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二年级方法>二年级语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玲玲的画教案(2)

嘉馨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玲玲的画》教案3

  ⑴指名摘苹果,齐读课文。

  ⑵去拼音,指名读。

  ⑶隐去句子,认读生字,好办法记记“奖”“脏”“祥”“筋”。

  ⑷送到课文中,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学生再根据语言环境和读音提示找到生字,不仅巩固了识字效果,而且也是熟悉课文于无形之中。]

  三、互动对话,体验玲玲情感变化历程

  1.指名说玲玲三次不同的心情。

  抓住“满意端详——哇哇大哭——满意地笑”体会“高兴——伤心——满意”。

  2.细读1—3段,体会高兴的心情

  师:从哪里看出玲玲很高兴?“端详”是什么意思?做个端详的动作

  师:是啊,玲玲是那样仔细欣赏自己的画,爱不释手。这可是她牺牲了好几天的休息时间才完成的。你看,已经很晚了,他还在满意地端详着,爸爸看见了,是怎么说的?谁愿意扮演一下爸爸,和玲玲对话。

  两名学生对话2-3段。

  师:什么时候你会被人“催”?(联系生活理解“催”)

  师:玲玲,画好了这么棒的画你开心吗?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摔到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看到自己心爱的画弄脏了,你此刻心情如何?

  所以,玲玲——哇哇地哭了起来。

  师:玲玲你是怎么想的?

  3.齐读第4段。

  4.分角色演读5-7段。

  师:听到玲玲的哭声,爸爸连忙走过来,他又是怎样劝玲玲的?请同桌两位小朋友演一演。

  ⑴出示对话1。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指名一组对话

  ⑵出示对话2,并引导学生添加不同的提示语指导朗读。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 问。

  (担心地 着急地 ……)

  “玲玲 回答:“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伤心地 难过地 流着眼泪 一边哭一边回答……)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 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关心地 轻声地 耐心地 ……)

  指名添加提示语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玲玲又着急又伤心,小朋友,你还能帮玲玲想到什么好办法吗?请用上这个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

  玲玲,你不要哭了,只要你 ,不是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师:在爸爸和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玲玲通过动脑筋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瞧,这是玲玲修改后的画。[出示图]

  ⑴比较两幅作品,你喜欢哪幅作品。

  ⑵)看到这幅,玲玲也乐坏了!指导读课文第8段。

  [通过添加提示语,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这是一种创造读,关注孩子们的个性体验。这也是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感悟语言内容的重要途径,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四、创设情境,体会爸爸话语深刻含义

  1.读好句子。

  师:爸爸看到了也很高兴,他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件出示句子]

  想“坏事”指什么?“好事”指什么?

  师:你瞧,玲玲画上了小猫给画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显得更好看了!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2.创设情境,理解这句话。

  课件[画外音]:哎,我漂亮的白裙子不小心被钉子刺破了,这可怎么办呢?

  师:请小朋友想想爸爸的话,帮助小姑娘解决这个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

  师: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肯动脑筋一定能想出解决难题的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记住爸爸的话吧!(齐背)

  3.写话送话。

  师:我建议咱们把这句话写下来,送给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伙伴或是自己。

  [爸爸的话是课文的重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从理解“坏事”“好事”开始,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困难,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让小朋友记住这句话。这样,就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效果当然会好。]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教案设计

2.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词语盘点

3.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4.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教学建议

5.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玲玲的画课文

311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