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及公式
化学大部分选择题都是要知识点才能做出来的,包括很多大题的固定回答也是知识点,所以大家多积累一些化学知识点对高考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欢迎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
化学反应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三化学冲刺复习阶段如何学习
一、回归课本
课本一直都是高考命题的蓝本。而且,经过二轮大量的习题练习之后,同学们会发现很多习题都可以溯源到课本,但是很多同学平时忙于做题,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已经遗忘。
所以,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抽出时间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视课本中对重要概念的叙述及相关实验所涉及原理(方程式)、试剂、仪器等内容,不要放过那些平时做题时很难碰到的内容。
回归课本之后,同学们会发现,课本就是我们举一反三的根本。
二、重纠错反思
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学生,题目做了很多但是成绩却并没有提升,甚至偶尔还有后退现象。分析他做的试卷发现,同一类型题目这一次做错了,下一次依然在错,也就是说,做了那么多题,会的还是会的,不会的还是不会,全是重复的无用功。
我们刷题的目的是提高成绩,做题和对答案同等重要。对于错题要认真感悟和反思,有效的错题整理、及时反思并不断回顾,可以不让自己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三、做高考真题
在冲刺阶段,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的题型规律,分析命题思路、命题走向,把握高考考点,检查自己薄弱知识点及时复习巩固。同时还要根据答案分析答题要点,力求高考中作答精准、规范、全面。四、单科限时训练和理综整体训练相结合
采用高考题型的化学限时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解题技巧,同时明确自己在化学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训练,力求尽快完善,稳中求进。
把每一次做理综训练都当成考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技巧和应试心理,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高中化学各类型答题模板
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__,若不再产生沉淀,则__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__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
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
1.答题策略:
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2.答题模板:
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
例: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
1.答题策略: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
(1)“海”(溶液):
①颜色由……变成……;
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③溶液产生倒吸;
④生成(产生)……色沉淀;
⑤溶液变浑浊;
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⑦有液体溢出。
(2)“陆”(固体):
①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②固体逐渐溶解;
③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④颜色由……变成……。
(3)“空”(气体):
①生成……色……味气体;
②气体由……色变成……色;
③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
(4)其他:
①器壁上有水珠出现;
②器壁上有某色固体生成等。
2.答题关键点:
(1)颜色变化:必须说明固体、溶液或气体的颜色或颜色变化。
(2)体积变化:必须说明固体、气体的体积变化。
(3)先后顺序:注意实验现象产生的先后顺序。
例:描述出稀HNO3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