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古代经典佛家诗词及出处

书荣分享

  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那么今天小编就和你聊聊古代经典佛家诗词及出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古代经典佛家诗词及出处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

  而同时代的文人也以凄美的笔墨抒写了同样的生命情调: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二,《汉诗》卷六,第186—187页)

  这是东汉桓帝后期诗人秦嘉《赠妇诗》的一、二首,诗中充满了人生的悲苦和空幻。之后,人生之苦尤其成为建安诗人普遍伤叹的主旋律:生命易衰之苦、战争残酷之苦、恩爱离别之苦、空房独守之苦、饥寒交迫之苦、仕途不遇之苦、命如草芥之苦、壮志未酬之苦,等等,这一切使得“建安风骨”的深层意蕴中凝结了一个“苦”字: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汉乐府?善哉行》,《汉诗》卷九,第266页)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悲愤诗》,《汉诗》卷七,第200页)

  如此苦不堪言,是此前中国文人较少表达的。因此,当人生之苦的喟叹难以真正解决文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便把人生之苦与本体性的空、幻(梦)联系在一起。把佛教的苦、空、幻纳入自己的人生观中,使之成为其人生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秦嘉在诗中率先使用了譬喻人生短暂的“朝露”、“浮云”后,这两个内典中的高频语词也成了汉晋文人诗文中的常用语。我们先看“朝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魏诗》卷一,第349页)

  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行暮。(曹丕《曹苍舒诔》,《全三国文》卷七,第1092页)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曹植《赠白马王彪》,《魏诗》卷七,第454页)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嵇康《五言》三首之《人生譬朝露》,《魏诗》卷九,第489页)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世务何缤纷》,《魏诗》卷一○,第503页)

  人无千岁寿,存质空相因。朝露尚移景,促哉水上尘。(傅玄《放歌行》,《晋诗》卷一,第557页)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张华《轻薄篇》,《晋诗》卷三,第611页)

  独悲安所慕,人生若朝露。(潘岳《内顾》,《晋诗》卷四,第635页)

  冀澄河之远日,忘朝露之短年。(陆机《吊蔡邕文》,《全晋文》卷九九,第2029页)再看“浮云”: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古诗?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良时不再至》,《汉诗》卷一二,第337页)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曹丕《燕歌行》之《别日何易会日难》,《魏诗》卷四,第394页)

  不世之命,非所致思,有若披浮云而晒白日。(曹植《又谢得入表》,《全三国文》卷一五,第1134页)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鸣鸠嬉庭树》,《魏诗》卷一○,第505页)

  浮云含愁气,悲风坐自叹。(傅玄《杂诗》,《晋诗》卷一,第576页)

  如此大量地用“朝露”、“浮云”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无序、飘忽不定和时节的荏苒易逝,使得这两个本来具有佛教鲜明特色的术语渐变为蕴含深长的文学审美意象。它们促进了中国文人对人自身价值的思索和反省,为汉末魏晋文学注入了一股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境界。可以说,人的觉醒肇始于汉末魏晋,与此时文人接受佛教的人生观、死亡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生似幻化,终日当空无。(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四,《晋诗》卷一七,第992页)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弟子品》:“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卷二《佛道品》:“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以上所引“幻化”一语意为世间万法的虚妄不实,“佛以幻化为喻”,其旨在于“令断爱法,得于解脱”(《大乘义章》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结句“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中之“幻化”一词采用了《般若经》或《维摩诘经》中的义理,表达了市朝变迁、人事无常所留给人的虽有非真的体悟。至于“空无”一词,则不仅多见于《般若经》等大乘典籍中,且也多见于当时名士与名僧的文章里。例如郗嘉宾《奉法要》:“一切万有终归于无,谓之为空。”(《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八十八页中。)支遁《咏怀》诗:“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第十〉,《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第三五○页中。)总之,陶诗所说的“空无”,大体沿袭佛法概念,并无“孤明先发”之处,所不同者,陶渊明是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人生如梦幻,空苦常悲戚,只有认识到了这一切,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生活得更为自在自然。佛教的人生观看似悲观,实则从另一层面促使文人对人生进行反省、观照。佛教把空、幻、苦作为人生的真相,但也同时消解着人生盲目的自我夸大和私欲膨胀。

  东汉后期,佛教的无常说等死亡观全面深入到了文人的思想观念之中。这在《古诗十九首》(《汉诗》卷一二)中得到了集中、清晰的反映: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第329页)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第329页)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第330页)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第332页)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第332页)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第333页)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仅是文字错误,也是理解上的错误。"方丈"的原意,即一丈见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头。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进而用来指住持的居室,后来又转为对住持的尊称。

  在住持下面,一般寺院则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四大班首分别叫做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则是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教纠察)、维那(禅堂负责人)、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书记。其中,维那师负责寺中的法务,在做法事时,是领众的带头人,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因此维那有维持纪纲的意思。

  有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土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也是出于礼节性的自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法师"是常修梵行,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列举了法师必须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卷、成就忍力十种德性。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现在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遇见出家人,称其为某某法师,是完全可以的,它成为世俗人称呼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词。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小说《西游记》中,称玄奘为"唐三藏"、"唐僧",三藏好像称谓玄奘的专有名词,这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三藏"的名称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专有名词。

  "禅师"是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由于禅宗非常盛行,禅师的称呼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僧人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有些人并不属于禅宗。后来,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获得"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惠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获得"大鉴禅师"称号。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著名。

  "律师"又称为持律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戒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怀素等皆称为律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后来则指通达佛教戒律的僧人。至于现代法律界称打官司时的辩护士为律师,则属于借用这个词,与佛家没有丝毫关系。不过就通达和记诵法律这一点来说,又有相通之处。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长宿等等,指年龄长、发腊高(出家时间长)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僧人;(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长老虽然是对年长者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还是看重其德行。佛经也称絮聒佛教大居士、大护法为长老,也是一种尊称。

  此外,还有"大师"、"大德"等等称呼。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中省地师范,称为大师或者大德。《本事经》卷七认为大师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中国佛教则不用"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是对高僧的敬称。这两种称呼不能用在一般僧人身上,必须是社会公认的佛家领袖人物才能称其为。"大师"或"大德"。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

  "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般来说,千万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佛家规定,出家后皆依释迦的法脉相传,即出家人皆以"释"为姓,都只以法号相称。每一位出家人一般有两个法号,一个是内号,一个是外号。内号只是他的剃度师、受戒师、传法师可以称呼的,其他人不可称呼。在家弟子只可称呼其外号,称呼外号时也不可称某某,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或某某师。这些规矩是我们与出家人接触时要注意的,也是一种语言上的尊敬和礼貌。

  除了这些称呼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说法也应该注意。比如"灵魂"一词,是其他宗教所用,佛家称做"神识",而不使用"灵魂"这个概念。

  作为时间概念的"礼拜"也是其他宗教所用,意指七天一次的教堂祈祷。对佛家要称"星期日"而不要叫"礼拜日"。佛教信众每日都做功课,也可说时时做课,不规定在周日,所以也没有"礼拜日"之说。

    398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