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旧事情怀:即将消失的中国算盘

晓晴分享

  前些时,去洛阳银杏谷游玩,看到算盘也进了民俗博物馆,心里颇不是滋味......

  算盘,又叫蒜盘。是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起源于北宋。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它几乎与四大发明齐名,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的情景,每次生产队分粮食或年底分配,生产队会计身前桌子上或凳子上始终放着一把木质算盘。他总是先喊每家户主的名字,户主到他身旁后,会计让户主看着算盘,他一边跟该户主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在算盘上把算珠拨的霹里啪啦作响,不一会,算盘上就出现了此户应该分配的数量及金额。然后会计就大声吆喝,谁家几口人,有多少工分,扣什么多少,应该分多少工分粮,进多少钱等等,一清二楚。每次都不会出现差错,站在一旁看热闹的我感到非常神奇。

  当看到每年年底分红时,因为父亲在外边工作,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女劳动力,我们兄弟四人还太小,不能挣工分。母亲辛苦一年挣的工分还不够抵扣我们欠生产队的口粮钱,还要倒找生产队的不少钱。别人家里分红都是喜气洋洋,他们一边笑容满面地数着钞票,一边跟人说笑着。而我的母亲这个时候身边总是身边放着一只空箩筐,一个人躲在一旁抹眼泪,这个时候,看热闹的我也只好闷闷不乐地跟在伤心 落泪的母亲后面回家......

  大约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第一次给我们讲珠算课,我睁大眼睛认真的听着,放学后老师让我们回家练习。晚上,我跟母亲说起此事,当时,我家里没有算盘,母亲也很为难,正在发愁时。我突然听到隔壁堂哥家里传来打算盘的声音,我连忙跑到堂哥家里,只见爷爷正在教堂哥打算盘,我很是诧异,爷爷可是没有上过一天的学啊, 我也从没有看到爷爷打过算盘。那天晚上,爷爷教的很认真,他说:“算盘桥上档的两颗子,每颗子作五个数,桥下档的五每颗子只作一个数......”他不仅教我和堂哥如何打算盘,而且还教了我们怎样在算盘上打加、减、乘、除法。

  爷爷在教我们打乘法时,还教了我们怎样在算盘上打破头乘,隔位乘,爷爷一边说一边演示到我和堂哥看。看着爷爷把算盘子打的飞转,我猜可能是爷爷从小失去了父母,四海为家,到处流浪,看到别人打算盘在一旁暗暗学会的吧。过了几天我问父亲,证实了这个事。父亲还说:“你爷爷不仅会打算盘,而且平常算起账来也是一口清。”

  后来我亲自见证了几次爷爷卖鱼时,用秆称刚给顾客称好鱼,他就跟顾客说应该付多少鱼钱。我用树枝在地上算了几遍,跟爷爷说的钱数一样分毫不差。每当此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电影里面身穿着长布衫,头戴瓜皮帽,把眼镜架在鼻梁上,在店桌麻利干练地拨着算盘珠的账房先生形象。我越发佩服起爷爷起来来。感到他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上小学时,我们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乘法口诀,每天都能听到小学生们朗读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的声音。连文具盒上面都印有乘法口诀。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很早就学会了三遍还原、从一加到三十六,一加到一百和简单的加、减、乘、除法珠算技巧。

  也许我跟算盘有缘,长大后,我读了襄樊财校,学校开设有珠算课,每个学生毕业时,珠算必须通过三级等级证,否则学校不给颁发毕业书。所以每天上课前半个小时,每个班的同学都开始练习珠算。那个时候,我们用的算盘跟老式的算盘有了改进,由以前每桥七颗珠子变为了五颗珠子,即上档的一颗珠子,下档四颗珠子。材质也由木质变为塑料的,算盘也比老式的小了几倍。甚至更小。我们在珠算老师的教授下,很快掌握了心脑结合、一目十行等打珠算技法,在算盘上减少拨珠次数,打算盘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我还学会了盲打等技法,到我毕业时,顺利通过了珠算二级等级证书。

  参加工作后,我所从事的是会计管理工作,每天都要跟数字和算盘打交道。算盘成了我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已与算盘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天只要听着算盘发出的响声,心里就感到很踏实。那个时候,人们都很重视算盘,不管到那个单位办公桌上一般都放着一把或几把算盘。我在闲暇之余,经常会忍不住要在算盘上扒弄几下。听着算盘发出的响声,就像听到美妙的音乐一样享受。工作起来也是信心满满。

  以前,每个县级财政局都成立了专门的珠算协会。随州珠算协会里面有几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她们都是财政局专门从学校精心选拔来的。我在财政局工作期间,多次看到这些女孩们天天手里拿着一个比手掌大小的精巧算盘,她们每天用自己纤细的手指在那里练习珠算,还左右开弓。我们一般人的眼睛根本就看不过来。后来听内行的人说她们在算盘两边上打的数字还不一样,让我感到真的不可思议。这几个珠算美女们,经常去外地、外省(中南五省)参加珠算比赛,拿了很多名次,为随州赢得了很多荣誉。这几个珠算美女后来都被市内各大银行挖走了。

  前些年,不管到哪个单位的财务室,都会看到办公桌上放着几把算盘。我多次看到随州市原来几家省直企业有几十人的财务室,几十张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把算盘。他们工作起来只听一片霹啪声,蔚为壮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样的风景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且不说这么一群人打算盘的风景现在无法看到,随着计算器的普及,特别是手机也自带计算功能,就是以前很普遍算盘的踪影已经很难觅到了。

  其实算盘的作用还有很多,算盘简便又环保,材质也有不同,牛角质的可以用几代人,还能作为艺术品收藏,而且,用算盘计算加、减法比在计算器和手机上快的多,还能锻炼大脑。然而这古老的计算工具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即将在我们手里消失,想想真是愧对祖先呀。

【本文作者: 陈炯(微信公众号:随州文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