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点>

美称已邀中国参加2018环太军演是真的吗(2)

佩珊分享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虽然环太平洋军事但就军事上讲,只能算是低战术水平的海军演习。但是在政治和外交影响上,却绝非如此简单。以2014年中国第一次参加环太平洋演习来说,在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时专门就中国海军参加演习进行了确认。能在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重要场合来确认一场海军演习的具体事宜,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场海军演习的意义和影响。

  中美两国同在太平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正处在上升阶段的新兴大国,美国则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于整个太平洋乃至全世界,战略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军事关系又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不仅对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对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世界上所有的军事演习一样,环太平洋军事演习除了军事上的战术演练外,也附加了显示实力、协调国际关系等多项功能,所以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不仅仅是场军事演习,而且是一个折射国际关系纵横捭阖的大舞台,更是一场融合了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多种因素的较量。

  对中国而言,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和太平洋各个国家一起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区大国为国际安全与和谐发展所作的实质性努力和贡献,体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同时,中国海军参演的5艘舰船,都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锐舰艇装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海军作战和后勤保障的水平。在这样的大舞台上,向全世界显示这些全新装备,本身就是一种自信,也表现出中国海军开放透明的姿态。

  所以中国积极响应了美国的邀请,派出了由“西安”号导弹驱逐舰、“衡水”号导弹护卫舰、“高邮湖”号综合补给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以及“长岛”号潜艇支援舰5艘舰艇,还有3架舰载直升机、一个陆战分队和一个潜水分队总共1200名官兵组成的参演部队,这样的规模在27个参演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和2014年参演的情况相比,舰艇数量、直升机数量和官兵人数都有增加,参演科目也比2014年有了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长岛”号潜艇支援舰的加入意味着美国海军向参演的中国海军开放了潜水和潜艇救生等演习科目,虽然这些科仍然没有超过非传统安全的象征意义的课目范围,但是这些科目却第一次让中国海军公开接触到美国海军的潜艇,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次参加环太平洋演习也是具有特别的一层意义在内。同时中国参加2016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表明了中美两军新型军事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展现了中美两国寻求扩大各领域合作的愿望。最近中美两国关系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两国海军之间的交流也更为频繁,比如年轻军官的互派交流,双方舰艇多次互访——最近的一次就在2016年5月,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旗舰“兰岭”号两栖指挥舰访问上海,而中国海军的陪同舰就是这次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的“西安”号导弹驱逐舰。这次参演更是成为2016年中美两军交往的高潮,通过参演进一步增进双方合作,寻求探索协作管控危机的机制,成为真正的双赢。

  除了和美国海军的合作交流外,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参演各国的海军增进了解、加强互信,展开更广泛的交流。不仅是军事科目演练,中国海军还将参加文体比赛和研讨交流等活动,这些业务与友谊的交流,为未来和各国加强专业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中国海军此次参演的目的之一。

  从决定参加2016环太军演看中国海军参演军力

  “环太平洋”-2016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将于今年6月29日至8月4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中方对此表示重视,并将派战舰参与此次演习。发言人吴谦同时表示,参加“环太平洋”-2016演习将提升中国海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并且有利于深化中国海军与其他参演国家海军的专业交流和务实合作。这将是自“环太平洋”-2014之后,中国海军第二次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

  虽然近年来“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似乎和中国越走越近,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对中国并不友好。

  1971年,首届“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举行,其后到苏联解体前每年举行一次,主办方均为美国海军。“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创立之初目的旨在与对抗前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但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环太平洋”演习的目的开始转向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国海军,其举办时间也改为隔年一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环太平洋”演习的针对意味越来越明显,其作战科目的演习内容直指干预台海局势,由于这个原因“环太平洋”演习曾经屡次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然而,由于中国海军在亚太地区逐渐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环太平洋”演习的主办方美国已经不可能再将中国海军拒之门外。

  2014年,中国首次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并且派出了“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岳阳”号导弹护卫舰、“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岱山岛”号(“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组成的庞大参演队伍,随参演舰队同行的还有两架舰载直升机、一个特战分队和一个潜水分队。按照此前中美两国海军领导人协商的结果,中国海军参加了包括火炮射击、综合演习、海上安全行动、水面舰艇演练、军事医学交流、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潜水在内的七个科目,并由“岱山岛”号医院船和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共同组织进行了海军医疗交流活动。

  从参演兵力上来说,中国是除东道主美国以外派出舰艇编队规模最大的参演国,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海军对于此次演习的重视程度。

  从参演兵力上来看,中国海军参加“环太平洋”-2014联合军演的舰艇涵盖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后勤补给舰艇和医疗救援舰艇,其规模水平甚至堪比一些中小国家海军的“半壁江山”。

  能派出如此规模的舰队参加距离本土远达8000千米以外的一次海上军事行动,足见中国海军的硬实力(派出这样一支规模的舰队在舰艇数量上不会影响正常战备值班任务)和软实力(能保证在跨越半个太平洋的航行后舰艇和人员仍然具备一流的作战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的高级作战科目仍然未对中国海军打开大门,故而我们无法从诸如反潜和防空科目中一睹中国海军的实际战斗水准,但管中窥豹地看仍然能够认为中国海军已经初步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

  考虑到中国海军已经不容忽视且仍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规模,这样一支海上力量具有的远洋作战能力,对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是中国海军展示自身实力的一个良好的窗口。

  参加“环太平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外事活动。多国联合军演一直是各国军方进行交流的重要契机,而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的多国海上联合军演,“环太平洋”为中国海军提供的交流机会是非常宝贵的。

  常言道“百年海军”,中国海军虽然在经历近70年的建设后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上力量,但相较于一些传统海军强国而言,仍然有所不足。特别是在所谓“海军文化底蕴”方面,一直被国内外海军研究者所诟病。通过与外军交流,中国海军能够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经验与文化传统,并在汲取其中营养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文化。

  同时,通过交流还可以向外军展示新时代中国海军的风貌和形象,这不仅能给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加分”,同时在维护区域安全和稳定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平心而论,“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由于主办方仍然秉持浓厚的意识形态思想以及自身利益问题的考量,因而未向中国开放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方面的作战演习科目,这使得中国海军从技术方面在演习中能够获取的益处实在不多。

  但从外事角度而言,中国海军向世界展示新时期的建设成就、拓宽友好交流渠道、,这使得中国海军在理念上践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统安全哲学理念。由此可见,“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作为一个较为多面化的交流平台,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作用是极其特殊的。而在与外军交流过程中树立形象、拓宽视野,也正在成为中国海军的“必修课”之一。

34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