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地理>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淑航分享

  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以供大家学习。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地理会考知识:

  天气与气候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29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