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的运用与读法(3)
读法六,摘读法
即一边阅读一边摘录自己所需要的有关内容。有的是摘抄文章的内容提要或层次结构,有的是摘抄词语、名言警句,有的是摘抄写作方法等等。
读法七。查读法
即利用工具书查明阅读中碰到的字词、成语的音、形、义,并结合课文的上下文来掌握它的含义。这是学习课文最重要的一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读法八.画读法
即在泛读中边读边使用一些符号.有目的地画出有关内容,便于理解、应用和查对。
读法九。议读法
即把阅读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与同学、老师一起共同议论、争辩,以便求同存异。比如在读《笑的武器》时,对于第二幅《转败为胜》漫画的喻义,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一起议论、争辩。从兔子的角度谈,从乌龟的角度谈,求同存异。这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思维能力。
读法十.疑读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查读、询读、议读,最后解决问题。比如《背影》,作者朱自清先生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父与子之间深厚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才体会得到。朱先生本人就是历经了这样一个过程,课文先说: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又说: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聪明”的含义是什么.为此我们就会询读这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
读法十一,演读法
即在阅读童话、寓言、小说、戏剧时。采取边读边演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增强感染力,体会出文章的神韵。比如阅读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就可以边读文字,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夸张的表演来加深认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丑恶的本质。这种方法能增添趣味性.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取知识,而且不容易遗忘。
读法十二,重读法
即在阅读某篇文章时,采取边读、边想、边画、边写的方式反复读。比如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春的美.揭示了春的神韵,堪称为一篇美文。我们采用这种读法.就可以收到两点实效:一是深刻地感受到美,理解了课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二是帮助记忆,便于背诵。
读法十三。联读法
即在阅读中把新的知识结合起来读,使知识系统化。比如我们在学习过《春》之后,就应该借助已获取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自学《济南的冬天》时,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老舍先生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从而把散文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结构化,提高阅读能力。
读法十四。比较法
即在阅读时注意比较课文之间的异同。从而学到知识.加深理解。比如通过比较《送小龟回家》与《散步》,会感到文体相同,但蕴含的道理不同。
读法十五,改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课文的不妥之处,并试着予以修改。比如文言文《狼》,通过阅读会发现课本插图不尽符人意.可提出自己的修订意见。
读法十六。绘图法
自绘课文配图学习法,这是大港油田四中刘一玲老师创立的。刘一玲老师在谈到创立此法的初衷时,写道: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美好的想像之中。只要有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厚,学习效果就好。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起了学生再造想像,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这说明,插图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于是.我大胆尝试,因势利导,让学生为没有插图的课文配画插图.辅助学生学好课文。
或许有人会说.从没听说过画画图就能学好语文?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经实战检验,这一方法确有奇效。
例如《醉翁亭记》一课,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刘老师让同学们给课文配插图。同学们交上来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从宾归”等虽充满稚意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插图。 “滁人游”展现了滁人郊游,四周山青水秀.游人怡然自乐的情景;“太守宴”表现得更为贴切——表现了太守歪坐椅上,捻须蹙眉,高举酒杯,觥筹交错,众宾自醉,太守自饮,此乐何极的意境。忘情山水,陶醉于山野美趣之中的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正是“醉翁”深意之所在。而同学们能借丹青之趣,通过画面显太守山水之乐,明白地勾勒出全文的主旨。
又例如,在要求同学们为《孔乙己》一文配画时,有同学交来了命名为“排”、“蘸”、“罩”、“摸”的四幅插图.就是同学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态的描绘,使一个热衷功名、麻木迂腐的封建制度下的畸形人物跃然纸上。这无疑使大家对孔乙已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封建社会给人的摧残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描绘人物的方法有了进一步掌握。
这一方法居然能收到奇效,不少人可能会半信半疑。其实.细想其中的道理。应该说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自绘课文配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深入钻研、理解课文的过程。因为画的是配图,换句话说,画得好坏,不仅取决于画的技巧,更取决于画的内容,是否更好地反映了课文的主题。所以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阅读课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咀嚼课文、揣摩形象,领会主题。创作课文配图的过程.就是与课文再三交流的过程。结果不知不觉中。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上了一个档次。而用平常的教学方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真是难上加难。
其次,青少年的记忆优势在形象记忆。在回忆课文时,如有“配图”为辅助.回忆起来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正如刘一玲老师所指出的. “这些曾融注学生情感的作品像闪电一般触发学生的灵感.照亮学生所储存的全部记忆,即插图中的景色、形象、环境等,可重新唤起学生对课文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方面内容的记忆。教师利用这些画面把课文知识点串联起来,犹如一根金线,串缀起千颗珠玉。这既是复习又是检验,其结果是事半功倍。”
点评
如果大家留心观察一下,会发现班上同学的英语书大多已很旧了,数理化等理科书也不新了;若是文科班.史地书也是半旧不新了。惟独语文书,却大多还和新的一样。而要学好语文,是绝对不能抛开语文课本的。
所以,我们要切实掌握好读语文课本的方法.把书读“旧”。
如何自学整册教材
上了中学,数理化压力太大.想自学语文,以腾出时间做理科题。这想法可以实现吗?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自学就一定能实现。事实上,全国闻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多年来就一直倡导让学生自学整册语文教材。他写道:18年来,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我都喜欢问学生: “这册新书学得怎么样了?”很多同学回答: “自学完了!” “自学完了怎么办?” “期末考试.检验自学 成果。”“什么时间考?” “明天!”有时我们开学第二天就进行“期末”考试。所谓“期末”考试,就是在学期初用本册教材的期末试题考学生,以检测假期中同学们自学这册教材的效果。
考试之后,学生们大都不相信这就是期末试题.他们觉得题浅,没想到自己的自学效果会这么好。18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新教材.我请教导处在放假的时候,就把下学期的新教材取来.发给学生.
有的同学学语文缺乏整体观念.说不清楚一册教材中主要学些什么。这样,学每篇文章的时候深浅度就掌握不好.该认真学的没有认真学。课文中不需深究的地方却又用了很多时间去纠缠。
那么,具体地说。又怎样从整体的角度去自学一册语文教材呢?拿到新书以后,先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教材分析。比如初二学生,上学期发第三册教材,就叫做《第三册语文教材分析》,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列生字表
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把现代文生字和文言文生字分开列表。如果有兴趣、有时间,也可以再找一找。没加注音的字还有多少不认识的。也列入表里。如初中第四册教材现代文生字共120个.文言文生字共85个。
(二)列新词表
把课文中加注解的词中需掌握的词列成表。重点是动词、形容词,必要的名词也列入表内。现代文和文言文也要分开列。如初中第五册教材,现代文需掌握的新词共99个.文言文需掌握的新词共169个。这些词不仅列表,还要在教材上依次给它们编上号。这样容易引起注意.还能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
(三)单元分析
统计本册教材共几个单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等各占几单元。这样能明确本学期文章体裁的重点。
(四)习题归类
统计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总数共多少道.再将这些题分成四种类型,分别统计出数字。字、词、句训练题多少道?语法、修辞、逻辑训练题多少道?听说训练题多少道?读写训练题多少道?一般说来每册书约140~150道题,其中要掌握的约100道题左右。
(五)知识短文归类
本册教材。知识短文一共多少篇。其中读写听说知识短文几篇?语法知识短文几篇?
(六)书后附录
写清本册教材的书后附录是什么。对我们学好语文有什么作用。列文学常识简表。按照时代顺序,列出这册教材涉及的作家、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作品体裁,外国作家要单列出来,写清他们的国籍、生活年代、作品名称和体裁。
魏老师说.写这样一份教材分析,篇幅大约在1500字以内.大部分同学初次写一份需三小时左右,以后每册新书都写,效率就会高些。教材分析完了.再制定一个假期自学时间表:每天拿出半小时自学语文.
自学什么?首先学在“教材分析”中所列的生字表、生词表、文学常识简表。这些知识老师不讲,学生自己也能学会。如:学会了文言文的字词,这册书的文言文不靠老师,自己大体上也能翻译了。然后自己读知识短文,课后的字、词、句及其他基础知识训练题也可以试着做。要求背诵的课文,也不用老师教,开学前就开始背诵了。
这样,到开学的时候,一本新书中主要的知识,大部分都掌握了.
再具体些。还可将每天自学任务和具体时间联系起来。按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全身心去记。每分钟记住5个字或三个解词,两分钟记住一课书必要的文学常识没问题。如静下心来,平均五分钟能做完一道课后练习题。
以初中第四册教材分析所列自学内容为例.所需时间如下:记住现代文的120个生字需24分钟。文言文85个生字需17分钟。现代文生词99个需39分钟。文言文生词169个需57分钟。文学常识涉及27位古今中外作家,记住需54分钟。重点课文,后面要做的练习题共62道,需310分钟。六项合计共需495分钟,按每天自学30分钟计算,需16.5天。
总体时间如此,学的时候当然要加以穿插.例如现代文生字和现代文解词穿插起来学。120个字加99个词可能用不了57分钟。另外,倘若每天学15分钟字词。再学15分钟其他知识,效果会更好。按穿插后的时间,制订出每天自学什么。学多少的计划,学习起来就不忙乱了。
暑期30天,用16天多一点,一册语文书就自学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