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环境设计>室外设计>园林设计>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

其芳分享

  苏州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温山暖水孕育了丰厚的吴地文化,苏州园林则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文化内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就在山庄建立了王家苑圃,晋室南迁,为吴地带来了高雅的士大夫文化。北宋帝王爱好园林,使苏州的“花石纲”初显盛名;南宋大量官宦文人聚居江南,又一次掀起造园风;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达,文人荟萃,园林多达五百多处,使苏州园林达到顶峰时期。苏州园林充满自然情趣,以其小巧精美,构筑新奇,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现存于世的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其园林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名士。他们大多在仕途上都有过执着的追求,在历经仕途凶险之后,逐渐泯灭原有的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萌发了退隐之心,所以选择在苏州这个江南小镇,建造园林,因此,“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园林退隐文化。

  从园林的选址和门楣设置上,也可以察觉出园主的退隐之心。苏州园林的选址大多选在不起眼的地方,院内风景秀美,但门庭却十分简陋,显现出主人追求自然,不喜奢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形成了特有的园林退隐文化氛围。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灵活多变、自由自在,没有均衡对称的布局,摆脱了古代刻板的气息。园林的石廊尽头好像总有走不完的路,转角处相连着回廊、小桥、亭子等,形成了山水相通,曲径通幽的布局。园林主人在怀才不遇之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志趣放在园林的装饰点缀之中,从而展现出园主的高雅品性。这种隐含在园林山、石、水、木、亭、台、楼、阁中的信息,在我们观赏园林景观时也依旧能够感受到。园林主人对园林的精心布局,背后又形成的一种文化信息,给后人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主人的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惊叹不已。

  除此之外,苏州园林也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体。虽然它的占地不大,却拥有着高超的造园技术和艺术修养。园林景区的划分明确,曲折开朗恰到好处,使得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了富于变化的风景,增加了园林的空间感和丰富感。除了门楣和庭院的强烈反差,园林中的匾额对联也值得称赞。匾额对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雅致精妙,回味悠长,寓意深刻,深刻地展现出园主的造园主旨,概括出了园林的意境美。其中负载的广博而深邃的文化信息,对景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匾额对联本身就有着美的意境,再与园林的景观相融合,把我们的思路引向更广阔的天空。这些精致独特的匾额对联使得园林建筑有了生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看到了无限丰富的内涵,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享受,在领略风景的同时,也可以感悟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州园林不仅体现了它深厚的文化意韵,展现了山水如画的独特意境,同时,它也是居住文明的经典。园林建筑类别齐全,造型多变,布局奇巧,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可居、可赏、可游,长期居住在里面可以使人们依恋自然,返璞归真,忘却追名逐利的庸俗之事。这些都是现代建筑所追求的建筑风格,是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园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我们在流连园林中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时,也依稀能感受到园主的心境。烟雨如画的江南,山水如画的园林,为我们打开一幅又一幅秀丽而精致的画面,徜徉其中,让我们品味心灵的净土,慢慢回味园林的文化。

  苏州的园林文化基本内容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繁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景色优美,从而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纷纷留下墨宝。如唐朝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文徵明提拙政园若墅堂的“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等等。为苏州园林增加了文化性和艺术性。

  苏州园林概述及其意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美的境界。文人园林的造园立意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

  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中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强化、加工、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层次、有主次、有呼应的空间艺术品。

  第三个层次是理想美的境界,及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

  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

  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