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失败到成功的故事6个
有很多人是经历了失败后才走向成功的,人生中,有成功有失败,成功是鲜花,失败同样也精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从失败到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从失败到成功的故事1:
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德国乡村医生沃纳·福斯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疯狂之举。
这天下午,坐在安静的工作间里,这个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年轻人准备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去实现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
疯狂然后成功实验开始了。
福斯曼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身体无限放松。接着,他刺破自己左臂肘部的静脉,将一根由无菌橄榄油润滑过的细管缓缓插入。当细管进入静脉半英尺,大约到达肩颈部位的时候,福斯曼停了下来。他以为会感觉到刺痛,或者会痛得昏厥过去。但事实是,在此之前他所预想的种种糟糕的状况并没有发生。
这是个好兆头。福斯曼笑了笑,再次捻动细管,缓缓深入。
这个部位,应该是心脏!随着不断捻动,细管越插越深,最终到达了他希望的部位。那一刻,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细管进入脆弱而敏感的心脏,不仅没有丝毫疼痛,相反他却“感受到了一丝如太阳般照耀的暖意”。
这太不可思议了!这足以证明:心脏并不像权威专家所说的那般不可触碰,是严禁涉足的“禁区”,它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可以做手术。稍稍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福斯曼并未中止实验,而是带着自己这个“试验品”奔出门,跑到楼下一个配有x光机的房间,兴奋不已地冲医师喊:“喂,快给我做扫描,你会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
很快,片子出来了。那的确是一张震惊世界的片子——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福斯曼成功完成了医学史上的第一例心脏导管术!
出人意料的是,福斯曼的大胆尝试给他带来的不是荣誉和尊重,而是暴风骤雨般的批判和嘲弄。媒体把他的实验称为“疯狂之举”,长篇累牍地大肆报道,他的顶头上司更是坚决禁止这项实验:“这是一个只有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个例。你必须停止你的疯狂之举,不,是愚蠢之举,愚蠢透顶!”好心的同事则警告他:由于他所进行的实验违背了人伦道德,再继续胡闹很可能会在监牢中度过一生。
这是科学,科学需要献身,和愚蠢无关,就算坐牢我也要进行下去。福斯曼顶着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决定再进行一次实验,以证明这不是阴差阳错的个例。他义无反顾的举动,感染了一名年轻的女护士。女护士不想让这个优秀的医生遭受任何意外,便提出做他的“试验品”。如果不接受她的建议,他的实验将很难开展。
福斯曼思来想去,只好同意了女护士的要求。然而,在将女护士绑上手术台之后,意外还是发生了——福斯曼冲着动弹不得的女护士微微一笑,随即刺破自己手臂上的静脉,熟练地插入了细管……
这次实验,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福斯曼信心满满地宣称:他已制定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要全力优化、改善心脏的诊断方式。不料,整个行业对他的计划置之不理,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疯子”,他所做的医学实验也被称为“小丑表演”。疯子是不能行医的,没多久,福斯曼便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了原来的乡村医院。
那段时间,福斯曼郁郁寡欢,他想到了改行,再不去触摸那些冰冷的金属器械。就在失意之中,他收到了那个女护士寄来的信。信中写道:沃纳·福斯曼,如果你是月亮,就请珍爱静谧的夜空,不要厌倦她……
女护士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于是,福斯曼选择了用心守候。转眼27年过去,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沃纳·福斯曼终于等到了一封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邮件——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关于从失败到成功的故事2:
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有驾照,懂财务,用电脑更不在话下。她是全国家政大赛的第一名,时任北京市长的刘琪称她为“家政明星”。而她的目标是做一名中式大管家。
青涩小保姆是个有心人
留学小保姆,中式大管家1998年高考失利后,20岁的河南女孩臧艳霞因家境贫寒无法复读,在当地妇联组织下来到北京,做了一名保姆,“那时什么都不会,又是第一次来大城市,心里很害怕。”
第一个雇主是五口之家。年轻夫妇对新来的臧艳霞非常关爱,但爷爷奶奶对她很挑剔。一天晚上,臧艳霞听到孩子奶奶和爸爸在争吵,原来臧艳霞忘了洗奶瓶。孩子的爸爸说,“她刚做保姆,我们别要求太严。”臧艳霞说不出的感激和惭愧,等大家入睡后,她悄悄起来把奶瓶洗了。
虽然臧艳霞要强,但毕竟没有照顾小孩的经验。一天,两岁多的孩子撞到柜角上,脑门上肿起一个大包。
晚上看到孩子,爸爸妈妈都很心疼,但都没吭声,还叮嘱她万一爷爷奶奶问到,就说是他们带孩子时磕到的。怀着感激和惭愧,她更加小心地照顾孩子,“一定要用我对孩子的爱,来回报他们的宽容。”
“我遇到的前三个人家都非常好,让我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臧艳霞说。第三个人家的孩子她最牵挂。这家夫妻俩都做生意,有一个10岁的女儿佳佳,他们的要求挺特别,就是多陪孩子。
很快臧艳霞发现,这孩子有点与众不同,她的成绩很差,经常是班里倒数第一,小朋友都说她傻。而在臧艳霞眼里,佳佳的动手能力很强,家务事做得相当麻利。而且佳佳非常善良,亲切地称呼她“小霞姐姐”,形影不离地跟着她。
一天,佳佳的同学因为好奇来到家里,想看看她口里说的“小霞姐姐”是谁。臧艳霞和她们一起跳皮筋、做游戏,玩得很开心。休息时她对孩子们说:“佳佳可能干呢,做家务比我还强。”从此同学们对佳佳刮目相看。
臧艳霞又向孩子们了解佳佳在校情况,原来佳佳个子高,老师把她安排在最后一排,偏巧佳佳上课时爱说话,有时还跑到别人座位上,就影响了听课。知道佳佳爱动,臧艳霞就常提醒她,还去学校和老师沟通。
瑞典“魔鬼训练”练就本事
因为工作出色,2001年臧艳霞被聘为北京三八服务中心培训部门的管理人员,暂时告别了保姆的工作。这份工作让她经常面对服务员与雇主间的纠纷,而这些矛盾也提醒她:不同的雇主有不同需求。她开始看一些家政方面的书,希望增长技能。
随着阅历增加,臧艳霞也有了要长期发展的想法。她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做一名家政主管。下班之后,她便在各个培训班之间穿梭。
一天,公司领导找到她,说有一个瑞典家庭在找保姆,要求是高中毕业,29岁以下,有孩子。公司找了很多人都不合适,问臧艳霞愿不愿试试。臧艳霞当即答应了,随后顺利通过了面试。她打点好行装,兴奋又有些忐忑地搭上了前往瑞典的飞机。
“一下飞机我抬头一看,那里的天好蓝呀。”可接下来的生活并不轻松。这个家有三千平米,男女主人都很优秀,是大公司的总裁,女主人还经常要去哈佛进修。女主人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别人都要求很高,她告诉臧艳霞:对地板的要求是穿一天白袜子,袜底不见黑;衣服要用40℃的水洗,半烘干;毛巾要用60℃的水洗,全烘干……臧艳霞随身带着小笔记本和笔,把他们的要求一一记下。
最头疼的还是交流,男主人说瑞典语,女主人说英语。幸好女主人懂点中文,臧艳霞就靠着这点中文和英文词典与她交流。
偌大一个房子,两个孩子,臧艳霞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雇主不仅要求家里整洁,还要求按时按量做。她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活儿还是干不完。一天大家都睡下后,臧艳霞起来熨衣服,男主人看到了,强迫她立刻去睡觉,并为她关了房间的灯。第二天,他告诉臧艳霞,工作要讲效率,要先花时间考虑一下如何用最短时间做最多的工作。
这事对臧艳霞触动很大,“后来做每件事,我都会想办法,比如擦地,昨天要14分钟,今天就争取13分钟,最后只用8分钟。半年后,我终于能跟得上他们的节奏了。”
一年后签证到期,臧艳霞回国等候续签,这期间,她去新东方学了新概念一、二、三册。一年后返回瑞典,她已基本能用英语与人交流了。
臧艳霞在这个家庭共工作了三年,家政技能不断提高,“我学会了洗车、室内陈设,服务意识也提高了,懂得了怎样保养家庭用品,像金银器皿、皮料保养和减耗等。”
她说一直记得女主人常说的一句话:人的能力是有弹性的,如果你怕困难,困难就会打败你,如果你和困难做斗争,困难就会被吓跑。
有了这份经验,臧艳霞此后还陆续为韩国、非洲一些国家的家庭做家政服务。
要做第一中式大管家
一间书房里,桌上杂乱堆放着书、报纸、超市海报、信件和烟灰缸,书柜的门打开着,电脑没关。臧艳霞的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把书房整理干净,并且一边打扫,一边向旁边的评委解释工作步骤。
这是在北京大兴举办的“全国家政服务风采大赛”现场,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队伍参赛。臧艳霞和两名同伴代表北京队参赛。在之前的各队发言中,臧艳霞上台介绍了北京队的情况,她的发言以一段英文结束,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进门要先开窗户,打扫完毕最后一步是关上窗户,然后离开房间。”“清理书桌之前要先关电脑,拨掉电源。”“书和杂志要按顺序放进书柜,超市海报不能随便扔掉,要放在一边等雇主确定不要后再扔。”臧艳霞的动作、表达都很熟练。
之后收拾客厅,评委告诉她,只要把扔在沙发上的羽绒服收起来就行。“羽绒服要先用湿毛巾擦一遍,晾干后再叠好收进衣橱。” 臧艳霞边说,边解开衣服上故意扣错的钮扣,重新扣好。她知道这些小细节都包含着扣分的地方,一点马虎不得。
最终,臧艳霞获得了这次比赛唯一的一个满分。刘琪亲自为她颁奖,并鼓励她开办家政工作室,带动其他姐妹一起进步。
现在,臧艳霞已经成立了工作室,义务为其他保姆讲课。她教大家如何用吸尘器清理暖气片,如何叠放衣服以便找的时候方便……她还教大家如何树立自信,如何与雇主更好地交流。她希望能把多年经验教给这些姐妹,让她们更轻松地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热爱。
现在,臧艳霞最大的愿望,就是圆了家政主管梦。家政主管就是“管家”,负责指导雇主家庭中其他家政人员工作,“家政主管这个市场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我还要多学习,打造出‘中式大管家’这个响当当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