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有关写元宵节的散文随笔:正月十五春意闹

莉莎分享

  学习啦: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到处都是非常热闹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正月十五春意闹》这篇文章吧!

  老家的正月十五,记忆中,都是非常热闹的,不虚“闹元宵”之“闹”字。那种热闹,有着全家出动,村村参与,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怀,整个县城都嗨起来的热烈;热烈的那元夕夜,小小县城真个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烂;热烈的就像老家人不服输的心劲,糙好的日子都过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

  玩龙灯、耍狮子、骑毛驴、跑旱船、踩高跷、戏曲、武术队、霸王鞭、太平鼓、体育队,花队表演…,都是自发性的,来自乡间的艺人;都是自愿的,不求回报的乡里乡亲;可参与的积极性,那高超的技艺,那精彩的表演,一点儿也不输舞台上的专业演员,甚至比他们还激情高涨,表演得生动逼真,忘乎所以,肆无忌惮,酣畅淋漓;那是一场来自民间的狂欢,那无关乎声名利益,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心情释放,自然狂舞。

  儿时在乡下时,看到的是各村自发组织的原生态的表演队伍。在白天开始敲锣打鼓,游村串巷,到哪个村哪个村兴旺,村里会在村头燃放鞭炮迎接。而全村村民则早已扶老携幼倾巢出动,等着看这份热闹。

  但只见,一条花花绿绿的游行队伍,在茫茫寂寥的山野间,如一条流动的花龙,逶迤前行,给冬季荒凉的乡村灌注一阵强劲的春风,表演者着戏服化彩妆,使尽浑身解数,卖力地诠释着自己扮演的角色:踩高跷的,艺高人胆大,一米多高的木棍上,绑缚住双脚 ,踏着鼓点,在并不平坦的沙土路上,打麦场上,一走三扭,还不忘挥彩绸,扮鬼脸,逗引脚下挤挤挨挨的观众;路旱船的俊俏媳妇前面,都有一个男扮女装化得奇丑的媒婆,头戴玄色老太帽,唇边一颗黑痦子,黧黑色的脸宠上,两腮抹一朵绯红的胭脂,和耳边插得一朵娇滴滴的红绒花,交相辉映,叼着旱烟袋,朝人群挤眉弄眼,不时用烟袋锅敲一下挤进表演队伍的调皮小孩,大人小孩的都不恼,反而发出善意地哄笑;队伍里唐僧师徒四人身边追随的小孩具多,露着粉色“大肚皮”的猪八戒最讨喜,有一年那个扮演猪八戒的村民,有可能嫌每年持的干农活用的铁耙子太累手,有一年竟手持了两个齿的粪叉子,于是,他出现在那里,那里就“轰”一下发出爆笑,观看的人群,都被他这不伦不类的形象,逗得捧腹,笑得前仰后合,那响彻云宵地笑,是不加掩饰的发自肺腑的畅笑;“笑一笑,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也正是这份乡间自娱自乐的欢愉,才让在那物质匮乏生活贫瘠时期的老百姓,即使日子再辛劳,也有着殷殷的期盼和生活下去的力量。古人都曰:“得意元宵人几时,明月阴晴知未知。流品不分贯籍合,灯市元宵醉莫辞。”

  说到这“笑闹”无宵,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贫瘠的靠海小山村里,不过百十户人家,家家日子过得寒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春节那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伴着清水寡油的年夜饭,让大人小孩都意兴阑珊,找不到一点喜庆的气氛;村支书是解放前的支前模范,看到村里这个情况,心下着急,因为他清楚,庄户人家过日子,靠得就是个心劲,年节都提不起精气神,以后的日子可咋过?他想把村民的情绪调动起来,可是村里一穷二白,拿什么来鼓舞大家的兴致呢?村支书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元宵节那天一大早,村支书就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喊:各位村民请注意了啊,现在下个通知,请全体村民吃过早饭火速赶到村委大院,村委给大家准备了神秘的元宵节礼物,人人有份,不来的不给啊!

  不一会儿,村民倾村而出,男女老幼加病残全集中到了大队院里。那年头,不用说什么礼物,就两个白面馒头,都稀罕得不得了。

  就在大家伸长脖子,手笼在破棉袄袖里,这一堆那一窝,期待一个西洋景时,就听村支书在喇叭里喊:“乡亲们,今儿个是正月十五,按以往的传统,正月十五,咱们要扭秧歌,踩高跷,闹元宵。可这十年的乱批乱斗,大队里一时也凑不起那些个家伙什,就是有,大家吓破的胆,也都还没还过魂来,搞不起来;但,现在“”结束了好日子就要来了,我们说什么也得热闹热闹,一是,迎接新年新气象;二呢,把以前的晦气,全部给赶跑!今天呢,就全当一个热身,先把大家的精气神找回来!以后日子好了,咱逢年过节,都好好的热闹一把!

  那今天怎么热身呢?我想和乡亲们做一个游戏。一个什么游戏呢?笑!咱不干别的,就是笑!谁笑得响谁得的奖品就最多。

  院子里的乡亲们,乍一听,有些迷瞪,还有专门“笑”得游戏?这支书,真是会弄景。

  可一听还有奖品拿,心想,不就是笑吗?谁还不会,这奖也太好拿了吧?

  于是就有人喊“支书,你说话算话?只要我们笑,就有奖品?”老支书回到“说话算话,谁笑得响,谁的奖品就最多!”村民们一听顿时沸腾了,一时,院子叽叽喳喳像水开了锅。支书说:“游戏开始!大家使劲笑吧,笑得越响越好啊!”

  大家一听,先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十年动乱搞得人人拘谨胆小怕事,抓襟见肘的日子,让满脸愁云叠加皱巴巴的全村男女老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场奇特的游戏,想笑,却又不知如何去笑。多少年了,有谁还敢笑得出来呢?

  “哼-哼-”可还是有人开始为了那神秘的奖品,从嘴里发出不好意思干巴巴地有气无力地假笑;引得一些妇女先怯生生的吃吃笑起来;一两个老人也哑着喉咙嘿嘿了两声,肚皮干憋的孩子皱着眉头还在那里发懵;大多的人似乎想笑,却酝酿的脸上表情比哭还难看,嘴里也没发出 声来……老支书看这状况心里酸酸的,大声在喇叭里鼓动“乡亲们,我要的是大笑,畅开肚皮的欢笑,高过山头的爆笑,惊破云天的尖笑,谁笑得响亮谁笑得久,这大奖可就归谁啊!”

  院子里的乡亲们一听,原本压抑的心情一时有些松动,有些释怀,不就是笑嘛,谁还不会,为那奖品,豁出去了!先是几个小青年,扯了喉咙冲天似真似假的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是一些老娘们故意提高嗓门的嘻嘻假笑,紧跟上一群老爷们粗喉咙里发出的哼哼闷笑,不像笑,远了听,像狼吼般的呼啸,这中间,掺和着被这场面逗得乐开怀的孩子们清亮的格格脆笑,还有一些姑娘们终于放开的咯咯的欢笑……

  渐渐地,这混杂着人类各种动静的笑声,像一场用笑声演绎的“黄河大合唱”,越来越高,越来越响,越来越欢,越来越真,越来越浓,整个村庄都被这笑声淹没了,就连远处的大海,都似被这笑声传染似的,本还安静的慢慢涌动的海浪,也起了势,哗哗地一浪比一浪凶猛地拍向岸堤来,似乎也要加入到这笑声中。

  笑起来了,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再说,好久没有这么笑过了,这次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大笑一场,把胸中积攒的郁气一泄千里。有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东倒西歪,快站不住了;有的人,笑得蹲在地下,边揉肚子边哼呵呻吟着;有的笑得眼泪横飞转而似像恸哭般号啕,男人们笑得你捶我戳你的闹了起来;女人则笑得抱成了团,有些老头被笑呛了喉咙,大声咳着还不忘嘿嘿笑得像破风箱;而没了牙的老太太,已经笑得咧直了嘴,嘴里发不出任何声音,但那皱得像一朵月季的脸上,眼都找不到了……

  看这神情,似乎,大家伙在这时刻,已经把什么忧什么愁什么痛什么苦什么饿什么穷什么烦什么怕什么恼都已抛到脑后,现在只想笑,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畅开胸怀,大笑而特笑,先笑够了再说!而且越笑越开心,越笑心里越舒坦,越笑越觉得肚子也不饿了,身体也轻松了,活着比什么都好,越笑越想笑,什么奖,什么品,我就是想笑!一时院子里那畅开心胸,扯着喉咙,从每个人内心深处,拼发出的笑声,像老虎吼,狮子怒,豹子啸,震憾了山林,响彻了云宵,惊动了大海;像千军万马扫平了村子上空笼罩的低矮的阴霾。老支书看着这场景,听着这动静,不禁热泪长流!他的目地终于达到了。那天,直到黄昏,当老支书哽咽着说:亲爱的乡亲们,我送给你们的奖品就是你们的笑声。我希望大家带着这笑回家把日子好好过起来!每个人瞬间领悟到了老支书的良苦用心。

  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是听这个老支书亲自讲述这段难忘元宵节的老大姐,她说老支书对她讲,虽然最后,那些村民什么也没拿到,可回走的路上,腰板似乎都比来时挺直了些,那还一脸菜色的脸上,多了一份郑重。就是这股郑重感,让村民们找回了过好日子的精气神。以后的日子真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深,被老支书感动的同时,让我对元宵节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这“闹”元宵之“闹”字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有着异曲同工;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正月十五这一“闹”,也恰合此意。这闷了一个冬季,打了春的元宵佳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这么一闹腾,似乎每个人心中,都装了一个希望满怀的春天,春风拂面,春意盈盈,春光无限,春暖花开笑开颜的吉祥春天。

作者:马洁

  公众号:临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