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已经不远了,那么七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历史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南方的陈
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之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爱民如子 B.树立权威 C.隋亡之鉴 D.有自知之明
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修订法令,删繁就简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7.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的特点是( )
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9.下图反映了吐蕃与大唐密切交往的史实。请问,吐蕃是今天( )
A.满族的祖先 B.维吾尔族的祖先 C.藏族的祖先 D.白族的祖先
10.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
A.观光旅游 B.建立外交关系
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想征服中国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老子》
12.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著名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1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4.“安史之乱”爆发时,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16.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郭子仪 D.黄巢
17.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8.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19.与“陈桥兵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0. 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岳飞
2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22.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23.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4.下面关于靖康之变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议和的事件 B.北宋被金灭亡的事件
C.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事件 D.南宋与金议和的事件
25.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 B.瓦舍 C.司农司 D.宣政院
26. 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27.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28.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29. 有关“江浙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0.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二、辨析题(1题,共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并写出相应的理由。
31.“一代天骄”忽必烈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
三、材料题(2题,32题12分,33题14分,共2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2分)请写出材料一中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名称。(2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2分)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3)材料三中,被这位皇帝比喻为“明的失”的一面镜子的人臣是谁?(2分)
(4)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四、材料论述题:(1题,共8分)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延续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则成为促进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有力杠杆。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培根认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按:指印刷术)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按:指火药)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按:指指南针)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而四大发明毕竟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很小的一部分,仅仅知道四大发明,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史还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C D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D D D D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A D C D D C
二、辨析题(1题,共6分)
错,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人应该是铁木真。忽必烈是建立元朝,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人。
三、材料题(2题,32题12分,33题14分,共26分)
32. (1)江南河;(2分)秧马(2分)
(2)太湖流域(苏州、湖州)(2分)
(3)南宋(2分)
(4)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科学发展农业;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对三农采取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分,答出一个建议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3.(1)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4分)
(2)开明,开放(4分)
(3)魏征(2分)
(4)贞观之治(2分);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爱惜百姓。(任答一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分)
四、论述题(1题,共8分)
34.(1)毕昇;
(2)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宋代发明的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之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传到欧洲,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