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技巧

文琼2分享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年级数学教学技巧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且理论性知识多的课程,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所以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认真听讲,更不要说是学习应用题。而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一些我们生活当中的事例,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应用题的题目是“小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学校中的图书进行修补,一共两个小组,第一组有28人,每人修补图书15本,第二组有22人,一共修补图书280本,求每人修多少本?”然后老师可以采用缩小数字的方式,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当时的情境,这样学生就会在情境中寻找到数学的乐趣,很快的就会将题解答出来,让学生通过情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会一道题的解决方法,与之相似的题目也就学会了。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都认为应用题是提供给学生练习的一种习题,解题的过程就成了理解数量关系,搜寻记忆图式,运用对应图式作解答的一个机械操作过程。新课程标准则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这就对我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因此,作为应用题其本质首先是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才是供学生练习的习题。基于这些认识,在进行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多多体现生活中的内容,而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要求老师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把题中内容用具体的现实情境代,二是变题中的研究对象为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等。这些做法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还有利于激发、保持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生动有效。

  2数学教学技巧

  新授课是上课的关键、要在 “实”上下功夫。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数学教师要善于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整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凸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且不断精益求精,经常使用“问题教学法”“结构式教学法”等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扎实严谨,创设情境,以生为本,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

  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才有较好的收获。

  从开放式教学入手,放飞学生心灵

  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开放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能自由驰骋,使学生的心灵无限开放,为学生无拘无束地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都是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小学生好奇心,以开放的问题作为切入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开放式教学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自己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讲,成功体验对其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和谐交往中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形成“成功-精神愉悦-自我激励-增强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数学教学技巧

  练习激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外,还可以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练习题中呆板的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可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应用题可改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这样的表述有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其次,练习要体现生活性。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教“分数和百分数运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游乐场玩,门票每人15元,40人以上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元?问题一出来,学生兴趣盎然,解答的积极性很高。第三,练习要注重层次性。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时,要尽量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保持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设疑激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设“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产生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疑”,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

  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通过观察、动脑、动手,最终获取了答案。整节课,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一直处于主动探求知识的状态,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4数学教学技巧

  从学生动手实践入手,提升小学生理性认知能力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索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就小学生能够探究的知识区域巧妙设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兴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教学思维能力,让我们不断摸索,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水平能得到提高。

  从实行民主教学入手,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一年级数学教学技巧相关文章:

1.一年级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2.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技巧

4.一年级数学《数数》教学方法

5.怎样提升一年级数学技巧

6.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7.一年级数学有哪些学习方法

8.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9.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43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