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攻略: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
在高考最后的复习阶段里面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就等于掌握了高考的主动权,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高考攻略: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认准自己学习的榜样
没有绳索,想攀登悬崖峭壁是不可能的。
没有自己的学习榜样,不找差距,不讲究方法,
想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也是行不通的。
我家有这么一个亲戚,他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从汉城大学毕业。他曾经在大企业任过职,其间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他博学多才,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因为他多才善辩,待人和蔼可亲,得到了人们的欢心。随着1999年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风险投资企业家。
"有攀升,就有下跌;有过热,就有疲软。"这是最初的风险投资家JP·摩根的至理名言。因为JP·摩根长像稀奇古怪,被人们戏称为:"沃尔·斯特里斯的小魔鬼"。历史上,他凭借叱咤风云的能力,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因拯救了负债累累、濒临崩溃边缘的美国而名声大振。
我的那位亲戚似乎没有弄懂JP·摩根的至理名言,尽管在当时风险投资的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风险投资的市场疲软以后,因为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准,亿万财富付诸东流,只好关闭几年苦苦经营的事业,成了流落街头的失业者。那以后,我国开辟了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迅速克服金融危机,重新跻身于亚洲经济强国的行列。
"四小龙当中,有一只还在迅猛成长。"美国的一家经济杂志这样报道。金融危机的情况好了许多,但是,像我家亲戚那样的昔日风险投资者们,在机会重新到来的时候,仍然犹豫不决、踯躇不前,没有拿出明确的计划,没有重新振作起来。
我的朋友当中,有一位在山沟里的小学连年得第一的同学。现在的山沟如同城市,但是那个时候的山沟是牛拉犁杖、人背肩扛的穷山僻壤,一个年级也只有15名学生左右。他读了妈妈从汉城买来的一些参考书,所以成绩自然比同村的学生优秀一些。那里的村民都夸他是"天才"、"万能博士"。因为在人迹罕至的山沟里,能够读到哪怕几本从汉城买来的参考书的,数来数去只有他一个人。就这么一个"天才"、"万能博士",没有考上汉城的名牌大学,只考上了地方的普通大学。
我们常常喜欢说:"井底之蛙"。一旦出国旅游回来,摇身一变似乎成了无所不知的国际问题专家,趾高气扬、夸夸其谈。我早就看不惯这种现象,常常对自己说"井底之蛙"来警戒自己。
有的人,小的时候非常聪明,甚至夸为"神童",但是为什么上学以后却学习成绩不好呢?这是因为,人在小时候,竞争对手有限。我国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很敏感,子女在班级里获得第一名,就像是生了天才一样高兴得不得了。但另一方面,子女的实力越高,就越要经历激烈的竞争。在国际化的现代社会里,真正有实力的人就得和世界最顶级的实力者竞争。从小受着夸奖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满足现状,远离激烈的竞争世界。
具有出色才能的人,应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巨大成功,而又不断发展的人,在数百万人里也只有一两个。学校里的第一名也只是三千或四千人当中的第一名。这样的学生考入汉城大学也只能是中下等水平,和世界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他连最末等都赶不上。水平越高,越要经过这样激烈的竞争,所以,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选定目标的时候,就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美国有句俗语:"天做目标,云相伴。"每次考试得100分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妈妈的话:"天外有天,楼外楼。"你觉得你跑得很快,可人家在天上飞呢!
事实上,全校第十名也许比第一名更出众。全校第一名也许只是完全适应于本校的水平。但是,全校第十名或许具有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竞争的智商弹力和透彻的思考能力。这种人不安于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实力,可以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人们往往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水平,所以眼前没有出现有血有肉的实际榜样,就很难意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人们开发"选目标、找差距、定方法"的技巧,其原因也在这里。在相同的行业里,选出几个世界最高级的企业做比较对象,看他们的效率与收益情况,找找差距,然后制定赶超它的具体措施和奋斗目标。即使不可能赶超,通过不懈的研制与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
有的企业家还模仿最顶级企业的经营方向,对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纽约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者考罗纳,就是白手起家的。他通过风险投资融到数十兆资金,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因股市暴跌而失败,但是他又很快重新崛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故事受到证券市场称颂。如果我那位亲戚以这位成功者做榜样,找差距定措施,那他就不至于失业,陷入悲惨的境地。
我那位山沟里出身的朋友,如果找一个在汉城学习的优秀学生做比较,寻找差距,努力学习,也许也能够考上汉城的名牌大学。汉城市的江南高中是英才辈出的学校。即使是这个学校的优秀学生,如果想到德国留学,也不要忘记这样的事实:在德国,一般的孩子七岁就能熟练地掌握拉丁语和法语。
要想学习好,就要向企业家一样认定自己学习的榜样。按照那个人的学习方法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提高水平,就很容易找到捷径。如果在同年级学生当中最优秀,那么可以把目标定为超过老师。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哪怕学习成绩一般,也要把目标定在上一位的水平上才能取得成功。全校中等水平的学生再努力,也不能一下子成为全校第一名。七十分左右的学生最好是找八十分的同学,学习和模仿他的方法,安排每日的学习内容。八十分的要找九十分的,九十分的要找一百分的,这样提高一个档次才能取得好效果。
没有绳索想攀登悬崖峭壁是不可能的。就像一步一步上台阶一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分阶段实行。每阶段都要问:"为了达到今天的目标都做了什么?"还要把作记录习惯化。
为了养成这种做记录的习惯,重要的是每天都要作记录。这样过了两个月,再检查自己的计划,看哪一点没有完成,怎么弥补这一点,逐一完善起来。每天的记录和两个月一次的检查,是决定现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对象是否适合自己的重要过程。提高成绩和熟悉学习技术并不太难,难的是遵守规则和持之以恒的问题。
认准榜样的好处,在于他帮助你实现了一个人难以达到的目标。在山区生长,附近又没有上汉城大学的学生,那么再扩大范围,看亲朋好友圈里有没有,实在找不到,就直接给汉城大学写信,仔细询问就不难找到你要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时候,也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探寻成功者实现目标的方法。重要的是模仿他们。
如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找比你成绩好的学生,看他的生活方式哪一点和自己不一样。如果我是八点起床,慌慌张张地上学,那个学生是六点起床,读一会儿书,不慌不忙地上学,那么你先模仿他,仔细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如果不是早起床的问题,那么再换个比较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反复试验,一定要找到成绩比自己好的原因。
学习的方法不是普遍行为,而是非常特殊的个人行为。照搬硬套别人的秘诀不一定有效。也就是说,不是让你照着别人的习惯走。再出众的人也不能在绝无人迹的森林里,独自创造和制作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利用别人的发明创造,才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学习技术也一样,模仿和利用别人成功的研究成果,比自己亲自开发好得多、快得多。
学习技术因人而异各式各样,一个人只需要他所需要的技术。模仿身边优等生的学习技术,但是它不一定能够成为自己的技术。在众多的技术当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技术,模仿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营造对自己最适宜的学习环境,最终把它变成自己的技术,他就会取得比较大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最有效方法。世界级的大企业都认定了这种方法,不惜重金来开发研制。期盼成功的学生,有必要选择一个比自己实力更强的学生,寻找具体的差距,制定确实有效的措施。
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知识
生活中自然得到的知识,
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扎实得多、牢靠得多。
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就像是水龙头滴下来的水,
一滴一滴,通过漏斗全部流进了瓶子,
慢慢地、但是确凿无疑地存储到我们的脑子里。
据说,纽约大学图书馆的栏杆,从上面看是用十字花的钢筋做成的。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学生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寻短见。韩国学生很惨,他们不是用母语听课而是用英语听课,学习压力自然使他们面目憔悴。他们中的一些人竟过早地脱发。
本国语言谁都能听懂,用它来听课自然很容易,但是,让这些人用英语来听课,即使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仍然是很难逾越的高山。这时,你会深切地感到,在英语的生活环境里所得到的知识,要比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用的多。
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对母语基本上运用自如。据调查显示,高中生大约掌握五千个左右母语词汇,大学毕业生大约掌握八千个左右,获得博士学位的,也只能掌握一万两千个左右。加上平时的耳濡目染,在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语法问题。连极细微的语言色彩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即使是没受正规教育的人,只要是母语,只要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就可以随时随地用母语组句成文。
就拿我来说,学英语的时候,一天要看五、六个小时的英语语法、背诵单词、练习翻译英语小说,结果,在SAT2考试的语言部分得了满分。但是,我在学习韩国语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用功过。事实上,我们忽视了母语。除了学校强迫我们写的日记以外,全然没有刻意去学习。凡是学过外语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在实际生活中左一句、右一句地随便捡起,也比硬在那里死记硬背地积累更有效率。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法语的时候,我有一个体会,对法语印象最深的还是饭店招牌上的单词,法国香水的名称,时装业广告里使用的单词。也就是说,印象最深的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
学习历史也一样,印象最深的,还是博物馆文物手册里的背景说明或者悠闲自得地看历史电视剧所知道的内容。有的教育纪录片非常生动感人,令人久久难忘;有时,朋友之间的简短对话,也叫人回味无穷;甚至,漫画书上读到的几句话,也会让人经常挂在嘴边。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种漫画书,内容非常有趣,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飞机和导弹的故事。后来,我在学习现代战争史、欣赏有关武器的录像片的时候,因为通过漫画里已经懂得了各种武器的性能,所以感到倍加的亲切和有趣。那些让周围人惊讶不已的天才少年,大部分都是好奇心很强,连珠炮似地向你提出问题的孩子。如果身边的人能够解答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光听这听那也能够形成相当丰富的基本知识。
耳濡目染的知识比用功得来的知识扎实得多、牢靠得多。韩国人说韩国语,当然能够运用自如。引用成语、谚语,可以随手攒来;模仿方言、土语,可称惟妙惟肖。但是,死记硬背的外语只能勉强做到沟通信息。这说明,耳濡目染的知识在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很容易联系,也很容易立即应用。教育学家称之为“智商弹力”的应用能力和速度,将成为高考所要测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基础。
这种在平时生活里所积累的知识,之所以比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牢靠,其原因在精神学里可以找到根据。一个人要习得知识,从接触到理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的教育学家们称它为吸收期(Duration of Assimilation)。据说,这段吸收期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能超过限定的速度。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漏斗的嘴是固定大小的,一下子灌水灌多了,就超过了漏水量而冒出,灌得再多再快,也都冒到外面去了,无法流进瓶里。往漏斗里灌水的速度如果超过漏斗漏水的速度,那么超过的部分就成了浪费。但是,耳濡目染的知识,就像是水龙头滴下来的水,一滴一滴,通过漏斗全部流进了瓶子,全部印在脑子里,记得又扎实又牢靠。
所以,要想学习好,就要广泛涉猎知识。不管它是漫画书还是通俗小说,不管它是学术杂志还是导游手册,只要一有空就读。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人的视觉,各种人的体验,浏览实际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
现代文化是不喜欢读书的文化。很多人购置新的电视机也不读一下电视机的说明书。但是,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见到招牌就读招牌、见到漫画就读漫画下面的几行小字的习惯。参观博物馆或去看戏,也别忘了读一读节目单。只要养成“读”的习惯,肯定能够获得比课堂学习多得多的丰富知识。这种知识,将会成为最有效地适用学习技术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