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历史其实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习的好,所以大家一定要花心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有机会的可以收藏哦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
1、传说:西方——上帝造人 东方——女娲造人
2、科学推断:人由古猿经过长期的劳动进化而来的。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我国发现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
(2)生产情况: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
(3)生活情况: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原始农耕文化
1、北方
时间:距今约8000年
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
粮食作物:种植粟、黍
生活方式: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定居或半定居
代表:西安半坡遗址(半坡人)
房屋式样:半地穴居式房屋
2、南方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长江下游
粮食作物:种植水稻
生活方式:养猪、养狗、驾船、捕鱼、纺织
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
房屋式样:干栏式房屋
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学习
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老师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七年级上历史必备知识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