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环境设计>室外设计>园林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其芳分享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如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1]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先秦秦汉

  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早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

  1.片地宽广。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

  2.工程浩大。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唐宋时期

  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使之形成优美的环境,发挥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一是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的互相促进,如南朝梁·张僧怒擅长画山水,能“咫尺之间便觉万里之遥”,画家所提炼的构图、排列、层次和色彩,极大地丰宫了造园技巧,而且有的画家,自己就是一个杰出的造园专家,如诗人王维设计营建的“辋川园”。

  中国园林形成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大家所熟知的宋徽宗营建的“艮岳”,也就是《水浒传》里“花石纲”的来历。这个御花园,山水美秀、林木畅茂,迭石树峰,又有宫殿亭阁,高低错落,迭山凿池,别出胜景,可称为唐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可惜已经在战火中夷为平地,在地面上永远地消失了。

  明清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北宋为辽金取代后,辽、金、元三代后先相继,在燕京一带兴修皇家园林。金代从开封拆运至中都大量的良岳花石,元代在建筑艺术中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各民族丰富奇特的建筑形式更添异彩。(如至今还能见到的十三世纪出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之手的北京妙应寺白塔等)。明代及清代初期,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是个辉煌的时期,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这有我们今天仍能亲眼目睹的很多实物实景所证明。这个全盛时期的园林,与过去时代所不同的,育三个方面的特点:(1)功能全(2)形式多(3)艺术化。兹为分述如下:

  (1)功能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园体发展,都有新增加的内容,至明济后大备,诸如听政、受贺、宴会、观戏、居住、园游、读书、礼佛、观赏、狩猎、种花等等,应有尽有,甚至为满足统治者的“雅兴”,还建有商业市街之景,如恢复的颐和园苏州街,以及圆明园原来的买卖街.包罗了帝王生活的全部活动,功能的多样化,自然扩大了园林的建筑营造规模,此其一。

  (2)形式多。这里指的是作为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而言,无论其为建筑群落组合,抑或单体建筑形色,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吸收了各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各民族的民族风格,既有殿堂楼阁,又有幽尼佛寺;既有粉墙石垣,又有竹篱泥笆,灵活而多变,随处而点缀,这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也有非常生动的反映。在园林布局及布置方l厄则吸收r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汇聚,比如圆明三园的

  诸多景色中就再现了国内苏杭扬州等地著名园林的特点,谓之“移天缩地”亦不为过。(3)艺术化。明济园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园林建筑的高度艺术化,其景物、其凤格、其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已臻成热,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的结合融为一体,水木石植物的精心安排和建筑物的排列,都起到了立体效果,甚至在附属设施的样式、内部装修和环境色彩等方面也都得到统一的和谐的没计,体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

  试问,明清时期的中国园林建筑,共造园思想何以能达到如此发达的艺术水平,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造园艺术理论有了划时代的总结性成果,即明代崇祯时江苏吴江人计成《园冶》一书的问世。过去,关于园林的设计(或叫“经营,,)原则、艺术技巧和实际建造经验,还只能在诗词、游记等文学作品中有片断描述,没有形成理论规律。但是《园冶》却是一部有关园林建筑的系统性的总结性的专门著作。全书共三卷,一卷为造园总论(《兴造论》、《园说》)、选地(《相地》)、立基和各种单体建筑(屋宇堂轩)的形象范例,二卷讲各式栏杆及其式样;三卷讲「1窗、墙垣、铺地、造山、迭石、借景等,全书计三万多字,并有插图二百余幅。它反映了当时的园林面貌和造园艺术水平,而且一直对中国造园有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大观园也是根据这些理论来构建的。

  第二,大批造园艺术家的诞生,如清代戏曲家李渔(笠翁),在南北都有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园林,以北京(应是南京秦淮河畔)的芥子园最有名。杰出的造园家张南垣父子,更是园林史上的大家,不仅在苏扬等南方园林中有他们的遗构,北京北海公园取,就有他们的遗作可供欣赏。以他们的生存年代推算,我们有理由认为《红楼梦》中营建大观园的造园设计师“山子野”的原型,应该就是张氏父子了。

  园林树木春季养护管理十要点

  1、整形修剪:春季可继续对大小乔木的枯枝、病虫枝进行修剪,另外对于越冬遭受冻害的枝条也需进行修剪,同时注意枝条剪口的消毒杀菌促愈合处理。

  2、防倒春寒: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化异常剧烈,冰雪、低温天气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加长。倒春寒等异常气候在春季经常发生,对于已经开花、正在发芽长叶的树木影响巨大,经常会导致花苞早衰、新芽新叶冻伤冻死,严重影响园林树木正常生长。

  3、防春旱: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暖冬现象越来越突出,且春季干旱少雨,导致春旱现象严重。为了防止春旱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对于移栽的树木和绿化带苗木,可以通过灌水和全冠喷施蒸腾抑制剂来减弱树表面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结合缠保温保湿带和搭建防护网来减弱光照对树木的影响。(北方地区只需要灌水就可以)

  4、浇返春水:因春季雨水少且多风,地面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对绿地苗木等应及时浇水(返春水)。返春水浇得越早,越能促进植物快速返青;另外,通过早浇返春水,能有效增加地面土壤温度,保护树木根部,增强根系萌蘖能力。近几日全国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对植被的缺水有一定的缓解。

  5、中耕松土:在3月下旬、4月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中耕,既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增强苗木发根能力,又能破坏杂草的生长,减轻杂草危害。

  6、培肥地力:春季对园林树木施肥,主要选择补充高氮型速效肥,或根据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选择合适的园林有机质、或有机肥等,促进树木及时发芽长叶。

  7、虫害防治:春季这段时间内大部分园林害虫完成越冬,虫卵开始孵化形成幼虫,主要以蚜虫、蚧壳虫为主。(1)蚜虫的防治:棉蚜、桃蚜、松大蚜等常见蚜虫开始爆发,主要危害蔷薇科、锦葵科、松柏科等常见园林树木;(2)蚧壳虫的防治:多数蚧壳虫在4月上旬开始孵化,抓住其孵化期,选用针对疥虫的农药,在气温相对较高时使用,效果会相对明显;(3)螨类害虫的防治:根据气温的回升情况,随时关注螨类害虫的活动,一旦发现,应及时防治;(4)做好其余吸汁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等园林害虫的预防工作。

  8、病害预防:春季时期是菌丝体、孢子囊、分生孢子器等病原物越冬后大量分生季节,尚未初侵染园林树木。所以园林树木病害发生较少,主要以病害预防为主,可采用国光“银泰”800倍液全株喷施进行预防。另外注意对树木腐烂病、溃疡病等常见枝干病害进行预防,可采用“树乐树禾”产品或治愈率高的产品防治。

  9、杂草防除:春季绿化地、苗圃地杂草主要以阔叶草为主,主要在春末形成危害。可以在春初杂草未出土前地表施用有效的除草剂,封闭土壤、防止杂草种子发芽出土。

  10、其他管理:(1)补种补栽:此时期土壤开始解冻,树液开始流动,但温度还相对低,蒸腾作用弱,有利于树木生根、发芽和伤口的愈合,抓住这段时机种树,能够较好保证树木成活率。在土球起挖好后,及时用生根粉系类产品,喷施根切口及有毛细根的部位,增强植株的发根能力,提高成活率。树木补种补栽时注意对土壤病菌的杀灭,可采用“多菌灵”、“根灵”配合施用,防止树木土传病害的发生;(2)对于缠草绳树木在气温稳定回升时,应及时取下草绳焚烧,灭掉在草绳中越冬的虫卵和病菌孢子。

  园林树木春季养护管理是一种集树木保护、病害预防、虫害治疗为一体的养护管理体系,需要苗木养护管理人员加强春保护意识,需要苗木管理人员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才能保证园林树木在后期健康成长和正常生长。

  园林树木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精选

  一、乔木种植后如何检查才能确认苗木是否成活

  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知道苗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苗木枯萎死亡后才发现。在此,我们希望施工人员能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

  解决方法:

  1.了解苗木的情况,是否山苗,泥球大小,运输时间,种植季节等。

  2.了解土方情况,是否深土层,PH值,土壤密实度,是否积水等问题。

  3.用手有意识地推动树杆,看泥球与土壤是否结合紧密。

  4.检查是否种植过深或泥球表面覆土过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5.检查大型乔木是否有支撑或支撑是否牢固。以免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

  6.检查树杆及枝条是否有破损或修剪方法不当,以免病菌从伤口倾入树体内,造成树木衰弱。

  7.观察树体上部情况,叶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脱落,如有应及时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况,是否有腐烂,腐烂到何种程度,再来考虑是否能救活。因为根的好坏是树木成活的关键。

  关键点:有问题及时掏洞看根系情况。

  二、种植山苗为什么成活率低下

  一般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山苗种植成活率很低,但是随着大乔木的日渐减少,尤其是个别大乔木苗圃已难觅,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分析原因:

  1.由于环境的因素决定了山苗大多是直根系,长期依靠一个主根或多个主根向下生长。如果移植,主根切断,树体自身的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导致死亡。

  2.山上土层较薄,树木间的生存竞争使得树木的根系扎根很远,如果移植,能带的有效须根很少。

  3.一般山上的生长环境较好,水份充足,湿度较高,排水又好,土壤多偏酸性,较适合苗木生长。如果移植,苗木不能及时适应种植地的环境。

  4.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块,所以苗木起挖,打泥球技术难度很大。

  解决方法:

  1.移植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树冠修剪工作。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断,保证树体的水养分的流失。

  关键点:粗大根不要切断。

  三、如何在非移植季节种植乔木

  施工单位都知道夏季种植乔木,由于温度高,苗木自身挥发量大,地上部分的蒸发与地下部分的供给不成正比,所以种植成活率低,风险大。但有时因为甲方的要求或配合总工期,不得不在夏季高温时种植乔木。

  解决方法:

  1.建议选用容器苗,切过根的苗或移植过的苗。

  2.最好选用近郊的苗木,在傍晚太阳落山后起苗,连夜运输,用二次沉降法种植并支撑固定。种植时应讲究种植质量而不是数量。

  3.种植后要搭遮荫棚,草绳或麻片绕杆,有条件的可以局部喷雾,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

  4.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选用常绿树种。

  关键点:

  1.土壤与泥球的紧密结合。

  2.尽可能少让泥球与树叶被阳光直射。

  四、带主根的树木为什么容易死亡?

  有些大规格的苗木如枫香等,苗圃中备苗较少,丘陵、山区较多,所以有时只能选择山苗。山苗因为大多为直根系,因此在起挖时多将主根切断,造成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少,使得根系不能及时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造成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

  1.参照山苗移植。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尽量拔起,种植时掏洞灌土将根种下。

  关键点:

  1.粗大根不要切断。

  2.增加泥球厚度。

  五、大树能否做到全冠全叶移植?

  几乎所有的甲方都希望种上去的树能保留全冠全叶,不修剪,施工完就能呈现良好的效果。可在实际施工中为提高成活率等因素,苗木都会经过修剪,除非特别培育的苗木。如在国外,一株胸径20 cm的树木,从小苗开始经过5-6次的切根移植,定向修剪(去除大枝条,便于运输中的缩蓬),最终以容器苗的形式移栽,所以无论移栽到那里都能做到全冠全叶。

  解决方法:

  1.苗圃培育容器苗,使苗木通过容器中的养分就能保证自身良好的生长。

  2.在移植中保证容器苗的泥球完整无损。

  3.种植时要浅种,排水透气都要好,因为容器苗在培育时多放置于地面,四周通气排水都良好。

  4.容器苗的形式有多种,有塑料容器,种植袋,无纺布袋。砖块围堰等。

  关键点:

  1.苗圃培育生长良好的容器苗,且泥球大小适当。

  2.移植时保证泥球的完整。

  六、树皮与树根损伤怎么处理?

  在移栽大型乔木时一般多用吊车或挖机辅助,传统的操作是用钢丝绳加保护物起吊树杆或树杆与泥球同时起吊。由于保护物易脱落,所以一不小心,树皮或树根就有可能被钢丝绳或机械损伤。

  解决方法:

  1.由于树皮破损,会使皮质部和木质部中间的养分输送断裂,从而影响苗木成活或生长,所以应尽可能保护树皮不被损伤,预防为主,用吊车代替钢丝绳,并用麻片和竹片包扎树杆。

  2.对于树皮块状起翘或部分脱落,可先消毒,将树皮恢复原样,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裹紧,每隔一段时间重复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并于一周左右用喷雾器再次消毒。

  3.对于树皮完全脱落的,用伤口涂补剂,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

  4.如果是树根损伤,则先修剪坏根,用伤口涂补剂封口,促进其愈合,使养分不流失。

  关键点:

  1.预防为主。

  2.及时处理并做好养护工作。

  七、泥球破损怎么办?

  在施工中泥球破损是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泥球损伤,有效须根受损,根压减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影响成活率。

  解决方法:

  1.尽可能不用泥球破损的苗木。

  2.如果必须要种植,则在吊运、移动中尽可能保持未破损泥球部位的完好。

  3.种植泥球破损的苗木土壤必须要好,树穴排水要顺畅,为种植后根系促发新根创造最好的土壤环境。建议用二次沉降法来种植,覆土高度以恢复原有泥球高度为好,用稀释的植物活力素根部浇灌液浇灌。

  4.植后进行修剪,加大修剪的量,伤口用伤口涂补剂封口。绕杆绑扎要细致,有条件的可进行局部喷雾,以提高空气湿度。

  关键点:

  1.种植深度。

  2.良好的土壤。

  3.牢固的支撑。

  4.裸根是否与土壤100%的接触。

  5.良好的排水。

  八、冬季怎么预防树木冻伤

  由于产地、习性等不同,各种苗木的耐低温程度也不同。南方植物较易受到冻害,有些虽不至于死亡,但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势。

  解决方法:

  1.在进入冬季前就应做好防护措施,对树杆枝叶进行包裹,尤其是心叶的保护很重要,有条件的对泥球进行覆盖,以增加地温。天气冷暖变化不定时不要急于拆掉包裹物,以免在早春被冻伤。

  2.对于蓬形较大的乔灌木,可以搭建遮荫网,以减少寒风的危害,此外用蒸腾抑制剂喷洒枝叶,在枝叶上形成保护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冻作用。

  3.可在土壤中混入一定的木屑或有机质,可以起到增加地温的作用。

  4.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

  关键点:

  1.预防为主。

  2.品种的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