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朗诵技巧>

朗诵技巧教学五步曲

泽凡分享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应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朗诵技巧教学五步曲,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朗诵技巧教学五步曲

朗诵技巧教学五步曲

第一步--读通。

这是对朗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顺。就是要扫除拦路虎,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句子,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破读,务求字字正确,句句通顺,并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这一目标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实现;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我们老师要细心指导,特别是那些难读的字音和句子,老师要反复进行范读、领读,直至无误为止。

第二步--读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课文的确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有待于通过熟读课文来完成。因此,我们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充分的时间内将课文读充分、读熟练,有些甚至要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从而不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三步--读懂。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该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将理解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作为评价学生朗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将读懂课文作为朗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并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读懂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

第四步--读情。

所谓“读情”,即读出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纲》和《标准》也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声情并茂的语音将其表达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人为地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走进情境,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继而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步--读美。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形式与内容兼美,如果教师善于指导学生朗读,那就不仅使他们能多识字、识词、识句,通过课文内容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得教育,而且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戴宝云主编,P111)

不仅如此,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练习,还能使学生用美的语言将课文朗读出来,给人以美的愉悦,从而创作出美的作品来。这就要求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通过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言,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抒发小读者的情感体验,增强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这五个步骤和目标是不能机械分开的,它们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一方面,它们一环紧扣一环,呈梯度不断向上发展:读熟以读通为基础,读懂以读熟为基础,读情以读懂、读熟为基础,读美又以读情、读懂、读熟为基础。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很难将其竭然分开,比如说,理解应贯穿于我们整个阅读教学中,这是我们所共识的,我们不能说只有在“读懂”这个环节上才能进行理解。这里将其分开来说,仅表示在教学中的大致过程和有所侧重罢了。

浅谈因声求气朗读教学法

所谓“因声求气”,就是说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气韵、主旨。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诗词时候,喜欢带着学生朗读,而教其它类别的文章就懒得让学生朗读,特别是教文言文,更会忽视课堂朗读。其实,朗读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起学生丰富而细致的感情,同样适用于文言文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当然也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字音读得准不准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具体来说,文言文朗读,一是要读得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读破句子;二是自然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语气符合文章内容,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教学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就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适合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方法。

1. 示范法:即通过教师的范读,促使学生模仿朗读。但要注意学生的模仿朗读,也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机械模仿。

2.讲授法:即以分析为先导,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学生动笔作适当的记号,然后再练读,指导读。

3.欣赏法:即组织学生聆听优秀的朗读录音,使他们感受朗读中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气韵和美感,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用是很大的。

4.背诵朗读法:就是通堂朗读,达到背诵,对于《劝学》《师说》《赤壁赋》等要求全篇背诵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背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下面我就苏教版必修三的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谈自己的文言文朗读教学的尝试。

在学生充分预习,把握文章大体意思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作以下几方面的朗读指导。

第一,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氾南 缒而出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 许君焦、瑕

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逢孙、杨孙

第二,指导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夫晋,何厌︱之有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国,惟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第三,指导重点句子的语速、语气和语调

第一段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语速要慢,“也”字要拖长音)

第二段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无奈的语调,“矣”“也已”二字要拖长音)

第三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要读得心平气和,语速较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又委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读出反问的语气。)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用中速读,语气诚恳,“若”字要拉长音,以引起考虑)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指责晋国背信弃义,贪得无厌,语速要稍快,读出愤激之情。两个反问句一定要读出反问指责的语气。)

第四段

晋文公看到大势已去,不得不冷静退兵,所以要读得中速,平和,“吾其还也”一句要读出无可奈何的语调。

第四,指导朗读的情感基调的把握。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全文以对话为主,朗读的重点难点是对话的朗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当事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第二段是佚之狐和郑伯,郑伯和烛之武之间的对话。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出佚之狐对国家的担心和对烛之武的理解与信任的语气。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过“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虚词,读出他的满腹委屈和牢骚感情来。下面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郑伯的自责,感情真切,要读得深沉,有后悔之意。

第三段是烛之武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关键,体现了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技能。面对强秦,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这段话说得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特别注意说话的口吻和层次,口气是沉静有力、胸有成竹的;注意内容层次的停顿,每一层的语气语调应该有所变化。第一层是说秦、晋围郑国,郑国必亡。烛之武是欲扬先抑,好像是局外的人,说郑国必亡正符合此刻秦伯的心理,这是在套近乎。要读出沉稳、不卑不亢的语气。第二层说明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第三层说保存郑国对秦国只有好处。这两层要读得语气激昂,体现烛之武对秦国诚挚恳切,一片忠心。第四层是烛之武见秦伯心有所动,趁机挑拨秦晋两国关系,还是为了秦国的利益着想,所以要读得慷慨正义。

第四段是晋文公对子犯说的话,语句整齐,思维严密,表现出晋文公的洞察时局,机智退兵,要读得沉稳大气。

第五,课堂朗读训练

教师先给学生范读,然后按照上述的四个方面的朗读要求,找学生分项训练朗读。也可以在研习文章时候,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的突出特征是多安排学生朗读,以多种形式反复不断地让学生读,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朗读的水平,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增强语感,陶冶情操。

沁园春雪朗诵方法

《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写祖国山河,如此美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184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