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功架的习练技法(2)

方婷分享

  对人体动态技法的要求

  (1)绵软以至于流畅:绵软不是无原则的,它以流畅为目标。只有绵软了,才有可能流畅;而流畅了,才能显示绵软的价值。

  (2)松静以至于沉实:伴随着放松训练,不仅训练出肌肉、关节的绵软,而且训练出身体的沉实(如棉裹铁);同时,脚下稳健,力量下移,建立起由脚下运劲的运动习惯(劲起于脚,问地要力)。

  (3)轻灵以至于圆活:松沉后,手臂柔软而又轻灵。这时,轻灵必须向圆活方向发展,否则,轻灵会走向盲动,实战中消极、疲软,陷入被动。圆活,要求学会转动身体、转移力量,以形成稳定的运动节奏,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性(气遍身躯不稍滞)。

  (4)贯穿以至于相连:不仅要求各个环节要串连起来(节节贯穿),以达到绵软流畅、轻灵圆活的状态,还要把各个独立的招式串连起来(势势相连)。要求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的过程之中,使整个身体的运动犹如海浪运动一样,滔滔不绝。

  对整体运动技法的要求

  (1)平稳宁静、缓慢均匀:放松、缓慢是训练内劲的基本条件,有了这样的环境,才有可能探索与发现身体内部的运动节奏与潜藏的动力。杨式太极拳的内劲仍然具有平正的特点,它要求在松静、平稳、匀缓之中,表现出沉重、空灵、完整的力量。从外型上看,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高度基本一致,没有上下起伏,节奏稳定,移动幅度不大;但它讲求细节,追求内劲的转换,其内在的节奏变化强烈,转换快速。

  (2)劲如抽丝、柔中求刚:抽丝劲与松沉劲是习杨式太极拳追求的劲力,这并不是说杨式太极拳不讲求身体的转动。事实上,转动是时时存在的,只是杨式太极拳中的转动主要用于运化,平行的如抽丝般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带与固定对方的身形,达到如弹丸飞出般的发放效果。抽丝劲的形成是意识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练习时,要求身体沉稳、肢体柔软、意念深长、动作连贯,使力量绵绵不绝。

  (3)呼吸自然、“哼、哈”为用: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呼吸在自然和顺的基础上,与蓄势、发力的动作相配合,做到蓄势时吸气,发力时呼气。运用这种呼吸方法,练习者一般不会气喘胸闷,还能很快地学会互相与动作、力量的配合。对抗时,常配以“哼、哈”两种发声,以增加发劲的威力。“哼、哈”是气体急速入出口鼻时,发出的两种共鸣声。“哼”是吸气声,用于引诱对方落空,使其拔根;当气吸足后,发出“哈”声,快速呼气,沉入小腹(丹田)。这样做,既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又能够增加肌肉爆发的力量和速度,获得较大的攻击效果。

  (4)以心行气、内外相合:这里的气,首先包含了呼吸之气;其次,这就是人体内部的生理、生化的反应与变化。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以外在引导内在,以内在促进外在,获得内外的一致性。用意识来控制身体、指导动作,让意识、呼吸、动作、力量、生理与生化反应等高度统一,才有可能较快地进入太极拳的习练状态,学到真正的太极功夫。

  (5)上下相随、方圆相生:在追求身心融合的同时,还要追求整劲。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手足之间互相引导,如一线贯穿,连成一个整体。在力量上,完成方劲与圆劲的统一。方劲是指进攻发劲的力量,圆劲是指防守运化的力量,方劲走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圆劲。圆劲化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方劲。方圆之劲相互为用,形成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发劲特点。

  杨式太极拳的形成

  杨式太极拳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 陈式太极拳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单八势长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共十五个套路。杨禄禅重视师承,但不拘泥于师承。他回到故里永年,在教拳实践过程中与当地习惯相结合,将陈式太极拳原有的套路名称根据拳势的特点,将套路名称改为大架、中架、小架、提腿架、快架、四路炮捶、四隅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时短打。其中中架有四个套路,提腿架有两个套路,共计十五个套路。

  杨禄禅由陈家沟回永年时所带回的拳谱名曰《陈沟拳谱》,而永年“太和堂”药店从陈家沟带到永年的拳谱名称也为《陈沟拳谱》。因这两份拳谱内容不同,而名称相同,为将其区别开,笔者将永年“太和堂”药店的《陈沟拳谱》称为《太和堂太极拳谱珍藏本》,将杨禄禅的《陈沟拳谱》称为《杨禄禅太极拳谱》。

  《太和堂太极拳谱珍藏本》内容有五套拳谱、五套捶谱、太极一百单八式长拳谱、太极小四套谱、太极散手谱、太极短打谱、太极亦是短打谱、太极拳经总歌、太极推手法、太极十八拿法、太极单剑谱、太极双剑谱、太极单刀谱、太极双刀谱、太极双锏谱、桓侯四枪谱、桓侯四枪对扎法、太极八枪谱、太极八枪对扎法、太极十三枪谱、太极二十四枪谱、太极二十四枪歌诀、太极二十四枪练法、旋风棍、盘罗棒、盘罗棒练法、大战朴镰歌诀、春秋刀诀。

  《杨禄禅太极拳谱》内容有太极一百单八式长拳谱、五套拳谱、五套捶谱、太极小四套谱、太极散手谱、太极短打谱、太极亦是短打谱、太极丹田练法、太极裆练法、太极顶劲练法、太极圆练法、太极上下练法、太极进退练法、太极开合练法、太极出入练法、太极领落练法、太极迎敌练法、太极缠丝练法、太极背丝扣练法、河图洛书合成缠丝劲练法、太极点穴理、太极点穴法、太极三十六穴、太极十二大穴时辰点穴秘诀叫门法、太极十二中穴点穴法、太极十二小穴点打拿法、太极十六挫骨法、太极二十四筋脉拿法等。

杨式太极拳功架的习练技法相关文章:

1.杨式太极拳的习练技法

2.太极拳习练和功夫层次

3.杨式太极拳习练技法 杨式太极拳走架中自身平衡的方法

4.杨式太极拳拳理阐述

5.杨式太极拳学习的基本要领

6.杨式太极拳的步法要求

18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