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烟雨江南的文章

淑贤分享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烟雨江南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烟雨江南的文章一:烟雨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题记

  梦中的江南,有山有水,如诗如画,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一直以来都对江南有种莫名的向往,多少次在梦中描绘这流溢着唐风宋韵的地方。

  穿行于排排的古式木屋之间,“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使我虔信,这便是梦中的江南了!

  “只古多情江南雨”,雨是江南的眼泪,江南是雨的故乡。纷飞的细雨沾湿一袭素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如是烟”,烟雨江南大概便是如此吧。

  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城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雨水在耳边细细的流淌。绕水小镇,青石小道、乌篷船、油纸伞、烟柳画桥、三秋佳子、十里荷花香。雨香袅袅入珠,清香如梦,小街傍河,人家依水、青瓦灰墙、木栅花窗、一丝一缕,如一副画卷,浓浓淡淡远远近近深深浅浅,或许任何美丽的词藻堆砌起来,都不能形容它的分毫。

  小镇在细雨中恬静而又悠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此刻我便开始羡慕生活在小镇上的人家。河水并不是像古人所说的“碧于天”,河水及其稠绿,或许这便是古镇浑厚的凝重,古镇二千年来所凝结的底蕴,也只有在这种浑厚下才能孕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种大爱无边。

  “一抹烟林屏详展,轻花岸柳无边”,烟雨中的小镇,依旧如拱月的石桥,依旧桨声四起的流水、依旧青砖灰墙的人家、依旧迎风摇摆的垂柳,烟萦雾拢,飘渺如画。

  流水唱着旧人的梦,小巷勾住了我的脚步,撑一把油纸伞,在细雨中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上,享受这细细的宁静。小巷两旁,人家两两相对,青色厚重的砖墙上的点点痕迹,见证着小镇的昔日繁华与愁伤。朱红色的木门上那锈迹斑斑的铁环,曾在旧时的夜里,扣醒了多少人的温柔?

  此刻使我想起了戴先生的《雨巷》,

  “我撑着油纸伞,

  独自漫步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愿漫步这雨巷,永远慢慢的走下去,永远永远……

  ———庚寅年夏于千灯

  烟雨江南的文章二:烟雨江南

  早春二月,烟雨浸润着江南,油菜花初开,零零星星金黄点缀在碧绿之中,枯草还占据着田野,看不到刚刚发芽的青草的嫩绿,江南的山、水、村庄、树、牛、人、小桥、小溪……在雨雾之中,一切都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汽车载着我们一行16个朋友往桂花之乡——湖北咸宁去泡温泉,游隐水洞,去感受来自大地深处的温度,去探究大山里头的秘密。

  汽车外风景绮丽,在车内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节目,车子关不住我们的歌声、笑声、掌声、欢呼声、和哨声,让人神情沸腾。长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久呆在办公室里的人们也得去放松放松筋骨,心情也得去舒展舒展,一途中,我们忘记了平日里工作的烦恼和抛弃了生活的忧愁开心地大笑大叫。

  我们边走边看边玩,我用相机将我们游玩的过程进行拍摄,用文字记述下来。

  吃在农家

  中饭时间到了,汽车停在一处古民居边,我们去吃农家饭,体验农家乐。

  那是极美丽极精致的江南小山村,小山村依山傍水,村子前后古木参天,山灵水秀,山色连天。

  古居民区群落建筑前有一个面积挺大的塘,人们生活用水就在这口塘里,塘水清澈见底,奇怪的是水中还有水草随水轻轻地摆动,原来这是一条小溪流经此塘,人们就在此开凿稍大的一块成了塘,在小溪人塘处建有一座漂亮的半圆的独拱石桥,方便来往两岸,这座桥也很有些年纪,在水塘的出口处,建有一座水磨房,巨大的水车还在吱吱呀呀地转啊转,虽然已经失去了它的时代实际意义,似乎还在为人们讲述她那过去历史的荣光。这一桥一水车为村子增添了不少风光。

  小村偎依在群山环抱中, 一堵堵清一色的青砖白墙灰瓦,翘角飞檐,雕花的小窗,村庄、小桥、树木、小山和在小塘中倒影形成绝妙的,酣畅淋漓的烟雨江南风景水墨画。人在山中走,实在画中行。这里的村庄布局呈现出古代的先民在选址时就注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沿着水塘边是又宽又大的石板砌成的岸边,突然,我发现一个古怪的圆形的大石坑,石坑口直径大约有60厘米,深度大约是50厘米,请问了当地老农后才知道那是舂糍粑用的臼。可见这里的先民的生活富足而又安宁。

  山野人家的饭也有特色的。酒是自家杂粮酿造的老酒,饭是自家田里产的大米用柴火煮成,特别的香,菜呢,全是自家产的农家特产,有干竹笋焖野猪肉,干小鱼虾炒干野菜,熏腊肉大蒜苗,野苦菜汤,胭脂菌烧肉,还有麂子肉野兔肉煲的汤,他们将山珍海味全搬到你面前,款待远方来的客人。喝着山涧的清泉水泡的当地毛尖茶,特别清鲜爽口,这种香味在城里从来就没有品尝过。我和老农攀谈起来,老农指着桌上的菜笑着说,“这全是随手捻来的,不足为奇。”一席话让我羡慕不已,我知道为什么陶渊明要采菊东篱下了!

  我欣赏着烟雨朦胧的雾罩的山村,呼吸着这温润清鲜的空气,真的是养眼、养神、养身……

  烟雨江南的文章三:烟雨江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题记

  柳絮未飞花蕾初绽,柔柔的春光早已从紧掩的窗扉中钻泻而入。在这个春意融融的三月里,记忆的深海又泛起了浪花,却也竟不知为何莫名地想起了江南,那片精致的天地。

  对于江南的记忆似乎只有靠想象吧,总觉得它是粉墙黛瓦,曲水深巷的,总觉得这个季节的它,该是草长莺飞,烟雨霏霏的。

  江南的三月,如一蓑望不尽的江南烟雨,如一幅画不尽的浮光掠影。江南的三月,充满了诗情画意,桃红柳绿,宛若溪畔的浣女,宁静似水;宛若低头弄莲子的孩童,天真无邪;宛若独钓寒江的鱼翁,超凡脱俗。

  令人神往的江南,酣睡在春的怀抱里,阡陌的古城小巷,青灰色的古朴砖瓦,应该还遗存有秦砖汉瓦的古朴风韵吧?

  在烟雨蒙蒙中矗立的江南人家,小桥流水风景依依,一切如诗如画,该是归隐的好地方。石板路上湿滑的青苔,默默一寸一寸的生长着,铺就成一地的沧桑,蒙蒙的细雨淡漠的恣肆的简笔画,虽只有寥寥几笔,却笔笔传神。

  而想象中的江南应该是一幅写意画,一幅素雅的水墨丹青,墨汁肆意晕染,但却是恰如其分,空灵而生动,是一种淡淡的雅致,就像齐白石老相声的画一样,没有油彩的浓烈也没有素描的单调,有的只是那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纯朴。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成,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是啊,对于江南来说,我真的只是一个过客,也许连过客都算不了。只是不经意的从生命年轮中滑过,留下匆匆一瞥。

  夕阳西下,青灰色的屋顶上缕缕升起的袅袅炊烟,慢慢的消融进苍茫浩瀚的天地之间。小桥流水的人家,门前潺潺的流水如飘带般绕门而过,碧波里游曳的娓娓锦鲤,安然的追逐着,嬉戏着,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小小的鱼尾溅起圈圈涟漪,然后荡开去荡成粼粼细波,揉皱了一池春水,水底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摇,日复一日的点缀着水中的风景。

  幻想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撑着一柄竹骨伞,看着眼前偶尔飘过的身影,羡慕的看着他们的惬意与浪漫,渐行渐远。

  总是有那么一些有雨的日子与我不期而遇,也总是喜欢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里沐浴着蒙蒙的细雨,走在窄窄的小径上,不紧不慢,恍若有江南的气息。在这样的时候,总会想起江南,想起那些青砖灰瓦烟雨柳巷。

  记忆与感觉中的江南似乎总是水淋淋的,水是江南的精魂,似乎也只有雨才能衬托出江南那朦胧的意境,它宛如婷婷妩媚的清雅女子从六朝的繁华中款款走来,在玲珑的湖畔临水而居,芳草潾碧,柳陌含烟。由此看来,江南也是个适合归隐的地方。

  三秋桂子,十里荷塘的江南,静静地憩息在那里,是人不觉想起如水的江南女子,素颜青衣,风华绝代,有着钟灵毓秀的风骨。使人漫步其中流连忘返,这就是独属于江南的魅力。

  那潺潺的水流蒙蒙的细雨,那如烟似梦的江南水流过了春夏秋冬,流过了每个角落,,滋润着水土,迷醉了梦乡。

  是谁说过:“这柔弱的小小江南,被千载的风,万年的雨,酿造成一坛醉人的女儿红,微醺了岁月,晕染了红尘,迷蒙了眼眸”。这水雾氤氲的小小江南,将你的眼我的脸浸的湿漉漉的。

  提起江南提起雨,总免不了有些许哀婉与怅惘,那江南月色下,孤灯清卷,刻出了江南温情的眼眸。我想江南该是个绝美的女子,身姿绰约,在亘古的明月中弄着纤纤清影,舞进了流年的风口,不眠不休,舞动的裙摆抖起江南温润的风,暖意融融。

  倘若要有江南的话,最好的莫过于乘船吧,于是想起了浆橹,想起了灯影,想起了秦淮河三月的烟花已开,是否芬芳了秦淮河的半城春色?烟波浩渺的江面,不见当年车鸣马喧的盛世繁华,之声孤寂的摇奖声响彻在月光清亮的晚上。

  莲是江南的孩子,是造物的恩宠,它用荷叶装扮一池春水,它用粉箭重重点缀整个江南的色彩。静默无声的漂着漂着,等待着下一时刻的百花齐放。莲心是清苦的,那么江南该是怎样一番滋味,似乎无从说起。

  江南你用无声的歌吟,唤我静静地聆听,聆听花开的声音,聆听燕子的呢喃,聆听山水的对白。四季从江南穿行而过,沾了满身雨露尘霜,我从记忆中搜寻那影像,却只有一江水茫茫。

  感觉江南很近,近的只与我隔着一帘烟雨。仿佛只要推开窗沿,我便已走入了那幅水墨丹青的画卷里。江南又很近,近的我望着窗外的一片春雨潇潇春色茫茫,却触摸不到它的形状。握紧的手以为握住了江南的雨江南的韵。撑开手,手心却空空如也,也许这种意境只能够意会而不能言传吧。

  听说“江南自古多才俊”,多少的仁人志士才子佳人,沉醉在江南烟雨里,用细腻的笔触描摹着江南的眉目,在清风明雨之中用柔美的吴拢软语诉说着愁肠。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大才子笔下的江南在每个人的心里无限的延展,满目都是葱郁的绿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将一片小小的江南,渲染的玲珑有致。

  总想为江南画幅画,却无奈我笨拙的画笔涂不出那片属于江南的色彩;总想为江南赋一首诗,只可惜我苍白的笔尖写不出那份空灵的江南意境;总想为江南谱一首曲,只可叹我颤抖的竹笛奏不出那江南的凄迷,只好用着只字片语堆砌江南印象。

  “二十四桥任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而生?”写的应该是江南吧!换啥的女子早已不在,二十四桥的桥栏上,刻下了多少红尘过往,来来往往的你你我我车水马龙,走过这江南的精巧石桥,袭了一身水的华裳,这小小的桥梁将岁月的痕迹留在了现世。至今仍有诸多迁客骚人驻足品评。

  想起了旧时南浦岸边的灞桥柳烟,想起了那些折柳送别的依依不惜,想起那些独上兰舟客游他乡的游子,独上兰舟的这种惆怅应该只有江南才会有吧?也或许只是说他更适合于在江南。

  三月将尽,不知此时的江南是否姹紫嫣红“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季节,是否还有独钓寒江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鱼翁。超然于尘世之外,忆着往事?

  多年以后那些迟暮的美人,那些客居他乡漂泊不定的浪子,再度重游故地时,是否还记得那一川烟雨。那他们所凭栏远眺的栏杆,依旧光彩?

  有时候想想,一个人去远方旅行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尤其是在悠悠的江南。只是恍然梦醒,江南依旧远,梦中时时有他的倩影,所以告诉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江南,去看看陌生的风景。

  愿行走江南,在雨雾迷蒙中与天地结伴。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烟雨江南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烟雨江南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烟雨江南伤感散文

2.伤感散文烟雨江南

3.关于江南的名家散文

4.古风优美散文

5.江南烟雨的散文朗诵

    152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