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修改后古典式摔跤的技战术特点有哪些
摔跤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受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影响而形成众多流派。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则修改后古典式摔跤的技战术特点,希望你们喜欢。
规则修改后古典式摔跤的技战术特点
2013年,国际摔跤联合会修改了摔跤规则。通过对2013、2014年世界摔跤锦标赛等进行分析,总结规则修改后世界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技战术的变化,为教练员的日常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结 论
1 主要得分技术变化
主要得分手段由跪撑摔转变为现在的站立摔。在站立摔的所有技术中,抱臂技术得分最多,转移技术使用的次数最多。跪撑摔技术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是滚桥,在滚桥技术中抱腰滚桥运用最多。
2 战术安排变化
规则修改前,大部分运动员在一局比赛中,前90s拼站立摔的防守,在站立摔中基本上很少进攻,最后拼30s的跪撑摔。规则修改之后,运动员大多将抢开局和打消极两种战术结合使用,比赛开始后在站立摔中积极主动进攻,如果在站立摔中拿到分数,下一局通过积极防守保住胜果,如果在抢开局的过程中不能拿到分数,则通过积极进攻打对手消极,通过跪撑摔来赢得优势。规则变化后,运动员的战术选择更加多元化。
3 得分分布特点
在两局比赛中,得分都集中在每局的中间1min,而且第1局的得分远高于第2局。在全场比赛的最后1min容易出现较大分值动作。
建 议
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越来越重视站立摔技术的运用,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加强站立摔技术练习,尤其对插棒的练习。
要加强运动员得意技的训练,尤其是大分值技术的练习,如单肩过背、过胸、抱腰折等。
在跪撑摔中加强对滚桥的攻防练习,而提抱是运用高分值动作的基础,也不能忽视该技术的训练。
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强调进攻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战术策略,并保证充足的体能和力量训练时间。
摔跤的历史
发展起源
角力运动虽在很早的时候就为人们所喜爱,但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始之初,它并不是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
角力是在公元前708年的第十八届古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的,它同时也是“五项全能运动项目之一”。在古希腊,这是一项深受人们重视并且最为普及的竞赛活动。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角力比赛上,由于竞技不按体重分级别,而只有一项无差别的比赛,因此高水平的运动员往往都是一些身高体壮的大力士。
竞赛规则
竞赛时,竞技者一对对地分开,双方可用腿足勾绊进攻,也可抓握对手身体的各部分,或以头撞击对手的头部,但严禁使用拳击动作。此情形好似现代的自由式摔跤。当时规则规定,竞技者只有使对方的双臂和背脊的其中一部分着地三次,才算获胜。从这点看,此种角斗的形式又酷似现代的古典式摔跤。
当时,输了的人即被淘汰,然后每对的优胜者再相互角逐,直至决出优胜者。如果参加角力的竞技者的人数是单数,那以最后一个没有对手的运动员(古希腊人称之为“艾菲德尔”)可以直接参加决赛,这是一个被人们轻视的幸运者。
因此,希腊人对第一次没有对手的单数运动员的胜利并不怎样欣赏。当某个角力竞技者获得优胜的时候,人们总要特别指出,他不是“艾菲德尔”(Afedadle)
几乎现代摔跤所知道的一切简单方法,远在公元前八世纪的古希腊人便已开始采用了。在他们看来,角力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运动,竞技时不仅需要灵敏的反应,合理动用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力量,而且同时还要注意动作的优美和利落,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每逢竞赛时,在角力场上都要先浇上水,然后盖上一层土,这样泥土可使身体打滑,再加上水的渗合,泥泞的身躯就更难使人用手捉住了,从而也加剧了竞技的激烈程度,当时希腊人认为,这样做的目的还在于;泥浆对增强皮肤有好处,而且运动员摔倒在地上不至于受伤。有时竞技比赛是在沙地上进行的。
为了在角力比赛中获得胜利,有许多运动员也采用各种方法来促使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更加魁梧强壮。因为这样一来,就使对方难于抱住或举起自己,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据史料记载,斯巴达的著名选手古斯波芬在公元前624年一公元前608年间,曾连续五届(第三十九届至第四十三届)夺得奥运会的角力冠军,因而名噪一时。
以后,保持了近三十年奥运会角力冠军称号(公元前540年一公元前512年,蝉联六届)、并被人们称誉为大力神化身的米伦,也取得辉煌的成绩。
古代奥运会的角力比赛,是今天摔跤运动的先驱,今天的摔跤运动是从角力发展演变而来。
摔跤的基本规则
称量体重
比赛前一天须称量体重,时间持续30分钟。在称量体重前1个小时为常规医务检查时间。选手的体重须符合所报名参赛级别的重量,如体重不合格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参加称量体重的运动员身体状况必须良好,指甲必须短,不许留胡须,不能有汗,头发要短,或者在裁判员的指导下向后梳并且系好,称量体重时予以检查。所有比赛,每个级别只进行一次称量体重。摔跤手不能在身体带汗的情况下进入摔跤垫;不得在身上涂油脂;不得佩戴任何可能伤及对手的物品,如戒指、手链和耳环等。
裁判构成
裁判组的构成 在所有竞赛中,每场比赛的执行裁判组由下列人员构成:1名执行裁判长1名场上裁判员 1名侧面裁判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一场比赛的执行裁判组中有两名同一国籍/地区的裁判员。严格禁止裁判员执裁该国/地区运动员的比赛。
裁判职能
执行裁判长和侧面裁判员使用的场上记录表用来全面地记录双方运动员使用动作所获得的分数。所有记录的动作分值、受到的警告都必须做到最大程度的准确,以便达到与比赛具体阶段的一致性。执行裁判长和侧面裁判员必须在自己的记录表上签名。执行裁判长应具备运用国际裁判员章程相关章节中规定的技术和特别技巧的能力。
场上裁判员应左臂(Left Arm)佩戴红(Red)色袖套,右臂(Right Arm)佩戴蓝(Blue)色袖套。运动员使用动作后,场上裁判员应用手指表示动作的分值。红方运动员得分就举起左手,蓝方运动员得分就举起右手。运动员使用动作后,场上裁判员用手指进行打分:得1分手势:高举手臂、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得2分手势:高举手臂、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得3分手势:高举手臂、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得5分手势:高举手臂,手掌全部展开。
摔跤区分
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基本区别在于: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对手腰以下部位、做绊腿动作以及主动用腿使用动作。
自由式摔跤:允许抱握对手的腿、做绊腿动作,允许积极地用腿使用动作。双腋下握颈动作禁止在女子摔跤中使用。
摔跤规则
摔跤比赛程序 称量体重:各级别比赛前一天称量体重,时间持续30分钟。
抽签:运动员称量体重,离开磅称时自己抽签号,并依此为基础编排配对。
最初的排列顺序:如果有一名或数名运动员未参加称量体重或者超重,称量体重结束后,依据从小号到大号的原则重新排列运动员的序号。
编排:依据运动员所抽的签号进行分组配对。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排列,如:1对2,3对4,5对6,依次进行配对。
比赛的淘汰:比赛按参赛的人数分两大组进行淘汰赛,直到各组产生最后一名获胜者,他们将进行冠亚军的决赛。除在比赛中负于2名进行决赛运动员而参加争夺3~8名复活赛(Repechage)的运动员外,其他比赛中的负方将被淘汰,其最终名次将根据所获名次排列。
猜你喜欢:
1.古典式摔跤的简介
2.自由式摔跤规则
3.蒙古式摔跤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