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生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郑晓分享

  初一课程增多,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检测试卷,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50分)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共16分)

  zhuó( )落 宽 chǎng ( ) 狭zhǎi (  ) yōu( )谷

  房shè( ) yùn( )酿 卖nòng( ) 肥 shuò( )

  Liáo( )亮 黄yùn( ) hōng( )托 qī( )息

  Liáo( )阔 枯hé( ) 清liè( ) jié( )石

  2.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罐 ( )

  (2)呼朋引伴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 )

  (3)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 )

  (4)朗润 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 C.朗读 D.稀确 (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风雨》选自《中华小说珍藏本•贾平凹卷》,是贾平凹早期的作品,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D.《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富有诗意的秋天的无限喜爱

  之情。

  4.古诗文默写:(10分)

  (1)、水何澹澹, 。

  (2)、 ,洪波涌起。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

  (5)、 ,江春入旧年。

  (6)、孤山寺北贾亭西, 。几处早莺争暖树, 。
(7)、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按原文填空。(8分)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2分)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2分)

  6. 仿写句子(6分)

  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三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6分)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

  微笑是

  微笑是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15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3分)

  第①段:__ __图;第②段:_ ___一图;第③段: 图。

  11.第②段是从 、 、 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3分)

  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6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17题。(1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又是如何去写的?(3分)

  15.画线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2分)

  16.“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粉色”是什么样的颜色?(2分)

  17.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课外阅读(14分)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8.给下列词语造句。(3分)

  (1)淡妆素裹:

  (2)转瞬即逝:

  (3)欲说还休:

  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0.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3分)

  21.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怜当,为什么?(4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检测试卷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略) 2.C、D、B、A 3、C 4、略5、略6、略

  二、阅读理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1. 停泊,停留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D

  (二)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温暖、清香、悦耳

  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彩,完美的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三)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妙”字来写,然后按空间顺序,从高处到低处,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树尖,山坡,山腰 四个层次的美丽景物.

  15、“这件花衣”指山坡上的雪。“山的肌肤”指山坡上的地面

  16、“粉色”是指夕阳斜照在薄雪上与雪交相辉映的颜色

  17、“秀气”一词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14分) 18、略

  19、(1)、春天短暂

  (2)、夏天火热

  (3)、秋天千姿百态

  (4) 、冬天美丽

  20、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 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人到中年历经甘苦

  21、不恰当。

  因为:①、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美丽,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

  ②、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的。

看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检测试卷的还看了:

1.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

4.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104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