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4式太极拳时常见的毛病(3)
(21)转身搬拦捶。
①搬拳、拦掌、打捶3个连续动作规格不对,而且停顿、断折。搬拳的动作不在拳,应是滚肘翻转前臂向前下方滚动压出的动作,但圈子划得高、大、僵。拦掌时左右臂均向外平伸露肋,肩臂硬直,而且重心随同迈步已经前移至左脚上。打捶则向上斜冲至头上,拳形又不对,向外拗腕。左臂收屈时,平臂横伸并扬肘,未能做到沉肩、垂肘、坐腕、立掌、旋臂等动作要领的要求。
②身、手、步不协调,上下不能相随,左右没有连贯性。
(22)如封似闭。
①重心移动时,上体前俯后仰。
②有些人做双手左右分开这个如封动作时,上臂紧夹胸肋;或双手向腹下拖,而没做到平肩,如同“揽雀尾”式的按势所犯错误一样,运动路线倒转。
③重心后移与前进时都喜欢扭动腰胯,侧着左半边身子做双按掌动作,左肩左胯在前,右肩右胯在后,甚至右胯向后撑。这种错误的运动姿势在练习中经常出现。
(23)十字手。
①双臂开展至侧平举时,重心没有移换,横裆步没做好,虚实不分明。
②双臂交叉合抱的动作不圆滑。有些人的动作很局促,双臂平举以后,手不落下经腹前再向上交抱,而是在上腹或胸的水平横着前臂从左右两边向中交合,再向内屈肘收抱胸前。
③合抱时弯腰,俯身、低头,并有意使双腿蹲下,臀部向后扬起,双手下捞,然后故作姿态,以提高右腿,再自上向下用踩踏的方式收拢右脚,形态比较难看,失去太极拳的艺术美。
(24)收式。
①不重视收势,随便垂手下落,动作极马虎。
②继“十字手”式之后,自然旋腕使手心向下的动作做成双手由里向外翻一个跟斗,使手心转向外做了个多余的手花动作。
③“十字手”式的定式姿势已是自然直腿的开立步,所以收势是在自然站立的情态下完成的。但有些人却做成双手边向下按落,边蹬膝直腿起立。
以上所举例的是很多初练简化太极拳的人会出现的带普遍性的毛病和错误,仅供自习的同好作为借鉴,亦向教练太极拳的同道提供些备课的素材,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24式太极拳的常见特点
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24式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也就是“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
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进行活动,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练习单式动作,同时练习步法,然后再进行套路练习。
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
在练习24式太极拳的时候,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以及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由虚到实,还是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衔接,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所谓“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就是对太极拳脚步轻盈和动作均匀的描述。
24式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对现代人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
这是太极拳最为基本、最为实效的功用之一。当然,前提是要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在明师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是非常高雅、富有文化内涵的拳术,初学者绝不能独自练习。
当下因练之不当,而与太极拳无缘者众多,实属可惜。练习太极拳,规矩甚多,为何?
太极拳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太极拳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对一些疾病具有医疗作用。
因为要将太极之理渗透于太极拳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之中,绝非易事,非言传身教不可,非严加揣摩不可,非及时点拨不可。
太极之理,基本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全部过程,乃精华,需继承,是活的智慧。在明师指导下,练习太极拳才可能有幸领会太极之理,享受太极拳强身健体之功效。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柔和、圆润饱满,一静一动之间,一进一退之中,将身心完全融为一体,将自我与自然亲密接触。
练太极拳要求放松,可缓解精神压力,调节中枢神经,使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
练习太极拳时,习者最为放松,最为诚实,动作的点滴微妙都将得到灵魂深处的充分检验,习者将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反馈。
初习太极拳,身体的大部分关节、筋络都会有不适,然何?此前不通也!习之数月或半年以上,关节、筋络不适感消失,身体会较为轻盈,总体上摆脱沉重感。
再习一年或数年,身体健硕,精神抖擞,免疫力提升,人将焕然一新。再之后,我不敢妄言,因为还没有切身的体会。不过,我看过一生大半辈子习练太极拳的老者,都是鹤发童颜、面容红润、眼神迥然、思维敏捷,不禁感叹太极拳的微妙!
练习24式太极拳时常见的毛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