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拆招说手与技击实战的联系

方婷分享

  在传统武术中,“拆招说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有些思想保守的民间拳师甚至将此视为“不传之秘”,对弟子非经长期考验而不轻易示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拆招说手与技击实战的联系。

  拆招说手与技击实战的联系

  在传统武术中,“拆招说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有些思想保守的民间拳师甚至将此视为“不传之秘”,对弟子非经长期考验而不轻易示之。因此,民间武术界不明真相者往往将这项“拆拳”内容视为神圣的武功精髓而“倍加推崇”,在让徒弟提前按自己假设好的进攻动作中“大展神威”,关着门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陶醉一辈子。

  其实,对传统武术有正确认识和得到明师真传实授者,决不认为上述“拆招说手”就是技击实战。有过实战体会的朋友都很清楚,在敌我双方激烈格斗的过程中,根本不允许大脑去设想招式以应对,完全凭自己在乎时格斗训练出的实战反应见势而动,随机应变。那么,传统武术中的真传技击格斗训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认为,虽然各门各派的训练手段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与过程却是十分相似的,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在打好各种基础(包括肩臂腰腿的柔韧性、桩功、步法、劲法、套路及各种增强实力的功力训练)后进行的“单操”训练。如我国传统优秀拳种劈挂、通背、螳螂、八极、翻子等,都有专门为技击实战而设的“单操”训练。尤其是形意拳和心意六合拳及岳氏散手,整个技击训练过程几乎全是单招单式,绝无数十百趟拳械套路这样长的训练方法。现在原传技击功能逐渐退化的太极拳与八卦掌,其实原来都有一套科学的实战专项训练法,决不是普通人所认识的太极盘架与八卦转圈(当然这是目前太极拳与八卦掌的常见练习方法),而这种实战专项训练中很重要的仍然是单操功。这种单操功,就是从套路中抽出,或在本门派专设的散招单式。虽然各门派的这些散招单式千差万别,但训练步骤和最终成效却惊人地相似。一般都是先将招式练熟,然后加入实战意识,即“练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的心法训练。过一段时日之后,可由老师或同伴以固定的一至数招假设打法向练习者进攻,待练习者能随意化解并反击后,再将该单操的变化用法(包括上下左右与前进后退的综合用法)为其详细拆解喂手领打,等练习者能将这些变化用法烂熟于心并举手能用时,陪练者便可采取上惊下取、声东击西、虚实结合、变化无穷的进攻手段,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打法向其全力进攻。待练习者仍能以此单操的主要用法与变化用法随心所欲地见招拆招、见势打势后,说明其已初具“以不变应万变,无招而处处是招”的技击境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与兴趣爱好,同时选择数个兼顾多个方位与角度的单招进行其主导用法的练习,待到能在对方瞬息万变的激烈进攻中,随心所欲地根据当时情形灵活交替运用任何招式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时,则大功告成矣!当然,要达到大功告成境界,也决非易事!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地配合内功勤苦用功,则有望达到传统武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挨着何处何处击”的至高虚灵境界。意即形意拳中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炼神还虚”境界,和太极拳中所说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神明境界。当今武林,能臻此境者,已如凤毛麟角矣!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在好多“名家”、“大师”几乎都停留在拆招说手阶段,离传统武功技击之佳境还十分遥远。难怪好多人认为,传统武术是有名无实(尤其是习西洋拳击与现代散打者)。本人自幼痴武,为求传统武术真功真艺,访都拜邑,上山入川,四处奔波,历尽艰辛而负债累累。但十余年来所遇国内拳家,能远远超越“拆招说手”阶段而在行止坐卧中能与人随心所欲进行格斗者,仅寥寥数人而已。多数所谓的“掌门人”与“名家大师”,只能凭着自己的老资格与年轻后辈假设性地“拆招说手”,并且多利用晚辈的礼让行为,把后者“拆败”,从而对自己的“技击功夫”夸夸其谈。其实,他们并不精通技击,无非用“拆招说手”的方式来盗取“技击实战”之名罢了。

    50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