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朝燕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丁肇中一篇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该如何准备好教案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知识链接】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知识链接】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1、 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嘹望( ) 授予(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3、找出文中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展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反馈

  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

  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1、从文中找出“博”的三个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准确中的”里,“中”读为________,是________词。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

  “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

  理由是________ 。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

  _______ _

  5、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________,B.________。它们在文中的作用。A是_______ _,B是________ 。

  6、这篇议论文中引用的鲁迅的一段话属于________ 论据。

  7、再举一个和列宁事例性质相同的用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实论据。

  ________ 。

  8、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 _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看了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人还看:

1.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试题及答案

2.九年级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3.初三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期末练习试题

4.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初三语文知识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397048