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构图与前后景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句经典名言虽然不是针对超广角镜头而说的,却无形中成了最好的诠释。越靠近主体拍摄,超广角镜头带来的戏剧性效果就会越明显,因为夸张的透视和扭曲变形,以及前后景物深远的空间感,强化了影像张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摄影的构图与前后景,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运用摄影的前后景
超广角镜头宽广的视角下,所有的景物、动作或表情在画面中的比例就会相对的缩小,如果这些是照片要传达的讯息,靠得不够近就没办法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抓不到画面的重点。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超广角镜头若驾驭不当,景物夸张的变形和失真会破坏画面整体的平衡和美感,因此在追求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要拿捏分寸,避免造成反效果。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如果距离太近可能造成鼻子或额头扭曲变形。
善用前中后景
要如何营造空间感让画面更加立体?这时前中后景的安排就相当重要。以拍摄风景为例,善用前景点缀作为画面前导,或用天空、山峦作为后景陪衬,才不会让影像看起来过于空洞,画面也会更具层次。像是在海边拍摄时,可以将消波块、船只或码头作为前景,而拍摄建筑时,行人或川流不息的车轨就是很好的前景点缀。由于超广角镜头拍摄时近大远小的强烈透视感,就算移动相机位置,远处背景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前景的内容会有明显不同,因此可以灵活运用前景,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前中后景的比例该如何分配呢?其实这没有强制规定或法则,可以用三分构图法将前中后景平均分配,也可以端看表现的重点为何,再来决定构图。例如天空云彩戏份十足,可能是难得一见的火烧云,或是蓝天点缀着各种有趣形状的云团,这时候天空成了主要的视觉焦点,比例就可以占去画面大部分,反之若天候状况不佳,则可以减少天空的比例。
另外,前中后景的分配还要看该张照片是直幅还是横幅而定,但无论是怎么样的构图,只要画面上看起来平衡协调,就表示前中后景的分配已经拿捏妥当,而这有赖于平时多看、多拍、多想,自然就能够精准的安排出具层次的画面。
以人或物带景
使用广角镜,在构图时易于交代主体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宽广的视角可以纳入较多的景物,还有就是广角镜的长景深可以忠实记录画面中的每个细节。因此在超广角镜头的运用上,尽管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风景摄影,不过用超广角镜头从事人像创作或新闻摄影的也是大有人在。举例来说,若是拍摄比较动感的主题,用超广角镜头将Model的肢体动作和辽阔风景结合,就能做出更有张力的影像。换个角度想,其实超广角人像创作就跟风景摄影一样,只是在视觉焦点上加入人像的元素,让眼前的这幅美景有了亮点,而美丽的景致和Model相互衬托,自然可以让画面更丰富。另外,也因为Model是可以互动沟通的,能配合摄影师建构更完美的画面,也因此凸显了构图对于超广角人像的重要性,画面中的人和景要如何安排,是照片优劣的一大关键。
不管是以人或物带景,读者可以尝试在画面中加入线条的引导,毕竟超广角镜头带入的景物较多,不易让观者的目光聚焦,因此线条就是最简单且实用的元素,在画面中具有引导视觉的作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线条的应用,像是栏杆、台阶、建筑或道路,都是可以用来当作线条的元素。在画面中只要掌握线条的延伸点,并将人或物置于线条的延伸点上,都能有效的吸引观者注意。但还是要尽量将背景单纯化,可能利用仰角、俯角或框景的方式处理,避免太多干扰而影响视觉聚焦。
避免将人物放两侧
广角镜都有边角变形的问题,尤其超广角镜头更是明显,因此拍摄人像的时候如果四肢或头部靠近画面两侧,容易造成手脚被拉长而破坏身材比例,或是让头、脸、手臂和大腿等处看起来肥胖。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人物至置于画面中央,并注意拍摄的角度,建议可以从被摄者的膝盖到腰部一带的高度取景,减少变形的影响。掌握上述要点,超广角镜头也能用来改善身材比例,像是由下往上拍,藉由透视效果来拉长身型,可以使你瞬间增高!
留意画面水平
无论是拍摄风景、建筑或室内空间,使用超广角镜头要让画面看起来舒服又不失气势,就要特别留意水平,因为夸张的空间效果,有任何的歪斜都会被放大,在视觉上造成干扰。尤其在拍摄建筑的时候,如果没有维持水平,画面中的垂直线条就会开始汇聚,看起来就像建筑物倾斜了一般,如果要避免这样的效果,又受限于距离没办法在水平的情况下捕捉建筑物的全貌,那不妨试着靠近一点采用仰角拍摄,直接呈现建筑高耸入云端的气势。另外,部分相机有内建电子水平仪,建议将功能开启作为构图参考,以呈现精准的影像效果。
摄影的前后景的视点
但是对于摄影来说,除非是拼合作品,否则一个摄影画面永远只具有一个视点,是一台照相机拍摄的结果,也是一名观看者所看到的画面。
一个画面视点的确定就是画面空间的确定以及拍摄对象的确定。画面的视点选择同时也是按照传统几何原理对于一个画面空间的确定。对于照相机来说,视点的选择是在这个三维空间中来确定的,因此照相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除了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还有垂直于光轴的横向方向上的位置变化。所以,摄影者了解影响或者说确定视点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对于拍摄出具有一定视觉效果的画面非常重要。
就摄影实践而言,除了以照相机为讨论中心的视点选择之外,如果将讨论的中心移到画面中的人物上面,可以说人物的视线也会构成对画面效果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肖像摄影中,画面中的人物不论是一位还是多位,人物的视线永远是朝前看并集中在拍摄的照相机上。但是在现代肖像摄影中,人物的视线安排要灵活得多。人物可以是侧脸看向画面外的一个方向,也可以是仰头或者俯首将视线投向画面外某一个方向。而在街头摄影中,画面中人物的视线方向由于人物活动的方向不同,个人兴趣点的不同,乃至拍摄画面的视觉构成不同,画面中通常会出现纷繁复杂的投向不同方向的观看视线。这种视线方向的不同,使得观看者在观看照片时会不断地被投向不同方向的视线所打断,观看者不时得重新整理自己的观看视线和观看思绪,以便重新回到画面中,形成对于整个画面的整体形象的视觉认知和判断。正是由于画面人物的这种多视线的交织性,使得街头摄影作品形象地呈现和还原了摄影师多面对的街头场景的复杂性和来自摄影师以及观看者观看的多重意义。
视点的方向
拍摄前,摄影者应当绕被摄物件多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最理想的拍摄方向。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随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被摄物件的轮廓形状会有很大改变,画面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被摄主体与前景、背景的关系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虽然是同一被摄物件,但由于拍摄方向不同,画面也会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构图效果。
视点的高度
在确定画面范围和拍摄方向的时候,还应当缜密思考一下,根据被摄物件的特点,应适合从多高的角度去拍摄。如果拍摄现场能让你登高探查,不妨在被摄物件前从低到高的位置多加观察,仔细分析眼前的景色的变化,再选取一个最理想的拍摄高度。如下图所示,这张表现普通面包的照片,便是选择视点的典型范例。一般的摄影者往往从俯视角度进行拍摄,或者由上而下进行特写,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却选择了与面包近乎平行的角度进行拍摄,进而得到一幅亲和力强的静物画面,并具有趣味性。
上一篇:摄影种视觉构图法则
下一篇:与众不同的人像摄影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