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原理>

如何给语文课文阅读加速(3)

若木分享

如何给语文课文阅读加速

4.单篇钻研法

即从单篇课文的钻研入手,把理教材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课。应独立地、 认真地、深入地从各个方面去钻研每一篇教材,如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目 的所在、思路、线索、结构、语言、风格、独特技巧以及字词的读写理解、 句段的分析、练习的设计等,拿《挥手之间》来讲,就可以从如下方面多层 次、多角度地进行理解:

(1)课文的铺叙美。

(2)课文的议论美。

(3)课文中的瞬间美。

(4)课文结尾的画面美。

(5)课文中人物的造型美。

(6)课文中的追叙美。

(7)课文点面结合的构思角度。

(8)课文对怎样写“由一个物件引起的回忆”之类文章的启迪。

5.专题比较法

即综合对照分析法。它跳出单元和单课圈子,从某一角度将几篇课文的 有关内容放在一起比较,深化理解的层次。综合比较的角度是丰富多采的。 如:

《白杨札赞》、《松树的风格》,题材、体裁表达这方式的比较;《制 台见洋人》、《变色龙》中外作品人物形象的比较。

《春》、《老山界》、《听潮》,不同主题作品中博喻修辞方法的印证 比较,等等。

6.立体展现法

也叫左右勾联法,纵横联系法。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某一命题生发 开去,从课文中寻找例证,从各个方面展示这个命题的知识内容,从而获得 这个命题的较全面的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对“鲁迅笔下的外貌描写”这个命 题,我们可以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鲁迅外貌描写的笔法。如:

①工笔描绘法。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的刻画。

②简笔勾勒法。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

③描绘眼睛法。如祥林嫂的眼珠、康大叔的眼光、孔乙己的眼神、范爱 农的眼珠。

④突出特征法。如孔乙己的长袍、童年闰土脖子上的项圈、小栓背上的 阳文“八”字。

⑤夸张描写法。如《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画,《藤野先生》中对清国 留学生的描写。

⑥比喻描写法。如对闰土,用了“松树皮”、“木偶人”、“石像”三 个传神的比喻。

还有“色彩烘托法”、“反复对照法”等等。

7.学科渗透法

也叫学科纵横联系法。它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些知识为中心,通过设疑问 难的方式,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动手面、知识面、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使用此法时,一般要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

①《济南的冬天》中,“唐代的名手”指谁?

②《死海不死》中,什么叫“咸度”?生物为什么不能在咸度高的海水 里生存?

③《海燕》中,海燕有什么特点?

④《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什么叫激光全息缩微胶片?

8.列表法

适用于刚升入初中和分析课文能力较低的学生。表分内容、方法、意义 三部分。在组织学生预习课文,初步划分段落之后,按表填写。根据情况可 按师析师填、师生共填、学生自析自填的顺序进行。

表中内容部分是对课文中人物、事件、道理、事物的简述和提炼。

(1)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记叙、议论、说明、抒情。

(2)从描写方法上可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3)从修辞上可分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等方法。

(4)从写作方法上可分为象征、对比、反衬、小中见大等方法。 意义部分是指用上述方法来表现内容的作用、好处;反映了作者的什么

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创作原因。

以上三部分是对课文的横向解剖,接着可对表上的内容纵向归纳;从内 容部分可知文章的内容提要和结构层次;从方法部分可知文章的艺术特色、 写作特点;从意义部分可知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社会意义,至此全文分析完毕。 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一目了然,作者的思路、选材、风格、手 法也清清楚楚。对于较长的文章可以划分的层次多一些,细一些。经试验, 这种方法适用一切文体。大多数学生经三至四个学期学习就能基本掌握。

9.答题法

适用于已有一定分析、理解能力的学生。运用此法可按师提生答、师生 共提共答的步骤进行。首先在预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所属文体的 要素、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作者情况、时代背景等方面 提出一至五个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把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摘出来进行专题研 究、分析,从而把握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也就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提出那些问题就成为 分析课文的关键。一般来讲,各种文体都有其要素及特征,这就是提问的主 要依据。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方法、语言;议论文

的论点、论据、论证;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戏剧的三特点;散文的“形 散神不散”;诗歌的四注意以及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神话传说、新闻通读 等等都是如此。其次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提出启发性、总结性、疑难性的 问题来研究。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中《祖冲之》和《哥白尼》都是人物传记, 都是夹叙夹议,但为什么前者叙多议少,后者叙少议多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就引导学生反复对照两文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得出哥白尼的研究成果已超出 自然科学的领域,对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对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的建立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正是两文议论不同的原因。

阅读过程的操作方法六种

所谓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就是把关于进行科学阅读的理论、原则、规 律,具体形象地变成组织和安排阅读实践过程的行为方式,变成学生阅读的 实践行为和动作。它是理论与实际、阅读的思想认识与阅读的实践过程相互 作用、紧密结合的具体结晶,围绕它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上狠下功夫,这是我们开展学法指导专题试验的关键所在。

许多教师在学法指导试验过程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操作阅读过程 的种种方法,宜昌市教育科研所刘光胜老师作了如下总结:

1、目的要求操作法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按一定的目的要求进行 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繁星》一课时, 先用小黑板出示阅读的目的要求:“反复阅读课文,仔细对课文圈、点、批、 划,弄清作者看星天的不同时间、地点、星天的不同特点和作者的不同感受。” 提出这样的目的要求,也就是为学生提示了阅读的方法和思路,学生按

照这样的目的要求进行阅读,也就渗透着学法指导。

2、阅读程序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阅读的具 体程序,让学生按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比 如,一位教师上《爱迪生》一课。就为学生设计出了以下的阅读程序:

①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②再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③三读课文,弄清“爱迪生小时候是怎样热爱科学的”这一问题等。 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阅读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学到了方法,培养

了能力。

3、思维流程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思维方法训练,指导学生在阅读时, 学会思考,学会想问题,为学生设计出阅读的思维流程,以实现对阅读过程 的操作。比如,教课文的时候,这样提示: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 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思路阅读这一课。

像一位教师教《新型玻璃》这一课时,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阅读思维 流程:

整体阅读→本课主要写什么?

部分探究→几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用途?

↓ 综合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按照这样的思维流程进行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4、设计问题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阅读的要求,设计出阅读的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

一位教师教《穆老师的眼晴》一课,就设计了以下的阅读思考题:

(1)穆老师的眼睛是什么样儿的?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课文中的“我”为什么 说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3)穆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认真阅读,仔细批划,互相讨论研究,不仅理

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掌握了围绕问题进行阅读的方法。

5、编制提纲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和教材实际,编制出阅读提纲。让 学生按提纲阅读,有机进行学法指导,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 像一位教师教《古井》一课时,拟出了下列阅读提纲:

①村里人到井里取水。

③乡亲们帮老人挑水。

③赞颂井的作用。

④并对我的启迪。 再像一位教师教《避雨》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阅读提纲:

?

?

? ?时间、地点? ?

? 路上遇雨?

? ?天气、环境? ?

? ?外貌? ?

? ?

避雨? 姑娘避雨?神态? ?

? ?

? ?行动? ?

? ?积雨云

? ?

? 姑娘谈雨?春雨

? ?

? ?四指雨

学生按照这样的提纲,思考、阅读,抓重点词句,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深刻理解课文,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

6、图表操作法(略)

“四联系一拓展”阅读法

这是由河南西华一高高海峰老师设计并实验总结的。 一要联系“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 细读几篇“课前提示”不难发现,“课前提示”是打开课文重点、难点

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这一知识迷宫的向导。仔细研究 它并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就会既快又准地理清课文脉络,把握

课文精髓,收事半功倍之效。这和我们平时走路一样,只有目标明确,才可 能把准方向;否则,就只能空耗时间,于事无补。

至于“课后训练”,一般都是围绕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而设计 的。它是检验学生对重点、难点理解得准不准,易混点辨析得清不清,以及 学后能不能用的尺子,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笔能力的必要训练 方式。因而读课文时,应把它考虑在内,以促使和帮助自己在关键处多下功 夫。这样,读课文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做,为读课文而读课文了。

二要联系同单元的另几篇课文

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很注意单元的整体性。同一单元中的几篇课文, 在取材、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往往同中有异。这里的所谓“联系”,就是 要有意识地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 及各自的妙处。如果说第一个“联系”是偏重于一篇课文,即一个点的话, 那么做好第二个“联系”就会变几个点为一个小面,同时还可利用相同点, 减少阅读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举一反三”。有经验的学生还 可以根据各单元的课文来揣测编者的用意,进而把握出题的趋向;倘若再进 而将各单元和“教材说明”放到一起加以整体思考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就 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9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