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初一语文上学期中试卷

郑晓分享

  转眼七年级的学期已过半,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期中试卷内容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语文上学期中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语文上学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找出错别字,然后改正(写在下边的横线上)(4分)

  电视连续剧《我亲爱的祖国》以史诗的手法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和教育家波澜状阔的奋斗史,全剧至始自终洋溢着中华儿女的拳拳报国心,殷殷赤子情,这在方学桐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绕、屹然回国的情节中表现得犹为突出。

  2.“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下面这则通知在格式、内容、语言上都有毛病,请你分条指出。(不必修改)(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想看,下面一段文字中甲、乙、丙、丁四处应填入的诗句各是什么?选择答案,将其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于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乙)”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丙)”韩翃的《秋斋》:“(丁)”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B.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C.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D.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竹茂矣。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

  4.“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有难必(  ),有求必(  )。” 括号中依次应填的词是( )(4分)

  A.应、帮、救、出  B.出、救、帮、应 C.应、救、出、帮  D.出、帮、救、应

  二、现代文阅读(46分)

  (一)绿之赞(19分)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3分)

  2.从内容上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 段。(3分)

  3.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4分)

  4.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试写出一例。(3分)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赞美春天的,请你选一句赞美初春的,写下来。(3分)

  (二)锁(27分)

  ①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顺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②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③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的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④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成天不言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⑤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⑥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⑦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⑧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⑨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锁。

  ⑩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⑾“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地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⑿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⒀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4分)

  2.想一想,这一篇小说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3分)

  3.小说中两次写到了大姑“眨眼”,大姑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解释大姑眨眼的用意。(6分)

  ①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②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楚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5.请在⑥段的横线处加上一段话,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6分)

  6.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三、文言文阅读(6分)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词语中的“写”与“凿以写龙”中“写”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写意过活 B.轻描淡写 C.写诗填词 D.写作技巧

  2.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一种人?(4分)

  四、写作(30分)

  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正在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遭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初一语文上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1.壮;自;至;挠;毅;尤 2.①正文第一行应空两格。②没有写清楚开联欢会的具体时间。③“传播”一词用得不恰当。 3. 甲:D 乙:C 丙:A 丁:B 4.B

  二、(一)1.季节的变化(或时间、夏秋冬春) 2.第6段 3.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4.示例:一曲婉转悠扬的轻音乐 5.热爱绿色(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6.略

  (二)1.失足青年李小川帮助邻居开锁,引起人们对他的猜疑。 2.要尊重理解失足青年3.①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②满面堆笑似乎又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锁。 4.开锁的技艺真高明;我们可得提防点 5.提示:要抓住小川当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来写 6.锁一语双关,既是文章情节展开的线索,也代表了人们对失足青年的成见和偏见。

  三、1. B 2.讽刺那些只空口讲大话,却不准备实行的吹牛者。也可讽刺某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两面派


看过初一语文上学期中试卷的还看了:

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3.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4.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5.2015-2016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37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