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做事要换位思考的文章

克浩分享

  要懂得换位式思考。如果你是老板,是单位的领导,你应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要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你应当怎么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为别人想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做事要换位思考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做事要换位思考的文章1

  人们常说,为人处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的确,换位思考,给人们做事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如果人人都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多多理解他人,减少很多矛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可以多多少少纠正自己做事的偏颇,也防止由于自己的失误,考虑不周,给对方造成不愉快,影响两人的关系。

  但是,换位思考,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前提必须两人的做事原则,处事观念,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近,这样,虽然性格不同,秉性各异,做起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特别是,如果两人都是真诚,坦率,宽容,厚道之人,处理事情就更容易两全其美,皆大欢喜。即使两人都是小人,如果换位思考了,也多少能体会对方的态度和感受。也可能不会太出格了。只是,小人很少会这样做。

  但如果需要换位思考的双方,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小人,那换位思考,就等于零。因为两人的心不在同一频道,接收的不是同一信号,比如,生活中有人做事不妥,言语不周,伤害了自己,君子会想,人哪有十全十美的,自己做事也不会尽如人意,他也许不是故意,能原谅就原谅吧,少计较些为好。如果是小人,他不可能考虑原谅,即使你是无意的,他也会记在心里,耿耿于怀,既然你做初一,我就做得十五,睚眦必报,以其人之治,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小人,同样的事情,两人的处且理方法也大相径庭,其结果一定也会不尽人意。

  君子,为人厚道,诚实,君子换位了半天,也还是用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他永远想不出小人的心思,更想不出小人耍的阴谋诡计,就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小人的伎俩。所以,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对付小人,还得小人,那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多行不义必自毙。对君子来说,对待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惹不起,躲得起。小人呢,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做事也好,做人也罢,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来不想他人的感受,更不愿意换位思考,即使考虑了,也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永远不会理解君子的为人,他的眼里,就没有君子,都是小人,正如,小偷看谁都是小偷,小人看谁都是小人。所以,这样的两个人不能换位思考,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有人才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

  用什么去鉴别君子与小人呢?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情刑,小人怀惠。判断君子与小人,就看他是重义还是重利,君子与小人,永远是水与火的关系,不是同一高度的云,不能形成雨,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永远混不到一起,如果把社会比做一玫硬币,君子与小人,就是一玫硬币的两面,所以,一个社会,既有君子,又有小人,善良的人们要擦亮眼睛,善于识别君子与小人,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关于做事要换位思考的文章2

  手术的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并换上手术服,男孩的父亲失控地对他喊道:“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难道不知道我儿子正处在危险中吗?你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医生淡然地笑着说:“很抱歉,刚刚我不在医院,接到电话就马上赶来了,您冷静一下。”

  别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折和磨难,站在自我立场的你可能并不知晓,你所看见的只是表象而已。

  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你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千人千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无奇,还是曲折坎坷,每个人都已经历不同的故事,或悲伤或幸福。人生无常,谁都会有眼泪有悲伤,我们要学会欣赏和悲悯,学会善待他人。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知道别人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去真正体谅别人的酸甜苦辣。

  每个人因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不要一味的随意去指责批评,否则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想想我们,经历的心路历程的苦,才能知道他人的苦。想想我们,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伤感和苦楚,就知道他人的生活里其实也有一样的内容,也一样在人生的路上经历风风雨雨。想想我们,是怎样从坎坷中走过的,就知道别人是怎样从坎坷和磨难中走过的。

  一个真正的懂得自我修养的人,应当懂得“语之用与害”,懂得不以自己的角度去单方面的看待问题,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伤害就会减少很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何等的境界,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善待他人、体谅他人,便能在这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

  关于做事要换位思考的文章3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付出了不可数计的汗水和心血。可是谁能想到,他们的教育有时却也有着可怕的误区呢!

  你看这幅漫画:父亲紧皱眉头,微微俯着身子,双手被在背后,似乎在滔滔不绝地阐述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母亲则手拿一本厚书,指指点点,喋喋不休地说些什么。他们配合默契,不遗余力地向孩子灌输着自己的意愿、设想和规划。唯有站在中间的小宝贝手插口袋,左耳进右耳出,一付漫不经心的模样,。从他那有些茫然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还怀恋着那绿油油的大草坪,向往那蓝天上飞翔的红蜻蜓……

  我好想问问那两位家长:你们以为这种不停地“灌输”很合理吗?你们以为“灌输”的一切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吗?你们以为这样“灌输”下去,会将他造就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吗?

  说穿了,这只是一种盲目的、不负责任的一厢情愿的“灌输”,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的天分,扭曲了孩子的个性。须知,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强逼孩子按照自己苦心设计的蓝图,去学一些不喜欢的东西,有何效果,又有何用呢?我明白你们的一份苦心,我了解你们的宏图大愿,但是,你们可曾想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灌输下去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我想起班上一位同学,一个伶俐聪慧的小女生。她可是个大忙人,一到双休日,就像个机器人一般,马不停蹄地赶场子,外语呀奥数呀钢琴呀舞蹈呀计算机呀,忙得晕头转向。她家长为了培养她成为出人头地的全才,花费了不计其数的金钱,可换来的却是一张又一张全班倒数X名的成绩单!还好,她家长很聪明,后来便不再那样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父亲去心理咨询所问一位专家,为什么他的儿子总是很糟呢?专家反问他,你为什么也没成就一番事业呢?父亲说,我小时候喜爱围棋,可大人却叫我学这样学那样,结果一事无成。专家笑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你不能将儿子设计成自己所奢求的那样,毕竟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啊!

  设想一下,如果天下的孩子都按照父母所精心摆布的那样,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你们倒不如在他(她)大脑里植入设定好的记忆芯片,把他们打造成机器人,岂不更省事?嘿嘿,如果每个孩子都优秀得完美无缺,那么世界还有竞争还有进步还有未来吗?

  我奉劝:这些家长也真该设身处地,来一个换位思考了!假如你是那不堪学习重负的孩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也许,你们就知道那种不顾一切的填鸭式灌输,多么地不科学,多么地不人道!到头来,必定背道而驰,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会酿成一幕幕无法追悔的悲剧! 可怜天下的父母啊,你们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儿女这美丽的花朵时,千万别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其实,一个人成才与否并不是顶顶重要的事,最首要的是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一片天地!

  我呼唤,让我们在充满个性的蓝天碧水间,尽情地欢笑,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吧!

    22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