷主观题考了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命制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可能性都较大。客观题重在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理解,从相关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可能会将教材的内容与地方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观题可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提供相关材料如五四运动的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等。

1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辨析:“近代中国”指1840~1949年,这期间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高潮)。第一次:19世纪末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通过论战传播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将变法运动推向高潮;第二次: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通过论战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第三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与科学得到了弘扬。

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易混点:不同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3.近代化与民族独立

辨析:近代化与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近代化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最终目标,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民族独立也没有保障。近代化,不单指经济上的工业化,还包括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相近概念有“中国近代工业”,其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

易混点:东西方近代化的差异。从领导力量看,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进程中一直扮演主角;而中国开始是由地主阶级领导(洋务派)。从资金来源看,西方源于资本原始积累,资金雄厚;而中国是部分商人、官僚、地主的投资,缺乏原始积累过程,所以资金严重不足。从进程看,西方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发展较为顺利;而中国则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工业结构极不合理,发展曲折缓慢。

真题扫描:2008年全国文综卷Ⅱ考了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影响的表现;2010年重庆文综卷主观题以近代化为主题设计问题,广东文综卷主观题考了英国工业化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和区域经济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四川文综卷考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事件,要求从中得出符合史实的推论等。

高考视角:近代化与民族独立都是高考的热点,命制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大,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都可以将近代化作为主题设计问题,或与世界史相结合设计问题,或将近代化与民族独立相结合设计问题。

14.自然经济解体

辨析: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缺少活力。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注意:只是开始解体,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不要认为是完全解体)。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真题扫描:2004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的影响;2008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中国自然经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等。

高考视角:单独考自然经济的可能性比较小,会与其他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各种经济形态的比较、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近代各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等,都会与自然经济有关。

1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辨析:

易错点: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相关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理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19世纪末,清朝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注意:清王朝放宽限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1912~1919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要误认为所有帝国主义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事实上美国、日本是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曲折,但应看到,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特别是1935年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对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及抗战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易混点:相关、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差别。第一,民族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中国工人阶级却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商企业里就产生了;第二,外国侵略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主观上并不是帮助中国发展民族工业);第三,民族资本主义与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是近代中国一切进步运动产生的根本因素,也是推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根本因素,而这些运动遭到失败或挫折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第四,国家资本主义:它是指在人民政府管理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并接受其领导,同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人民、国家的需要而存在,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经之路。

真题扫描:2002年春季高考卷考了资本主义的概念,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2005年辽宁文理综合卷考了创办汉阳铁厂的原因及主要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热潮的直接原因;2006年江苏历史卷考了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常考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命制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客观题重在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准确理解和判断;主观题可用图文结合分析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原因或影响,或与运动的材料结合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或与世界史相关问题结合分析其差别及原因,或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设计开放性问题。

16.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

辨析:洋务企业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有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和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和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民族企业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0世纪初主要有: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周学熙创办的滦州矿务公司等。洋务企业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刺激和诱导作用,它们都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此外上海的耶松船厂由英商创办,汉口的顺丰砖茶厂由俄商创办。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同性质的企业不能混淆,此外能在地图上准确标出企业的名称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17.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

辨析:

相同点: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劳动生产率也较高。

民族资本: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但它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外国资本:是外国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鸦片战争后它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在中国迅速发展,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之一。其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一方面瓦解着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官僚资本:产生较晚,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内与封建势力相勾结,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它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基础,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破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消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

高考视角:用图表的形式出现,要求对相关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利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18.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

辨析:

易混点: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内容。国共对峙时期: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各个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真题扫描:2007年北京文综卷主观题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天津文综卷考了共产党成功地实施“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原因,上海历史卷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8年四川文综卷考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重庆文综卷考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广东历史卷考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热点,可从多个角度考查。客观题重在内容的准确把握。主观题可提供相关材料分析其原因及影响;或引用新材料,反映土地政策与政治走向之间的关系;或引述相关评论、史实,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相关问题等。

19.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辨析:第一次,1950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第三次,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易混点: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真题扫描:2008年江苏历史卷考了合作社概念,全国文综卷Ⅱ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宁夏文综卷主观题考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过程,福建文综卷考了经济体制改革,全国文综卷Ⅱ考了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北京文综卷主观题考了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重在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主观题可提供图表、文字材料等,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或以建立和谐社会为主题,利用相关材料旨在说明吸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或以全球史观为主题,提供东西方对比的材料,设计相应问题进行分析。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0.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

辨析: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如果没有这次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利用其他借口(甚至制造事端)发动战争。因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用武力打开中国闭关的大门自然不可避免。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所决定的。19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分别是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真题扫描:2006年上海历史卷考了1860年英法联军从中国劫掠东晋《女史箴图》摹本;2007年上海历史卷引用美国历史学家的一段话考查鸦片战争;2010年四川文综考了林则徐禁烟等。

高考视角: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重在相关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理解;能在地图上准确标出地点名称或事件。

2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辨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性质: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社会矛盾: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革命性质及任务:由旧式农民革命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社会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文化: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阶级也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阶级结构:产生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买办阶级(大资产阶级前身)和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关系:由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转向被迫开放,并开始关注世界;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和好”的局面,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高考视角: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试题的设计,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分析相关问题,材料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图表或实物等。

22.地主阶级与近代封建势力,农民阶级与人民大众

辨析:不要误认为近代封建势力就只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同于人民大众。近代封建势力包含中国近代的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及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人民大众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及小商品生产者等。

23.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辨析: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旧式农民运动,都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但又有较大的差别,起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斗争矛头:太平天国将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统治者;义和团运动则主要指向帝国主义,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组织方式及斗争纲领:太平天国有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也没有革命纲领。指导思想:天平天国将西方_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利用宗教来发动群众;而义和团运动则持符念咒,设立神坛,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外关系:太平天国主张与西方平等往来,向西方学习;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与外来先进文明。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反封建反侵略,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真题扫描:2007年全国文综Ⅰ考了19世纪末的“民教冲突”;2008年上海历史卷考了受_影响的农民运动,全国文综卷Ⅱ考了太平天国对近代化的影响;2009年江苏历史卷考了西方对太平天国的镇压;2010年上海历史卷主观题考了义和团团民的思想等。

高考视角: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重在两个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本身暴露出很多落后因素,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因此可能提供相关材料尝试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

24.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

辨析: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5.辛亥革命、清王朝的灭亡、北洋军阀统治

辨析:

易错点: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把握。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没有结束封建制度或专制政体,更没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产生的经济基础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不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是因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成功,是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这一革命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来说的;失败,是从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说的。

易混点:对概念的界定容易出现误区。辛亥革命在狭义上指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起点是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结束于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清王朝灭亡的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不要误认为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或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北洋军阀统治指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改易旗帜这一历史时期的统治,它经历了袁世凯统治和军阀割据两大时期。北洋军阀建立的标志是1912年3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不要误认为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真题扫描:2006年四川文综卷考了秋瑾;2007年北京文综卷考了国民党未能组阁的直接原因,全国文综卷Ⅱ主观题考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并要求据此分析孙中山的有关思想;2009年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考了服饰变化的根本因素,广东历史卷考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尚;2010年山东文综卷考了清末民初反映山西社会生活变化的一首歌谣,上海历史卷考了二次革命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高考的常考点,命制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客观题重在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在地图上对革命地点、会议地点作出准确判断;主观题可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考查其进步作用,或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或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26.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辨析:

对日本的影响:经济上,中国的巨额赔款,补充了必备资金,促进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使日本迅速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上,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挤进帝国主义大国的行列;军事上,因战争的胜利,导致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为二战的爆发以及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对中国的影响: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直接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这一神圣的名字逐渐被“东亚病夫”所取代,使中国人失去了最基本的尊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民族救亡运动出现高涨,先后出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对远东局势的影响:远东原来的国际秩序被打破,日本国力大增,加快吞并朝鲜的进程;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受到俄、法、德等国的抵制,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关系中美日矛盾逐渐成为远东的主要矛盾。

易混点:相关事件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为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清廷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真题扫描:2006年全国文综Ⅱ考了《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2007年宁夏文综卷主观题考了梁启超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论、影响等;2009年广东文科基础卷涉及《马关条约》,重庆文综卷考了重庆开埠那一年的历史事件等。

高考视角:此知识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命制试题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或通过材料将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进行比较;或引用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评论,要求学生进行鉴别,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27.中华民国与南京临时政府

辨析:中华民国存在于1912~1949年。中华民国前后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是指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只存在了三个月,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约法》

辨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它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规定的是责任内阁制(注意:不是总统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于1908年颁布的,其目的在于欺骗人民,抵制革命。《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于1914年颁布的,规定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还可以指定继承人,此“约法”将总统权力扩大到与封建皇帝一样,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了准备。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此法被废除。

真题扫描:2004年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考了《临时约法》的制定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考了《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辽宁文理综合卷考了《临时约法》的内容;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2009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临时约法》确立的体制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准确判断概念的含义即可。

29.中共一大与二大

辨析:中共一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工人阶级是依靠的力量,与过去一切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共一大也反映出年轻的党在政治上的幼稚,如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表明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性质及任务还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是机械照搬苏联模式,脱离了中国实际。中共二大解决了一大没有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对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这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中共所领导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不要误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明确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改变中共一大将资产阶级当作革命对象的错误做法)。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在这个纲领里,初步提出了民主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先完成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中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最初成果,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真题扫描:2003年全国文综卷考了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2008年上海历史卷涉及中共一大纪念馆增补共产国际代表的照片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准确掌握其内容及概念的内涵即可。

30.中共三大与国民党“一大”

辨析: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标志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形成,但并不意味着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中共三大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但不等于中共没有参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一大”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改组后的国民党是一个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1924~1927年)。在国民党“一大”中,也没有明确提出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因此,是在“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而非明确提出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开始了。特别提醒: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真题扫描:2006年天津文综卷考了国民党改组,全国文综卷Ⅰ考了国民革命时期的政府机构等。

高考视角:命制试题时可提供相关材料体现孙中山先生伟大转变的时代意义;或提供对孙中山先生的不同评论,要求学生作出判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利用地图反映革命进程、影响范围及原因等。

32.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辨析:两次统一战线都是以国共为基础,由中共首先倡导,共产国际起了促进作用。但二者有较大差别:第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37年9月初,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斗争目标:前者是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后者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卖国贼。第三,范围:前者是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后者还包括开明伸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更具有广泛性。第四,合作方式:前者是党内合作;后者是党外合作。第五,政治基础: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没有共同承认的政治纲领,主要采取谈判、协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第六,结果:革命统一战线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破裂,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维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真题扫描: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制定的依据;2006年北京文综卷主观题涉及《国共合作宣言》产生的背景;2007年江苏历史卷考了两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天津文综卷考了《国共合作宣言》内容的主旨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命制可通过材料体现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如其在大革命、抗战中发挥的作用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由此说明建立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前景。

33.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与七七事变

辨析:三次事变都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的侵略中国的事件。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国内阶级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促使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标志。

真题扫描:2004年全国文综卷Ⅲ考了1937年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上海历史卷考了九一八事变;2008年重庆文综卷考了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庐山讲话等。

高考视角:抗日战争是高考的常考点,针对客观题要准确理解概念;主观题要注意将中国的抗战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考察。

34.“左”倾与右倾

辨析:“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及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政策。“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路线。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系列失误都是由“左”倾错误造成的。

35.革命根据地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辨析:革命根据地,是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易错点:所在区域:革命根据地主要在南方;抗日根据地主要在华北。斗争对象: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结果:前者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大部分丧失;抗日根据地则不断扩大并得到巩固。

36.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游击区

辨析:沦陷区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日伪军或傀儡政权控制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殖民地。国统区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和管辖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解放区指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建立的根据地,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统区),属于人民民主性质。游击区是处于根据地和敌占区之间,人民军队与日伪军争夺的地区。抗日根据地变为游击区说明日军侵略势力扩大,抗日力量削弱;反之,则是人民军队控制的地区扩大,抗日力量发展壮大。

37.清朝后期皇帝在位时发生的大事

辨析:道光帝: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同治帝: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此后垂帘听政。光绪帝: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宣统帝:辛亥革命。

38.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辨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其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制定社会主义宪法等,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易混点:对相近概念的判断。如新民主主义社会、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等。新民主主义社会指1949年10月到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又称过渡时期)的社会。其特点,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但并不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全部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在许多方面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如追歼残敌和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性质。抗美援朝属于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但不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真题扫描: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全国文综卷Ⅱ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江苏历史卷考了土地改革完成的影响;2008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重在对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

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39.“三反”与“五反”

辨析:“三反”运动是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目的是教育干部,挽救犯错误的同志,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如刘青山、张子善等就是在“三反”运动中被查出的大贪污犯。“五反”运动是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内容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 “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目的是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进攻,在工商业中进行守法经营教育。如出售伪劣医药的上海大康药房不法资本家王康年等就是在“五反”运动时被逮捕的。注意: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也是打击不法资本家,但不属于“五反”运动的内容。第二, “五反”只是针对少数不法资本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和发展。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民族企业得到新生;土改中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是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对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等。

真题扫描:2004年天津文综卷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广东历史卷考了“三反”、“五反”运动;2007年四川文综卷考了“三反”运动的作用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重在对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相关概念之间差别的区分。

4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与社会主义改造

辨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目的是通过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是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采取的措施,最终达到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内容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但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改造时实行赎买政策,新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二者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真题扫描:2008年上海历史卷用曲线图的形式考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2009年宁夏文综卷主观题涉及对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命制,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及原因;引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客观分析对工商业的改造。

41.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

辨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正式提出,其宗旨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一化三改造”。总路线既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同时也要求发展生产力,两者有机地结合,其本质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家唯一的经济基础。“一五”计划的制定是这场变革的具体实施,是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起步,也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也是改变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一现实的需要;提出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计划,表明当时在发展经济和社会改造方面实行稳步前进的方针。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反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色。

真题扫描:2006年全国文综卷Ⅱ主观题涉及“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2010年上海历史卷引用毛泽东的话说明实施“一五”计划的原因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命制可能以客观题为主,重在对重要内容的识记和概念内涵的准确判断。

4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辨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和党的其他一些主要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为此,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的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不断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指规模大,将若干个农业社合并为人民公社。“公”指公有化程度高,并社后全部财产交公社,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公共食堂,统一生产、集中劳动、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主义、共产风。“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因素。

真题扫描:2008年宁夏文综卷考了1960年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的主要原因;2010年天津文综卷考了1958年出现“单位GDP能耗”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设计,可以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主题,提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或以生态史观为主题,选择“大跃进”运动等相关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分析。

4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

辨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内容不同:前者概括起来为“一化三改造”,后者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前者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客观规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后者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并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因素。

44.1942年整风与1957年整风(全称)

辨析: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肃清“左”倾错误的流毒,为抗战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后者是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侧重点不同:1942年整风运动是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因主观主义对革命危害极大;1957年整风运动是以反对官僚主义为中心内容,因中共已成执政党。结局不同:前者基本成功;后者转入反右派斗争并严重扩大化,使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偏离。

45.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辨析:“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社会秩序逐步稳定,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周恩来和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反映了他们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斗争,是 ““”” 十年中经济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思想,实质上是要系统纠正““””中的“左”倾错误,为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提供了经验,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此外,““””中对“左”倾错误进行抵制和斗争的行为还有“二月抗争”、“四五运动”等。

易错点:对相关概念的认识。邓小平进行了大力整顿,但突破口并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的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左”倾错误。

真题扫描:2007年江苏历史卷考了1973年出现经济复苏的原因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命制,可用表格形式反映这一时期经济的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选择改革开放的相关材料,反映与上述调整的内在联系。

46.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辨析: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确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易混点: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第一,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在这次会议之后,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央着手展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开始形成基本路线的思想,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是在1987年十三大上,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十二大,它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真题扫描:2008年北京文综卷主观题涉及党的基本路线;2009年广东文科基础卷考了邓小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论;2010年上海历史卷考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作用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设计,客观题注意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认识;主观题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相关现象,或引用各方面评论的材料,结合史实分析相关问题。

47.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辨析:背景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国力增强、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而清王朝是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进行的“开放”;基础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但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性质不同:今天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48.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辨析: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以引进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4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特征

辨析:(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孟泰(工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耿长锁(农业)→带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2)“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王崇伦(工业)→改进生产工具;赵梦桃(工业);李顺达(农业)。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工业)→艰苦创业;雷锋(解放军)→公而忘私;焦裕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秀丽(工业)→舍身抢救国家财产。

(4)新时期:孔繁森(干部)→支援西藏。

50.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辨析: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国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明确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大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注意:第一,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拓展和深化,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辨析:前者是在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它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之中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经济建设方针上,共同纲领规定各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宪法则规定通过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真题扫描:2007年广东历史卷考了共同纲领的重要地位;2009年广东历史卷考了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表述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重在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理解。

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辨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当选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保证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和权利,又保证行使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是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方式是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内蒙古成立最早,成立于1947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最晚,1965年成立。

真题扫描:2010年北京文综卷考了最早和最晚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等。

高考视角:命制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即可。

54.关于“一国两制”

辨析:含义: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真题扫描:2006年北京文综卷考了对“一国两制”的正确理解;2007年江苏历史卷考了阐述“一国两制”的文件。

高考视角:客观题重在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注意与相关问题的结合,如民族问题、国家统一问题等。

55.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

辨析:相似之处: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区别: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香港、澳门和台湾设立;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5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的区别

辨析:经济基础不同:前者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行政权力主体: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活动原则:前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后者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7.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辨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适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处理;其具有开放性,和平共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真题扫描:2007年广东历史卷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

高考视角:试题设计,客观题可注重对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注意现实问题的隐性介入,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反映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斗争,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中越关系等。

58.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辨析:地点及内容: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主要是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首都万隆召开,主要是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而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注意: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真题扫描:2007年重庆文综卷主观题涉及亚非会议的召开;2008年北京文综卷主观题涉及新时期的外交,上海文科使用综合卷涉及周恩来在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事迹;2010年上海历史卷考了20世纪50年代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设计,客观题注意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注意引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体现反对霸权主义主题;或运用“求同存异”相关内容的材料,体现和谐社会这一主题。

59.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辨析:(1)20世纪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来。(2)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20世纪60年代,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我国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20世纪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注意:第一, 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第二,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始国之一。第三,新时期外交战略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把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国对我国发展的疑虑。

60.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辨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标志是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从此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对抗。注意:此时双方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正式建交是1979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标志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初中日双方互派大使。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日本抢在美国之前与台湾断绝官方关系。中美建交,也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真题扫描:2005年广东历史卷考了“九一三事件”后的外交成就,全国文综卷Ⅰ考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等。

高考视角:试题的设计,客观题可注意对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涉及台湾问题时的运用,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的分析。

    9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