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

凤婷分享

  “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据此回答14~17题。

  14.“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月球的美好向往。这些神话向往从本质来看是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人类社会的产物

  15.“嫦娥一号”卫星进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也充分体现出哲学上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关于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运动与静止是根本对立的 B.物质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16.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

  A.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17.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里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是黑色GDP。据此回答18~19题。

  18.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GDP成了黑色GDP。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19.发展经济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建设中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就必须要做到

  ①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②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右图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福牛乐乐”。牛的形象创作灵感来自古老的农耕文明,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朋友,牛,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牛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相契合。回答20~22题。

  20.福牛乐乐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艺术形象激励着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从哲学上看,这是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活动决定着人的生理活动  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1.福牛乐乐的艺术形象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残奥会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以传统的民族元素完整体现出残奥会的体育精神。从哲学上看,这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下列关于两者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D.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事物再特殊总与同类事物有共同之处

  22.从形式上看,福牛乐乐以中国版画、年画和西方的卡通画相结合作为表现形式,具有夺人眼目的艺术感染力。可见,艺术的创作应该

  ①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③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必须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全盘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矿难频发的国家。据此回答23~24题。

  23.矿难频发,根源在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公平乃至矿工的生命权利。从哲学角度看,减少矿难必须

  ①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个人利益绝对服从集体利益 ②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 ④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我国的煤炭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爆炸给我国煤炭行业和矿工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瓦斯又叫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已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指日可待。可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C.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D.引进、消化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25.“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

  A.否定一切是发展的前提 B.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26.南方雪灾使我国许多地区电缆覆冰严重,电塔不堪重负而倒塌。而同处于重冰区的宝鸡秦岭山区电力部门,利用自主研发的“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只需在办公室敲敲电脑,除冰即可完成。这表明

  A.规律无常,人定胜灾 B.统筹兼顾,临危安然

  C.众志成城,消灭矛盾 D.科技引领,成功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3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据此回答27~29题。

  27.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解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②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使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8.30年来,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创立的新理论 B.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C.社会主义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9.这30年来,我们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农村家庭承包制;第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第三,民营经济兴起。完成这三件大事的经济意义是

  ①发展、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发展了生产力 ②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 ③巩固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④实现了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下列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非选择题)

  31.(10分)13位中国普通农民感动了13亿中国人。在大年三十,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等13位农民,放弃团聚的幸福,放弃节日的乐趣,自带资金几万元,赶往湖南灾区,与当地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山区,破冰除雪,搬运设备,抢修高压线路,他们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一连坚持十几天。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医务志愿者以及包括宋志永等13位农民在内的社会志愿者近二十万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钱捐物,广大市民和高校大学生深夜排队,等待为灾区伤员献血……

  5月23日,温家宝到四川灾区的北川中学安置点看望师生。在教室里,勉励学生们面对震灾“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并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

  (2)从哲学角度分析,在灾难中我们应该如何兴邦?(6分)

  32.(9分)“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1)“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5分)

  (2)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做些什么?(4分)

  33.(9分)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在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遇到了中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恶劣的大桥建设条件,缺少能满足设计需要的专用运梁施工设备,缺乏海上建造大桥的经验,工程战线长,管理难度相当大等。为此,在建桥之初,工程指挥部确立了“施工决定设计”、“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新思路,海上测量完全依靠卫星定位,技术先进,海上基础工作规模之大,在国际上也属领先,而在国内更是未曾用过。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桥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的建设的?

  34.(12分)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最先开始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迅速普及大江南北。当年的媒体曾热情讴歌这一“便民举措”,认为这开启了消费史上的新篇章。但研究表明,以石油或煤炭为原料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掩埋,占用土地,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污染地下水;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损害人体健康。英国《卫报》把塑料袋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为从源头上治理塑料购物袋造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今后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6月1日起,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禁止免费使用塑料袋?(6分)

  (2)“禁塑”以来社会上滥用塑料袋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请例举三条措施,并分析其哲学道理。(6分)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答案

247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