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必读书目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中国历史:
1、吕思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台湾傅乐成版的也可以)
2、钱穆《国史大纲》
吕、钱两位大师均为民国时代的史学巨匠,所以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儒家义理价值观,同时又有西方史学从制度、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色。两部书是用民国白话文写的,所以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涩,但条理和框架非常清晰,绝对值得一读。
如果觉得前两个比较高深的话,下面这两本也可以,相当通俗:
3、《剑桥插图中国史》(选读)
4、柏杨《中国人史纲》(选读)
延伸阅读:
5、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选读)
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选读)(大陆版:中国的奋斗)
相当经典的两部中国近代通史,但两书大陆版均删减严重,不建议购买,可在网上下载港版的电子书看。
7、许倬云《万古江河》、《历史大脉络》
8、柏杨版《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白话文,故事性强,司马光版的趣味性要差一些)
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
10、唐德刚《袁氏当国》、《晚晴七十年》
以上书籍,其中对于柏杨的作品,可能争议比较大,有人会认为主观性太强,同时史料或不够准确,但我觉得以《资治通鉴》为例,让史学和国文水平一般的人来读,难度还是比较大,而柏杨版恰恰可读性比较强,同时柏杨先生的点评还是对现代人在生活、工作中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我经常看到很多企业的高管在高铁或飞机上阅读《柏杨版资治通鉴》,对于其点评的观点都比较认可。
中国历史的框架,简单来说:
一、朝代更迭
主要就是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大的段落,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读一下
11、《剑桥中国史》系类,非常的好。
二、制度与文化
这是中国人读历史经常忽略的部分,比如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深层次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王朝初建,社会安定——生产力得到发展——产出大量粮食——人口大规模增加——税收增加——国力强盛——统治阶层开疆扩土、兴修公建、宫殿、生活奢侈——财力枯竭——提高税率——小自耕农大批破产,变卖土地予地主——地主阶层通过特权少缴税——国家税收减少——提高税率——地主本身仍没有多缴税,农民又增加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结果:1、王朝崩溃 2、调兵镇压——边防空虚——游牧民族入侵。这是西方史学界典型的分析方法,如果只看中国传统史料,如二十四史,则很少此类的分析。中国传统史家一般的观点:明君贤主顺应民意——建立王朝——体恤爱民——国家强盛——后继者昏庸——天怒人怨——揭竿而起,如此循环。着重执政者的道德操守,而忽略体制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西方史学家的研究更加深入,包括很多旅居西方的华人历史学家。
12、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13、顾诚《南明史》
这两部书对照起来读,非常有意思。魏斐德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历史专家,在《洪业》这部书中,魏以更加客观的视角,以满人为主线来回顾明清交替这段历史,资料详细、体系庞大,让读者从经济、制度、文化、世界环境及双方人的因素等多方面来了解清朝的崛起历程。值的注意的是,无论是历史学家魏斐德还是著名外交战略学者布热津斯基或基辛格,在其著作中,都对清朝有着极高的评价。而顾诚老先生的《南明史》则是以中原和农民起义军为主线,来描述这段历史,书中还留有那个年代特有的阶级历史观,但顾老先生治学严谨,所以虽然观点并不新颖,但该书的史学价值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三、边疆民族问题
这个更是我们忽略的部分了,例如很多官方史书经常会说“清朝平定准葛尔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就是一句屁话,当年准葛尔是一个独立的蒙古汗国,和清帝国是平行的两个独立国家,从康熙到雍正,期间双方一直在争夺外蒙古及西藏、青海的控制权。所以清朝和准葛尔之间的战争,性质其实就和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王国与波斯王国的争霸一样,是典型的征服战争,只不过官方考虑到民族问题故意模糊这段历史 ,这点对于国家的安定作用是可以理解,但对于研读历史的人,一定要清楚历史的本质。
14、王力雄《天葬》、《我的西域,你的东土》
上面两部书是写西藏、新疆民族问题的著名书籍,但大陆没有出版,观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主流观点不太一样,可能你不太接受,不过读书如做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可在网上找电子版。
15、戈尔斯坦的《喇嘛王国的覆灭》
——建议:读史的时候,最好随时查看历史地图,并结合人种学来研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形象的历史画面感。可以参考巴勒克拉夫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同时也可以在网上找找西方和日本出版的历史地图,比如剑桥版的,基本都比较靠谱。但国内官方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不要看了,政治倾向明显,严重脱离史实。
两个版本的世界历史地图集,右边的是张芝联、刘学荣主编的中国版世界历史地图。古代国家的疆域边界和今天不同,那时没有精准的测绘技术和卫星定位,所以边界和控制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西方出版的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地图,比如汉唐时代对于中亚塔里木盆地的控制,都是划一个大致的可能范围。而国内出版的历史地图,疆域划分的精准和今天相差无几。
在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派兵进入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和象郡,但今天的福建地区并没有并入版图,那时的闽南地区还是越人的蛮荒之地,并未开化,即使是到了汉代,江南以南地区的第一波开发是在三国的东吴时代。但国内出版的历史地图却索性把南方地区全部划进版图内。
从上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明朝的疆域划分,中国官方的历史地图基本和今天我国的边界差不多,而泰晤士版的明朝疆域则不包含今天的西藏、青海和东北、内蒙北部及台湾。
相关文章:
2.中国近代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